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析温阳健脾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按照1:1的比例配对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吗丁啉进行治疗,试验组则采用温阳健脾汤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67%,试验组为93.33%;试验组患者在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健脾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有效缩短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有利于提高治疗效率,该治疗方案具有较高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温阳健脾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
本文引用格式:黄立刚,廖文非.温阳健脾汤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9):195.
0引言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胃粘膜的屏障机能在动脉硬化、胃血流量不足等疾病作用下均有可能导致该 疾病的发生,严重危及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上 多运用吗丁啉进行治疗,但是由于该药物并不能直接作用、参与至 患者胃部消化的功能过程,因此其疗效未达预期效果。此次研究 采用温阳健脾汤对 60 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良好,得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 2017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期间于我院进行临床治疗的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随机抽选出 60 例作为本研究分析对象,所有入选患者均满足临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标准以及中医对脾胃虚弱正的分型依据。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每组 30 例。在对照组中,女性有 14 例,男性有 16 例;年龄 22~38岁,平均年龄(26.1±3.4)岁;其中患病时间 1 年内的 168 例,患病时间 1~3 年的 10 例,患病时间 3 年以上的 4 例。在试验组中,女性有 16 例,男性有 14 例;年龄 22~40 岁,平均年龄(25.8±3.6)岁;其中患病时间 1 年内的 15 例,患病时间 1~3 年的 14 例,患病时间3 年以上的 5 例。通过比较可知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患病时间的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两组可进行比较。
1.2治疗方法
给予本研究两组患者不同的临床治疗方案,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吗丁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0910003)进行治疗,药物服用剂量为每次 10~20mg,每日 3~4 次,饭前半小时服用。实验组采用温阳健脾汤(汤剂基础方成分如下:党参、茯苓、白术、扁豆,当归、山药各 15g,附子、肉桂、各 9g,木香、甘草各 6g)进行治疗,每日 2 次,每次 200 mL,饭后服用。反酸加浙贝母 10g、煅瓦楞子 10g;腹胀加炒枳实 6g、厚朴 10g、炒莱菔子 10g;口干少津加乌梅 6g、玉竹 10g、麦冬 10g;嗳气加代赭石 9g、旋覆花(包)9g。每组患者均连续治疗 4 周,同时在合理饮食的情况下观察两组患者每天的临床症状变化。
1.3疗效判断标准
经过治疗后,患者血清胃泌素、胃酸及内因子分泌正常,腹部饱胀、隐痛不适、嗳气、食欲减退等不良症状明显改善或痊愈则为 显效;患者的血清胃泌素、胃酸及内因子分泌开始正常化,腹部饱 胀、隐痛不适、嗳气、食欲减退等不良症状均有所好转则为有效;患 者血清胃泌素、胃酸及内因子分泌无变化,腹部饱胀、隐痛不适、嗳 气、食欲减退等不良症状均无明显改善甚至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 则为无效。总有效率 = 显效率+有效率。另外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如腹部不适改善时间、恶心、呕吐症状改 善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8.0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 2 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比较,见表 1。
2.2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经过治疗,对照组在腹部不适改善时间为(8.5±1.3)天,恶心、呕吐症状改善时间 为(12.6±2.5)天;试验组在腹部不适改善时间为(6.3±1.4)天,恶心、呕吐症状改善时间为(8.7±2.5)天,对照组在腹部不适改善时间以及恶心、呕吐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高于试验组,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作为临床常见消化道疾病之一,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高临床病发率,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饱胀或疼痛,同时伴有其他消化不良症状如嗳气、反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也可能并发胃出血、胃溃疡、贫血等。从中医角度来看,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原因是由于脾胃虚弱,胃血流量不足, 因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其关键在于为患者疏通脉络,恢复胃血流量 [1]。此外,由于中医疗法在治疗人体消化系统疾病时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利用“辨证论治”疗法给予患者针对性方药汤剂,有利于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从祖国传统中医分型上说,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包括肝胃气滞、脾胃湿热、肝胃郁热、胃阴不足、脾胃虚弱以及胃络淤血,故对患者进 行临床治疗时多以温中、健脾益气之法。其次,人体肾脏与脾胃两大脏器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又互相传变的紧密关系,正所谓“五脏所伤,穷必及肾”,这一情况的存在也意味着在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健脾治疗的同时也应当采取相应的温补肾阳措施 [2]。在本研究中,笔者采用温阳健脾汤来治疗该病。药方成分在经过合理的药量控制进行配比能更好的发挥药物的综合药效, 具有温脾补肾、疏通脉络、益气活血的综合疗效,温阳健脾,进而有效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
综合文中结果可以看出,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时 采用温阳健脾汤,有利于明显缩短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同时 能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温阳健脾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有效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具有临床推广运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吴逸舟 , 刘晏 , 乐琦琦 . 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布规律及中医治疗 [J]. 中成药 ,2018,40(12):2732-2735.
[2]何志雄 , 罗颖兴 , 何志梅 . 中医辨证健脾益气方在慢性胃炎患者中治疗效果观察 [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38(04):392-39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