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穿刺治疗对于ICU机械通气患者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出我院在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采用保守治疗的4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将其作为A组,另选出在此基础之上采用穿刺治疗的4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将其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B组患者在治疗后其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都优于A组患者(P<0.05);B组患者在治疗后其48h内再插管率对比A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ICU机械通气患者而言,在开展穿刺治疗后,能够防治各不良反应的产生,并增加成功的救治率,保证生存质量得到提升。
关键词:ICU机械通气;治疗;胸腔积液;效果;撤机;影响因素
本文引用格式:陈树海.胸腔积液对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影响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5):26-27.
Clinical Effect Observation of Pleural Effusion on Remov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 of ICU Patients
CHEN Shu-hai
(ICU,Jieyang City Ciyun Hospital,Jieyang Guangdong 522000)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function and effect of puncture therapy on mechanical ventilation patients in ICU.Methods choose 40 cases mechanical ventilation patients in ICU with conservative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7 to December 2018 as group A,and 40 cases mechanical ventilation patients in ICU with puncture treatment on above basis as group B.Observe and compare curative effect.Results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ime of group B was better than group A after treatment(P<0.05);and re-intubation rate of group B within 48 hours after treatment showed no difference from group A(P>0.05).Conclusion puncture treatment can prevent and cure adverse reactions,increase successful treatment rate,and ensure life quality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patients in ICU.
KEY WORDS:ICU mechanical ventilation;Treatment;Pleural effusion;Effect;Remov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Influencing factors
0引言
在临床中,胸腔积液指的就是十分普遍的合并症之一,在患者产生了过多的胸腔积液后,会引发肺顺应性改变,阻碍到呼吸功能,进而让病情有所加剧与恶化[1]。为此,怎样运用高效且科学的治疗方法,缩短机械通气所需时间,并防范各类呼吸机有关的并发症,增加成功的救治率,都是临床中所需进行分析与研究的核心[2]。本文主要就对比与分析了穿刺治疗与保守治疗对于ICU机械通气患者的作用与效果,并将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出我院在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采用保守治疗的4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将其作为A组,另选出在此基础之上采用穿刺治疗的4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将其作为B组。A组中,男32例,女8例;其年龄在51-84岁,平均(67±16.68)岁。B组中,男33例,女7例;平均52-85岁,平均(68±15.99)岁。对比两组各项临床资料,其结果显示(P>0.05),可深入研究。
1.2方式
1.2.1A组:对患者施予保守治疗。
1.2.2B组:对患者施予穿刺治疗:在床旁,对超声穿刺位置加以定位,并开展消毒,运用ARROW型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开展胸腔穿刺,导管放进深度即为10-15 cm,在固定结束后,接袋并开展引流,胸腔积液所需的引流总量应多于1000 mL。
1.2.3撤机方面的评定:在两组患者趋近平稳,且撤机实验评定结束后,运用三十分钟的自主呼吸实验(SBT)引导进行撤机。撤机以前实施评定:原发病症获得一定程度的控制,氧合指数(PaO2/FiO2)大于150至200 mmHg,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小于5至8 cmH2O,FiO2小于0.4-0.5,浅快呼吸指数(RSBI)小于105,pH大于7.25,咳嗽反射十分平稳,血管活性药物或是镇静药物所需总量较少。
1.2.4SBT获得成功的参照:在FiO2小于0.50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大于50-60 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增加小于10 mmHg,SpO2大于85%-90%,pH大于7.32,心率小于每分钟120-140次或是改变每分钟小于20次,血压平稳或是改变小于20%,呼吸频率小于每分钟35次或是改变小于50%,神志清晰,没有不适感,没有盗汗,没有辅助呼吸肌加入到呼吸。
1.3指标观察。估计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所需时间、48 h内再插管率。
1.4统计学分析。将本研究所收集的数据录入到SPSS 19.0统计软件中,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代表。P<0.05,表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B组在治疗后其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优于A组(P<0.05),见表1。
2.2比较两组48h内再插管率。B组在治疗后其48 h内再插管率即为7.50%,对比A组即为10.00%(P>0.05),见表2。
3讨论
身体处于健康的状态之下,会在胸腔中产生较少的液体,以用于润滑。在被各类外部与内部原因所影响后,会提升胸膜中毛细血管壁所具有的通透性,使得胸膜液体的吸收能力有所下降,或是分泌有所增加,较易引起胸腔积液[3]。在患者产生了胸腔积液后,较易提升胸内压力,肺部的受压体积有所减小,其扩张就会被制约,产生不够均匀的气道阻力,肺顺应性会产生程度不一的下降,引发制性通气功能型障碍,肺部通气无法均匀地进行分布,通气比例就会丧失调节[4]。
有研究人员指出了,在高危患者开展机械通气而引发胸腔积液后,对这类胸腔积液实施引流,能够让通气功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改善,并辅助血流动力学维持平稳;同时,还能够提升氧输送总量,使得肺部中毛细血管所具有的嵌顿压得到下降,而功能残气量得到提升,最大限度地改善氧合[5]。
对于病情十分高危而运用机械通气进行治疗的患者而言,由于被病情所影响,依据常规的体位而开展胸腔穿刺的相关操作十分繁杂,且在开展机械通气期间,如果不小心引发了肺穿刺伤,就会产生气胸,并逐步朝张力性气胸而恶化与进展,最后,极大地危害到健康与生命[6]。为此,临床中在超声定位之下实施胸腔穿刺引流,这一操作所带来的创伤较少,精准程度较大,成功的穿刺率能够达到百分之一百,还防范了气胸、出血等各类不良反应的产生;同时,在运用这一治疗后,疼痛感较少,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程度较大,体位能够随时改变,且其活动也没有被影响,不用在进行置管的同时增加护理,能够让医护人员所需应对的工作总量得到下降,从而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对其余患者进行照看[7-8]。
本研究的结果提示了以下的结论,B组患者在运用穿刺治疗后,其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48h内再插管率,都优于运用保守治疗的A组患者(P<0.05)。
总之,对于ICU机械通气合并胸腔积液患者而言,在开展胸腔穿刺引流治疗后,能够防治各不良反应的产生,并增加成功的救治率,给生存质量得到提升给予保证。
参考文献
[1]郭志勇,孙兴国,刘方,等.心肺运动试验评估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患者整体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7):2053-2060.
[2]李得民,疏欣杨,张金秋,等.中药贴敷疗法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相关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J].环球中医药,2017,10(4):397-400.
[3]张爱兰,裴永菊,单海娟,等.同时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导致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6,15(6):44-47.
[4]张莉,刘宏.血管生成素-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癌胚抗原联合检测对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2017,32(1):5-7.
[5]王晓娟,周晓霞,王臻,等.外周血结核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联合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诊断价值及评价[J].中国医刊,2016,51(6):29-32.
[6]赵永华,白雪梅,朱飞.支气管动脉热灌注化疗联合胸腔热灌注治疗肺恶性肿瘤合并恶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6,28(7):33-36.
[7]李琪,肖贵华,程长浩.康莱特联合奥沙利铂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及对RCAS1、VEGF表达的影响[J].现代肿瘤医学,2016,24(11):1736-1739.
[8]陈瑞琳,张程程,吴桦,等.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顺铂注射液胸腔灌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5):118-12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