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主动护理干预在麻醉恢复室中的应用效果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11-17 14:48:0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探讨主动护理干预措施在麻醉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筛选 2018 年 1 月至 4 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疾病的 100 例患者为例,根据双盲法将其分为干预组(n =50)和对照组(n =50)。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主动护理干预措施。清醒后,由患者对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进行满意度评分。结果 干预组患者在舒适度、心理护理、并发症处理、护理总体服务等方面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主动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 主动护理;麻醉恢复室;满意度;护理干预

本文引用格式:薛长飞 . 主动护理干预在麻醉恢复室中的应用效果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3):242+245.

\

0引言

麻醉恢复室顾名思义就是指麻醉后治疗室,也就是说, 手术结束后数小时内,麻醉作用并未终止,麻醉药、肌松药和神经阻滞药物的作用尚未消失,患者易发生气道阻塞、通气不足、呕吐、误吸等并发症,此时需要医护人员的精细观察和护理 [1]。本次研究以我院 2018 年 1 月至 4 月期间进入麻醉恢复室的 100 例患者为例,分别行常规护理措施和主动护理干预,探讨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筛选 2018 年 1 月至 4 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疾病的 100 例患者为例,根据双盲法将其分为干预组(n =50)和对照组(n =50)。对照组 50 例患者中男 26 例, 女 24 例;年龄在 20-75 岁, 平均(47.34±12.45)岁。干预组 50 例患者中男 28 例, 女 22 例;年龄在 25-70 岁,平均(45.88±10.36)岁。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 资料获取经患者或其家属签字同意,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上比较无差异(P > 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结束后带气管插管转入麻醉恢复室。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注意患者有无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积极处理并发症和不良反应,达到拔管指征后拔除气管插管 [2]。观察组患者实施主动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①术前访视。术前,麻醉恢复室护理人员应与手术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心理素质等,并向患者简单介绍一些麻醉知识和术后注意事项, 消除患者的恐惧,并促进患者术后积极配合护理。教会患者在麻醉恢复时若自我感觉异常可用手势向护理人员表达 [3]。
②舒适环境护理。保持麻醉恢复室光线柔和、绝对安静、整洁干净无异味,根据天气和患者情况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患者转入恢复室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提问变化,若有发冷、寒战等情况要适当调高温度,必要时可加盖被子 [4]。
③主动心理护理干预。术后,患者意识逐渐恢复的过程中因没有家人的陪伴、环境陌生、身体异常会导致患者紧张、焦虑甚至恐惧感。此时,要求护理人员主动向患者介绍麻醉恢复室的情况,时刻守在患者的床边,加强对生命体征各项指标的观察,及时协助麻醉医师拔除器官插管,消除不良刺激。针对患者存在的疑问要主动、有预见性的给予满足,保持细心和耐心,对存在焦躁、哭闹的患者要及时给与心理疏导, 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 [5]。
④并发症处理。恶心、呕吐、疼痛、口干是麻醉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为减少疼痛导致患者焦躁、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可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镇痛泵或止痛针,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告知患者引发疼痛的原因,若疼痛较轻可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使用镇痛药物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变化 [6]。当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时要及时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注意患者呼吸道有无呕吐物或误吸情况, 并及时清理干净,保证呼吸道通畅;评估患者恶心呕吐的程度,必要时可给予止痛药物治疗。术后部分患者会感到口干, 护理人员在患者进入恢复室后应主动用纱布沾取灭菌注射水为患者湿润嘴唇,以防止口干的情况 [7]。

1.3观察指标。
清醒后,由患者对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进行满意度评分,包括舒适度、心理护理、并发症处理、护理总体服务等内容,每项评分在 0-100 分,分数越高表示越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 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检验数据以均值 ± 标准差( ±s)表示,采用 t 检验,取 P < 0.05 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组患者在舒适度、心理护理、并发症处理、护理总体服务等方面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详见表 1。

\

3讨论

麻醉恢复室承担的是手术病人术后恢复工作,是一般性麻醉恢复和处理危重术后病患的地方。术后麻醉恢复期的有效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减少麻醉过程导致的机体紊乱情况 [8-9]。而变被动为主动,护理人员能够更全面的掌握患者病情,准确执行医嘱,更利于患者麻醉恢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在舒适度、心理护理、并发症处理、护理总体服务等方面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这也显然说明,主动护理干预措施给患者提供了安静舒适的麻醉恢复环境,通过实施主动的心理护理、并发症处理等措施,进一步加强了医护人员之间协作护理的意识,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患者满意度较高。

综上所述,主动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丁红 , 胡婉贞 , 姜玉梅, 等. 麻醉恢复期患者不同保温措施效果对比研究 [J]. 护理学报 ,2012,19(15):50-52.
[2]刘晓辉, 刘冬华, 任春光 , 等. 全身麻醉患儿术后恢复期保温措施研究[J]. 护理学杂志 ,2016,31(22):38-40.
[3]薛晶. 主动护理干预对麻醉恢复室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6(27):240-242.
[4]
房师荣. 主动护理干预在提高麻醉恢复室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 ,2014,23(26):208-209.
[5]丁红 , 胡婉贞, 林海洁, 等. 麻醉恢复室患者? 转运前护理观察指标? 的制定及应用 [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14(16):54-57.
[6]冯剑华. 全麻患者在麻醉恢复室发生恶心、呕吐的观察与复苏护理对策[J]. 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3):154-155.
[7]高芙蓉, 肖志勇. 初级创伤评估 ABCDE 法在麻醉恢复室交接班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 ( 上旬刊 ),2018,25(04):180-181.
[8]王健菲. 建立规范麻醉恢复室管理流程的效果 [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02):194-195.
赵远.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多种护理模式在术后麻醉恢复室的应用 [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7,17(12):1799-1800.

《主动护理干预在麻醉恢复室中的应用效果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117/20181117033543659.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0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