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临床路径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30 14:39:1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临床路径信息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临床医疗服务过程标准化、规范化的一种自动化辅助系统。本文主要介绍了我院临床路径信息系统的设计目的和意义、设计流程和功能模块,以及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临床路径信息系统;设计;实施;医疗服务品质;满意度

本文引用格式:曹磊 . 临床路径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56):236-237.

1背景

在我国,“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随着医药卫生体质改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向医疗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转变[1],按病种定额结算和按床日定额付费的多种结算方式也在逐步推出[2]。这些改革都对医院的管理和生存提出了挑战,而临床路径模式就是解决这一问题和挑战的有效手段之一。临床路径是由医院决策者和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护士等,根据某种疾病或者手术设计出的一种公认的诊疗模式。它是有效控制医疗费用,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工具。但是按手工临床路径的要求去记录、控制、分析和统计各类临床诊疗数据比较不切实际,更不符合病案管理要求,所以迫切需要设计和实施一套临床路径信息系统。

2临床路径的定义

临床路径是由医院里的管理者、医护人员、辅助科室人员及药学人员等有丰富医学经验的人员组成小组,针对某个疾病或手术的诊查、治疗、护理和康复过程,通过协商和论证,共同制定出的一个最恰当的、有准确的时间时程和有严格的诊疗过程的整体医疗护理方案,该方案能达到以前一样的诊疗效果,甚至更好的医疗质量,使患者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3]。这个共同制定的,全体医护人员遵照执行的标准化方案就是临床路径表单。其作用是利用图表的形式展现为患者提供的医疗护理服务时间、步骤、项目和达到的预期效果,并能规范医护人员执行有时间的、有顺序的、有内容的工作流程,以控制医疗成本以及改善医疗质量。

3临床路径信息系统的设计目的和意义

将临床路径方案嵌入到医院电子病历中,实施和应用临床路径信息系统,用信息化的手段来规范医护人员对某一病种或手术的标准化诊疗护理服务[4],是当下各级医院应对医药卫生体质改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有效方法。

临床路径信息系统设计的目的和意义不只是应对各种改革和解决生存问题,更重要的是转变医院的医疗服务模式,由患者治疗效果来分析和评估医疗服务的方法,依据大量相同疾病或手术患者每天的医疗数据,找出一种最优的医疗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低耗的医疗服务,综合来说有以下几个目的和意义。

(1)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医疗计划,有利于加强医护合作,做到治疗项目程序化、标准化、精细化,减少同一种病,因不同患者或因医护人员治疗程序和方法的不同而导致结果的差异,减少医疗差错发生,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品质。

(2)规范合理的住院天数以及检查、检验、治疗与护理项目,有利于缩短治愈时间、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节约医疗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工作量。

\

 
(3)质控人员通过变异分析,有利于临床路径方案的修正和优化,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4)患者和家属预先知道每天接受的医疗服务,就会主动配合和参与到整个医疗过程中,有利于化解隐患矛盾,提高患者满意度。

4临床路径信息系统的设计流程

4.1临床路径的病种选择


一般选择常见病或多发病,并且平均医疗费用较低,治疗或手术方法基本相同的疾病[5],比如:头部顺产、腹股沟疝、慢性胆囊炎等。不适宜选择病情复杂、治疗和处理措施比较多的病种。

4.2临床路径的时间设计

可以简单的分为入院第1天、第2天、第3天……,对于手术患者可以分为术前、术中、术后。临床路径的时间性包括了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的长短、路径日程的时间安排以及诊疗项目的时限性要求等。

4.2.1临床路径的诊疗项目设计

一般分为检查、检验、护理、药疗、处置、麻醉、手术、会诊、膳食以及宣教等。

4.2.2临床路径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程设计

患者入径后的整个医疗过程都是围绕临床路径展开的[6-7]。首先,医生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检,开立检查检验单,用来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和健康状况。然后,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做出医疗诊断,再依据医疗诊断进行入径评价,判断是否入该疾病的临床路径。若不满足入径条件,则开始常规的医疗诊治流程,直至出院;若满足入径条件,则开始标准化的医疗诊治流程(临床路径),医生依据路径时程的变化开立该时程内的标准医嘱(根据临床路径表单预先设定好的医嘱),并执行医嘱,比如特色治疗、手术、医患沟通等,护士同步执行护理程序,直至患者出院。每个时程执行完毕后,都将评估治疗效果和分析变异原因,及时调整或变更临床路径。对于出现特殊情况,比如患者发生并发症、要求转院、手术延期造成住院天数超过标准天数等情况,不再适合继续执行临床路径时,应该做变异处理,退出临床路径,转入常规医疗流程。等患者出院后,临床路径质控人员要对临床路径进行全面汇总和评估,根据变异记录持续改进和完善诊疗工作和临床路径的标准[8]。

5临床路径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

基础设置:维护临床路径基础数据,路径项目分类,评估标准以及各种变异原因等。

病种定义:定义需要执行临床路径的ICD10码及其病种名称,作废或删除病种;指定病种适用的科室。

路径维护:针对一种疾病,设置入出径标准、路径类型、路径描述、路径总日数以及路径是否有效。

路径日程维护:设置每个日程需要完成的医疗护理医嘱和单个或多个医嘱替换项目。

路径应用:患者主诊符合入径疾病的提示;治疗过程中的路径引入;按日程自动输入医嘱,提醒治疗;变异造成的路径日程调整和增删、路径跳转、未执行项目执行日期调整;不规范处理或超时处理的报警;出径前未处理项目的提醒;路径总日数结束后提示出径操作;自动生成患者应用临床路径评估表[9]。

路径统计与分析:统计和分析路径使用情况、变异类型与原因、患者费用和满意度。

6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首先是医护人员的抵触情绪。由于原先每个医生和护士都有一套自己的诊疗护理程序,现在受到临床路径的限制,有些治疗或护理项目不能用了,他们就会不配合实施。这需要加强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信息系统的认识和教育,让他们明白临床路径信息系统不是要限制他们的治疗或护理,而是要以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医疗服务模式来优化和规范医疗服务流程,明确各自职责,节约医疗资源,降低医疗费用,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品质。

\

 
其次是判断是否入径的问题。我院将所有的临床病例依据病情和医疗难易度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比如子宫平滑肌瘤就属于单纯型,心肌功能不全就属于复杂型。属于单纯型的病例都入临床路径信息系统。这样医生根据病例分型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判断是否入径。

再次是临床路径的变异问题。变异是指假设的标准中出现偏差的过程或者任何预期的决定中有所变化的过程。变异的类型分为正变异和负变异。所谓正变异是指预期的医疗活动提前进行或者完成,比如提前进行手术;所谓负变异是指预期的医疗活动推迟进行或者完成,比如延长住院天数。造成变异的主要因素有:患者自身因素、医务人员或医院系统因素。对于变异我们要加强医患沟通和医护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统一认识,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强化住院医生和护士的业务培训和责任心,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

最后是开展科室和疾病临床路径数目的问题。合理选择病种和开展科室是启动临床路径的关键[10]。我院首先选择的是外科,开展了四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等积累了一定经验后,我院然后选择的是妇产科,开展了三个病种的临床路径,最后是内科,开展了两个病种的临床路径。这样选择的原因是手术病种治疗和护理方式比较统一,操作性比较强,而且手术病种全年完成例数占全院所有病种治愈例数的比例比较高。通过分科、分期、分病种的推行临床路径信息系统,其应用范围也在逐渐扩大。

7结语

有效的设计、实施临床路径信息系统,必须全体医护人员积极参与,转变医疗服务模式,变被动为主动,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提高医疗服务品质,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实现医院的自我革新。

参考文献

[1]何晓霞,袁涛.浅析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转变[J].中国医疗前沿,2010,5(3):85.
[2]侯文金,马鲁燕,王新红,等.按病种定额结算付费方式在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作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6):8-9.
[3]李明子.临床路径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57(1):59-61.
[4]茅伟强.基于结构化电子病历的临床路径系统设计应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7,30(1):80-81.
[5]裴继强,张国强.我院临床路径的病种选择及管理实际[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2,28(7):492-494.
[6]杨思诗.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临床路径信息系统的设计[J].广东科技,2016,25(8):50-53.
[7]赵坤.临床路径系统的设计与实施[J].信息系统工程,2017,30(11):36-37.
[8]王唐虎.临床路径在医疗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6,30(9):111-113.
[9]杨春梅,海玲,褚贵洋,等.基于电子病历的临床路径系统统计与智能化需求分析及功能设计[J].中国数字医学,2014,9(3):47-49.
[10]李丽娟,莫岚.基于电子病历的临床路径信息系统的管理和实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13(2):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02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