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肝功能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对脂肪肝疾病的诊断效果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28 13:48:2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肝功能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对脂肪肝疾病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性分析本院自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收取的50例脂肪肝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选择同一时间体检的50例作为数据对比。分析2组受检人员肝功能指标和血清学指标水准的检测情况。结果观察组脂肪肝疾病患者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于参考组人员对比,数据显著较高,其差异明显,但参考组与观察组受检人员在低密度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对比当中,并无显著的变化。结论临床可用肝功能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辅助脂肪肝疾病诊断,并且诊断效果较高,可以有效提高临床诊断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采用。

关键词:肝功能;血清学指标;脂肪肝疾病;诊断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李峰.肝功能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对脂肪肝疾病的诊断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8):192-193.

0引言

脂肪肝疾病是在很多因素中形成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多会导致肝脏病变,也是属于一种非独立性的疾病,会给患者的生命质量带来很大的威胁。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脂肪肝疾病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并且越来越年轻化,现已经排在了病毒性肝炎的后面,位居第二的肝脏疾病。脂肪肝在前期并没有显著的表现,但后期的病情会发展很猛烈,然而脂肪肝是属于可逆转性疾病,因此,尽早的诊断治疗对患者的生命质量有很大的帮助。肝功能检测是目前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常用项目,可辅助了解肝损伤状况。脂肪肝的发生与血脂代谢异常存在密切关联,因此血脂水平也可作为脂肪肝检测的指标。为明确肝功能指标与血脂指标在脂肪肝疾病诊断中的运用价值,本研究对50例脂肪肝和50例健康人群的肝功能指标与血脂指标检测结果实施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性分析本院自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收取的50例脂肪肝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选择同一时间体检的50例作为数据对比。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为30-70岁,平均(50.28±2.54)岁;然而参考组男25例,女26例;年龄为31-69岁,平均(50.84±2.64)岁。2组受检人员的整体资料没有差异性,但通过统计学分析确定2组可以进行对比。

1.2研究方法。在接受采集之前,所有受检人均空腹下采集静脉血,以3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分离血清标本。采取临床中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型号:全自动贝克曼AU5800)与配套试剂测定参考组和观察组组受检对象的肝功与血脂血清学指标[1]。

1.3观察指标。①不同人员的血脂指标状况;②不同人员的肝功能指标状况。

1.4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的脂肪肝患者和临床受试者中的基本资料以及数据分析处理均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8.0,在参考组和观察组之间的数据比较中,所涉及到计量指标均表示为平均数±标准差(±s)的形式,而检验方法均选择独立样本t进行检验。若统计值P<0.05,则代表着两组差异有临床意义。

2结果

2.1分析2组的临床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性很明显,详细情况见表1。

\
 

2.2对比2组临床肝功能检测情况。参考组的肝功能检测数据要低于观察组,其足以证明2者之间的差距性。


\

 
3讨论

脂肪肝在我国临床中它的全名式被叫做脂肪性肝病,可以说它是因为多种病因所引起的,为脂肪大量的在肝细胞内聚集具有病理性的肝损伤。由于肝细胞内的脂肪含量超过了这个比重的5%,它的脂肪发生变性时,这种情况便称之为脂肪肝。据肝内的脂肪含量[2]。

脂肪肝的临床表现,可以说多数患者呈现的症状是无自觉的。往往只能通过体检才能够发现,或者是因为冠心病,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其他的疾病在就诊期间时被发现[3]。一般的脂肪肝患者只会在意识到自己得了脂肪肝这种疾病后才会感觉到右上腹有一些不适或者是隐痛,更或者是沉胀感。这些情况的同时,一些患者还会表现为易疲劳,食欲减退或者是腹胀,恶心等症状的产生。在体态上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变化。一些患者大多数会呈现为肥胖,有一些患者可能会有肝脏的轻度肿大或者是轻度的压痛。如果脂肪肝发展为肝硬化的时候就可能会出现蜘蛛痣或门脉高压等这些体态特征[4]。目前临床诊断脂肪肝的方式较多,常用方式分为影像学检查、血清学检查、病理检查等,影像学检查时可能因操作人员技术、患者病情、自身因素等影响导致漏诊,实施病理检查时诊断创伤较大,且费用较高,对患者耐受性要求较高,在筛查中运用较少,实施血清学检查操作简单,对器械要求较低,诊断费用低,且可在基层推广,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人体肝脏具备脂质储存和代谢功能,肝内脂肪主要从食物和外周脂肪组织获得,在水解酶作用下降将被小肠上皮吸收,并进入血液,到达肝脏后被分解为脂肪酸、甘油,若机体脂肪摄取过量,将导致肝脏内脂肪淤积,并转化为未酯化脂肪酸,存储于肝脏中,形成脂肪肝,导致肝细胞损伤,引起肝功能下降,导致肝脏内合成及储存的酶释放至血液,引起血液中肝酶水平变化,此外,脂肪摄取过多时也会引起血液中血脂水平升高,因此脂肪肝患者可出现肝功能和血脂水平异常,通过肝功能和血脂水平检测可为脂肪肝的诊断提供新途径,且两者联合运用也可进一步提升诊断准确性,排除其他引起的单一指标异常状况。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得知,观察组脂肪肝疾病患者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参考组人员对比,数据显著较高,其差异明显,但参考组与观察组受检人员在低密度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对比当中,并无显著的变化。临床将肝功能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可以作为诊断脂肪肝疾病,并且诊断效果较高,可以有效提高临床诊断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采用[5]。

参考文献

[1]刘敏.脂肪肝患者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的检验状况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118-119.
[2]周会杰.脂肪肝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的临床意义探究[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7,38(10):1177-1178.
[3]亓慧敏,王雷.肝功能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诊断脂肪肝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2018(2):89.
[4]黄玉莎.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3):129.
[5]刘莉.肝功与血脂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8(8):6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82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