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电离辐射对不同民族放射工作者损伤敏感指标分析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27 11:47:1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调查低剂量电离辐射对不同民族放射工作人员损伤敏感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220名不同民族的放射工作人员,其中汉族和少数民族各占50%,对其损伤敏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调查发现电离辐射对不同民族的放射工作人员的损害敏感指标的差异性不大,损害敏感指标主要是跟放射人员工作时间有关,特别是对眼睛和皮肤的损伤,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民族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损伤指标,包括皮肤异变、眼晶状体混浊微核率、外周血象、染色体畸变等发现不同民族的工作人员主要是跟工作时间有关。结论不同民族放射工作人员造成电离辐射影响身体健康的主因是长期面对低剂量电离辐射。

关键词:不同民族放射工作人员;血象;晶状体混浊;染色体畸变

本文引用格式:努尔比亚·吾布,路宝利,迪丽努尔·吾布力,等.电离辐射对不同民族放射工作者损伤敏感指标分析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8):221+343.

0引言

对不同的民族的放射人员进行电离辐射损伤敏感指标分析,本研究对2015-2018年接触电离辐射的不同民族的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组分析,找出反映不同民族人群辐射损伤敏感指标,对结果进行分析从防护措施的角度,实现对辐射损伤最小化。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2015年3月至2018年5月,某市多家医院的不同民族的220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损伤检查。按接触射线同等情况下的对不同民族的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分组分析:以电离辐射放射工作人员为对象,包括该市甲、乙级医院以及少量社区卫生所,共220人,分成汉族组和少数民族组,两组人员包括汉族110人和少数民族110人,其中男117人、女103人;年龄25-62岁,平均40.3岁;放射工龄1-20以上,平均14.3年。(χ2=1.454,0.051,P>0.05)。

\

 
1.2方法

1.2.1辐射损伤敏感指标解释:从现有实验的结果来看,对于人员进行电离辐射一般采用低剂量相同时间的辐射,这种辐射在实验过程来看与大剂量辐身所得出的结果具有统计学的一致性,所发生的人员的身体指标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从损伤敏感指标的分析来看,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二是眼晶状体混浊率和微核等指标。

1.2.2临床检查:按卫健委(原卫生部)1997年颁发的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所规定内容执行。

1.2.3实验室检查。

(1)血液系统检查。静脉采血,用XFA6000Intelligent智能化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测定全血细胞。

(2)细胞遗传学检查。通过全血培养的方式来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染色体畸变的情况,具体是通过常规制备染色体的方法,通过医学显微镜来进行充分的观察,对于染色体的形态进行分析比对,从是否形态完整并具有较好的分散度以及距离保持的适中程度出发进行分析。

1.3统计学分析。以得出的均数和标准差来进行比对分析,同时体现显著性检验的结果(χ2检验、方差分析)。

1.4个人剂量监测方法。按卫健委GBZ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的剂量进行监测。

2结果

在进行内科检查中,从眼球异常率、皮肤异样率、外周血象异常率以及染色体畸变异常率等几个纬度出发,通过这几样内科检查可以得出放射工作人员的工龄与指标的变化成正比例关系。而不同民族中的少数民族组和汉族组进行对比发现,电离辐射与不同民族没有关联。

2.1受照剂量。从个人剂量测定来看:人均年剂量当量为1.24 mSv的情况下,所检查的220名放射工作人员剂量当量均低于国家规定限值的1/5(<5 mSv)。

2.2临床检查

2.2.1内科检查:其自觉症状中与不同民族的人群参与电离辐射有关的临床体征,如皮肤病、神经衰弱、脱发、牙龈出血等阳性率与放射工龄成正比例关系。

2.2.2眼晶状体变化:晶体混浊发生率为汉族组为51.54%;少数民族组为43.63%,比较两者的眼晶体混浊率差异不大在统计学范围;而比较不同工龄晶体混浊率发现,眼晶体混浊率差异较大,所以与工龄有关并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05);且随着工龄的增加晶体混浊率升高,结果见表1。


\


2.3实验室检查结果

2.3.1不同民族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象检查结果比较:汉族检测人群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以内,通过方差分析比较,在所检测的汉族放射工作人员各工龄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少数民族检测人群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以内,通过方差分析比较,在所检测的汉族放射工作人员各工龄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3.1.1汉族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检查结果:染色体畸变率为0.62%,放射工龄与染色体畸变之间,经统计学分析,各组之间染色体畸变均无显著性(P>0.05),见表2。

\


3.1.2少数民族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检查结果:染色体畸变率为0.61%,放射工龄与染色体畸变之间,经统计学分析,各组之间染色体畸变均无显著性(P>0.05),见表3。

\

 
3 讨论

本文主要通过分组对220名不同民族的放射工作人员身体进行损伤敏感指标检查,这些工作人员来之不同的民族但统计学分析表明,不同民族的人对于电离辐射的影响不具备统计学的差异,但在这些不同民族的人群中的不同的工龄在统计学分析上有显著的差异,这表明工作时间越久受到的电离辐射的损伤可能越大。

不同民族的放射工作人员都不具备对抗电离辐身的免疫能力,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症状,同时可以从阳性检出率得出与工龄的有着直接的关系,是正比例关系[3-4]。而在临床上的表现主要集中在皮肤病、神经系统疾病、眼晶体损伤和染色体的畸形改变,说明不同民族的放射工作人员还需要加强防护。

参考文献

[1]任先云,赵智刚,周滨鹏,等.呼和浩特市放射工作者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辐射卫生,2004,13(3):216-217.
[2]杨爱初,刘移民,杜柳涛,等.广东省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职业医学,2003,30(4):22-24.
[3]陈正其,刘定理.医疗放射工作者的健康观察[J].中国辐射卫生,2003(1):38-40.
[4]赖专华,崔秀玲,路建超,等.宝鸡市669名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体检结果分析[J].中国辐射卫生,2011(4):433-43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734.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