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常见妇科炎症的治疗与预防保健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于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我院治疗的妇科炎症病患中随机选择100例当作探究对象,根据病患实际状况,对病患采取对应的检查方式,总结常见妇科炎症类型及预防保健对策,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实验组50例。结果应用常规治疗方式及实施预防保健的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实施预防保健治疗时,病患基本病状得到了明显改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妇科疾病病患,通过采用预防保健对策,定期对病患进行预防教育,可以有效减少妇科疾病发生几率,提高治疗效果,对改善病患生活品质有着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常见妇科炎症;治疗;预防保健对策
本文引用格式:陈爱萍.常见妇科炎症的治疗与预防保健对策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6):91,93.
0引言
所谓的妇科疾病也就是女性生殖器官疾病,其中包含了子宫疾病、外阴疾病等,但是因为人们对妇科疾病认识不全面,或者没有采取有效的预防保健对策,导致妇科疾病发生率随之升高,这给病患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直接影响[1]。为了更好地观察常见妇科疾病治疗和预防保健效果,探究选择我院100例妇科疾病病患,随机划分为两组,一组是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但是没有对病患进行预防保健教育。另一组是实验组,在采用常规治疗方式的同时,对其进行预防保健教育,经过90 d治疗之后,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我院治疗的妇科炎症病患中随机选择100例当作探究对象,所有病患均满足常见妇科疾病中诊断标准,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划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但是没有对病患进行预防保健教育。实验组在采用常规治疗方式的同时,对其进行预防保健教育。对照组50例,平均(46.46±3.60)岁,实验组50例,平均(45.67±4.12)岁,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可比较(P>0.05)。
1.2方法
针对对照组来说,对病患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而实验组在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基础上,还进行了预防保健,具体内容如下:首先,给病患发放健康指南,定期举办专业讲座,给病患讲解专业的妇科疾病知识及治疗对策,从而提高病患对常见妇科疾病的了解。其次,改变病患饮食习惯,同时结合病患实际情况,适当给其添加微量元素。严格根据医疗人员的引导多补充膳食纤维、蛋白质等,清淡饮食,荤素搭配。再次,给病患科学设定良好的运动方案,增强病患免疫力。最后,培养病患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用专用清洗液清洗外阴,保证外阴的干燥,并让病患养成定期更换内衣的习惯[2]。
1.3疗效判定
对两组治疗及保健后的病状情况进行记录,并且对两组治疗效果加以评定。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针对采用预防保健治疗方案的实验组而言,不管是在治疗结果方面,还是病患满意度方面,都远远高于采用常规治疗方式的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应用常规治疗方式及实施预防保健的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见表1。
2.2两组治疗后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在实施预防保健治疗时,病患基本病状得到了明显改善,满意度显著提升,其中,满意37例、一般11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度为96%。而对照组没有实施预防保健,满意11例、一般23例、不满意16例,总满意度为68%,详见表2。
3讨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机体免疫力将会随之降低,如果饮食不合理,再加上不具备良好的卫生习惯,将会加剧妇女妇科疾病的患病几率[3]。常见妇科炎症及症状:(1)外阴炎:就是外阴的皮肤或粘膜所发生的炎症病变,主要是各种细菌感染或阴道分泌物刺激引起。症状:外阴皮肤瘙痒、疼痛、烧灼感,甚至肿胀、红疹、糜烂、溃疡,病久皮肤可增厚、粗糙、皲裂甚至苔藓样变。(2)阴道炎:是阴道黏膜及黏膜下的结缔组织炎症。主要是阴道自然防御功能受到破坏时,病原体侵入所致。症状:阴道分泌物增多,有异味,性交后加重,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灼热感[4]。若合并尿道感染,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3)宫颈炎:包括子宫颈阴道部炎症及子宫颈管黏膜炎症,多为病原体持续感染所致。症状: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及灼热感。此外,可出现经间期出血、性交后出血等。合并尿路感染可出现尿急、尿频、尿痛。(4)尿道炎:是指尿道黏膜的炎症,细菌感染、排尿不畅、性生活不洁、尿道内异物均可导致尿道炎。症状:尿频、尿痛、尿急和血尿。急性期耻骨上区和会阴部有钝痛,尿道口发红、有分泌物。慢性时表现为尿道刺痛和排尿不适。(5)盆腔炎:是指盆腔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的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症状:其症状阴道分泌物增多、发热,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腹痛为持续性,活动或性交后加重,其次是月经异常。(6)子宫内膜炎: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子宫内膜结构发生炎性改变,细菌可沿阴道、宫颈、输卵管等到达子宫内膜。症状: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有时为血性,可出现下腹部坠胀痛及腰骶部酸痛。经期规则而经血量倍增,流血期延长。
倘若病患不具备较强的自我意识,没有及时就医检查或者治疗,将会加剧病情,给其生活和身体带来直接影响。所以,在进行妇科疾病治疗的过程中,还要对其进行预防保健教育,使其树立良好的预防保健意识[5]。
本次探究,选择我院治疗的妇科炎症病患中随机选择100例当作探究对象,根据病患实际状况,对病患采取阴道镜等妇科检测方式,总结常见妇科炎症类型及预防保健对策,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实验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但是不对病患进行预防保健教育,而实验组在采用常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还实施预防保健教育,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不管是在治疗结果方面,还是病患满意度方面,都远远高于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的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通过采用预防保健对策,定期对病患进行预防教育,可以有效减少妇科疾病的发生几率,提高治疗效果,对改善病患生活品质有着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彭海英,李玲.中年妇女常见妇科疾病治疗和预防保健措施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18):2884-2886.
[2]赵寰宇.常见妇科病-阴道炎的治疗和预防保健措施探讨[J].双足与保健,2018,27(11):51-52.
[3]闫秀霞.常见妇科病的治疗和预防保健措施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9):218,220.
[4]苏景芳.分析中年妇女常见妇科疾病的治疗方案及预防保健措施[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0(6):835-836.
[5]王静.常见妇科炎症的治疗与预防对策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23):92-9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