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中药川乌与草乌的鉴别比较及药理活性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23 16:07:4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川乌与草乌都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中药,其在临床治疗中都能够起到除湿、祛风、止痛与散寒的作用,然而这两种中药的饮片特征与中草药材植物基源没有明显的差异,导致在临床应用时常会出现两种药物混淆的情况,本文主要针对川乌与草乌如何鉴别与药理活性的分辨进行探究。

关键词:川乌;草乌;中药鉴别;药理活性

本文引用格式:刘正兵.中药川乌与草乌的鉴别比较及药理活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3):213.

0引言

中药川乌与草乌都被划分到毛莨科的范围内,且两种植物都长时间生长在野外,两种中药都具有一定的生物碱毒性,临床在应用这两种药物时稍不留神就有可能会出现混淆[1],导致患者的错误用药,从而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所以临床中需要有效区分这两种中药材,以此使得两种中药都能够在临床中得到恰当运用。

1分析比较中药川乌与草乌的鉴别方法

1.1根据性状特点来区分


草乌在性状上主要表现为不规则的圆锥形,且其下端相对来说比较狭窄与尖锐,存在一定的弯曲,顶端主要是不定根残基和残存茎基,通常情况下大小表现为1.8cm,长度大约为7cm,外皮主要呈现为灰褐色或黑棕褐色,因为对其进行观察可以发现有点状和纵向皱纹,所以能够称为“钉角”。草乌具有比较坚硬的质地,表面也比较光滑,横切面呈现为灰白色,其气觉与味觉和川乌没有明显差别。

川乌在形状上同样表现为不规则的圆锥形,然而其中间会朝着两边方向出现生长膨大,会出现轻微的弯曲,顶端主要存在有残存的茎基,通常大小表现为4cm,长度大约为7.5cm。川乌的外皮颜色主要是棕褐色或灰褐色,具有比较明显的皱缩。在子根至突起瘤状侧根可以清晰观察到川乌存在被去除的痕迹,川乌同样具有比较坚实的质地,难以将其折断,横切面主要呈现为粉白色或浅灰色,具有一定气味,服用后能够感受到明显的辛辣感,舌头会出现发麻感。

\

 
1.2根据毒性作用来区分

患者在出现川乌或草乌中毒后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比较相似,患者都会出现恶心、呕吐、发麻、神志不清、面色苍白以及瞳孔明显增大等症状,只是症状严重程度不一样,在心电图监护中能够观察到程度不一的室性期收缩,会出现房室性传导阻滞的情况,同时ST段也会不断出现改变。按照毒性强弱来进行区分,草乌的毒性明显强于川乌,这是因为草乌与川乌的来源与化学成分并不完全相同。草乌大多是野生,而川乌大多是人工栽培。两者进行比较,草乌生物碱含量要明显少于川乌,然而草乌自身附带的有毒生物碱类型却明显多于川乌,比如说具有北草乌碱等特殊性超强毒性化学成分。

1.3根据化学成分来区分

川乌与草乌都属于双醋类生物碱的范畴,主要组成成分中都含有乌头碱,只是两者的生物碱含量具有明显差别。草乌中的生物碱含量为0.42%,川乌中的生物碱含量为0.559%,所以说川乌具有比较高的生物碱含量。川乌中存在的化学组成成分有异塔拉定、异飞燕草碱、塔拉胺、新乌宁碱、14-乙酞塔拉胺、3-去氧乌头碱与尿嘧啶等[2]。草乌中存在的化学组成成分有异乌头碱、3-去氧乌头碱、素馨乌头碱、毛翠雀亭乌头碱和北草乌碱等。

1.4根据原植物特征来进行区分

草乌属于多年生的毛莨科植物范围内,主要呈现为北乌头干燥块根,高度可以达到1.2cm左右,存在2~5个块根,外皮颜色为黑褐色,外皮表现为倒圆锥形,根部明显较光滑,茎部明显较直立,植物叶子与卵圆形的叶片形状相似,宽度最高可以达到9cm,每片叶子主要呈现为3个铍针形线状的裂片[3],瞢荚果长度能够达到2cm。

川乌在毛莨科植物中主要表现为乌头干燥母根,大部分来源于栽培品,高度大约为1.5cm,外皮颜色主要为黑褐色,通常情况下含有2个块根。川乌整体形状类似一个纺锥形,茎部主要呈现为直立或者是有些许倾斜,光滑程度较高。川乌叶子叶片呈现为明显的卵圆形形状,宽度大约为12cm,每片叶子大概会含有2~3个裂片,瞢荚果形状与长圆形相类似,花芒尖状比较明显。

2分析川乌与草乌的药理活性

川乌与草乌具有比较类似的乌头碱类成分,在临床中都具有改善血液循环的效果,且两种药材都能够在临床治疗中起到抗炎止痛、抵抗寒冷、抗休克、保护心肌、强心以及抗肿瘤等作用。川乌与草乌在药性上具有比较高的相同性。两种药材都可以运用在关节疼痛、风寒湿痹、中风以及麻醉止痛等方面[4],差异主要表现在各自侧重的内容。草乌具有性热的特点,其在祛除风寒湿气以及除痹止痛等方面的药效要显著比川乌强。川乌具有性温的特点,其在散寒和风寒湿痹治疗方面的药效会显著好于草乌。川乌与草乌的联合用药可以有效治疗寒痹,大剂量运用药物时可以取得尤为明显的驱寒止痛效果。除此之外,草乌已经被列入临床一线麻醉药物的范畴内,而川乌尚未被列入。

3结语

因为中药川乌与草乌在性状上比较相似,所以在市场中比较容易出现混淆的情况,在区分时首先需要知道植物乌头与植物北乌头之间的相似处与差异性。虽然两种中药材的饮片形状、来源与功能等没有比较明显的差别,但两者的成分高低具有差异。所以临床中能够根据川乌与草乌的形状特点、毒性作用、化学成分以及原植物特征来进行有效的鉴别,并明确川乌与草乌的药理活性,从而实现临床的科学用药。

\

 
参考文献

[1]袁晓航.中药川乌与草乌的鉴别比较及药理活性探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8):137-138.
[2]徐维相.中药川乌与草乌的鉴别比较方法探讨及药理活性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69):227-228.
[3]贾庆文,闫滨,王璐.乌头类药物的毒性研究及唐古特乌头的研究概述[J].食品与药品,2012,14(7):299-302.
[4]卢楠.易混中药材川乌、草乌异同简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4):106-10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50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