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21 16:31:0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介绍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病的病因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发表的关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文献,对其中医病因病机、西医病因和发病机制、中西医治疗现状进行阐述。结果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临床治疗上没有规范的治疗指南,且本病发病率及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中医药在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方面有着明显优势,应加强实验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发病机制;中医药治疗;西医治疗

本文引用格式:叶成辉,宋国宏.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2):247,265.

0引言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PS)的临床主要表现为盆底区域的疼痛或不适,伴随各种排尿及性生活方面症状。约占整个前列腺炎发病率的90%~95%,各年龄段均可发病[1]。随着研究的深入,对其中医病因病机、西医病因和发病机制、中西医治疗方面都有了新的认识,现报道如下。

1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学本无慢性前列腺炎之名,从临床表现分析可归为“淋证”“精浊”等范畴。中国中西医结合委员会男科专业委员会专家[2]将CNP辨证分为:基本证型和复合证型。前者包括湿热下注、气滞血瘀、肝气郁结、肾阳不足、肾阴亏虚5种证型,后者主要是湿热瘀滞。秦国政等提出从“疡科理论”论治,以清热通利、消痈托毒为治疗总则[3]。相关学者认为本病多兼痰热内扰,治疗时可兼用清热化痰之剂[4]。陈圣堂等认为热毒瘀结是本病常见且主要的致病因素[5]。

\

 
2西医病因和发病机制

2.1排尿功能失调


某些因素引起尿道括约肌频繁过度收缩或痉挛,导致膀胱出口梗阻或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造成前列腺部尿道压力升高,尿液反流入前列腺,尿酸产生化学性刺激,可能引起排尿异常或骨盆区域疼痛。因此尿液前列腺反流是引起前列腺炎的重要因素之一。

2.2性激素

前列腺是性附属器官,它的生长、发育、病变均受性激素及其受体的影响。Sugimoto M等[6]予雄性去势Wistar大鼠每日皮下注射1次17β-雌二醇,1个月后模型组大鼠前列腺液和尿液的炎症趋化因子(CCL2/MCP-1、CCL3/MIP-1α、CXCL-1/CINC-1、CXCL3/CINC-2和CXCL5/LI)均升高,揭示前列腺炎模型制备成功,从组织学角度证明性激素水平异常可导致CNP的发生。

2.3免疫功能异常

有相关学者[7]对ⅢB型病人组织标本的炎症细胞进行分析,发现T细胞占主要部分,并且CD8+T细胞与CD4+T细胞的比例与组织的炎症程度呈正比,并发现在组织中没有病毒和细菌感染,故认为CNP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2.4氧化应激

CNP患者抗氧化能力较正常人显著下降,而抗氧化治疗(以清除自由基为目的)也有很好的效果,提示氧自由基在CNP的发病和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5神经内分泌因素

有研究表明,局部神经纤维密度的增加和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增多往往会在患有CNP的成年大鼠身上发生,这是神经因素诱导炎症反应的一个有力证据。

3中医疗法

3.1辨证论治


邓国兴等[8]将本病分为八型论治:①湿浊下注型,治以利湿祛浊,疏肝健脾为主,方用萆薢分清饮加减;②热毒侵袭型,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凉血、通络止痛,方用仙方活命饮加减;③湿热蕴结型,治以清热利湿、解毒化浊,方用甘露消毒丹加减;④肝气郁结型,治以疏肝解郁、行气通络,方用逍遥散加减;⑤瘀血阻络型,治以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方用少腹逐瘀汤加减;⑥脾虚气陷型,治以补脾益气、升清举陷,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⑦肾气不足型,治以补肾填精、益气固元,方用济生肾气丸加减;⑧脾肾阳虚型,治以温补脾肾、填精助阳,方用右归丸加减。

3.2针灸治疗

李世昌等[9]将100例C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针灸治疗,针刺秩边、气海、中极、关元、三阴交、阴陵泉等穴位,对照组40例,予口服普乐安片。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3中药外治法

李多多等[10]评价通前络汤坐浴熏洗法治疗气滞血瘀CP52例的临床疗效,对照组口服前列欣胶囊治疗,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4例(7.84%),显效15例(29.41%),有效23例(45.10%),总有效率82.35%。对照组痊愈2例(4.17%),显效11例(22.92%),有效21例(43.75%),总有效率70.8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

 
4西医疗法

4.1药物治疗


临床上治疗CNP常用的药物有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等。抗生素用于有明确感染指征患者;α-受体阻滞剂能降低尿道压力,松弛紧张的膀胱颈和前列腺尿道,从而消除前列腺内尿液返流,改善患者症状;非甾体类抗炎药可用于伴有会阴部不适、隐痛、排尿不适的前列腺炎患者。

4.2物理疗法

物理热疗包括经直肠激光、微波、体外射频治疗等,其治疗CNP是通过热传导作用和热效应以促进前列腺的血液循环,进而增加前列腺腺泡和腺管的通透性,增强酶的活性及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从而加速局部新陈代谢产物和毒素的排出,有利于炎症的吸收和消退。

4.3心理疗法

CNP患者常常有各种身心症状,主要表现为恐惧、悲观、焦虑、抑郁、性功能障碍。刘小涛等[11]采用CNP症状积分指数(NIH-CPSI)对CNP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治疗,结果干预组患者疼痛不适症状、排尿症状、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

5展望

综上所述,首先,CNP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目前更倾向于认为本病是由多种因素通过不同机制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因此各种可能致病因素及其相互影响都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其次,中医药在治疗CNP时,拥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应用中药内服、外用及针灸等方法治疗CNP,已得到了国内外广大学者的普遍认同。根据近年的临床研究,中西医联合治疗有助于提高CNP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改善临床症状,这也为治疗CNP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及方法。

参考文献

[1]Kiyota H,Onodera S,Ohishi Y,et al.Questionnaire survey of Japanese urologists concerning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prostatitis and chronic pelvicpain syndrom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ology,2010,10(12):636-642.
[2]张敏建,宾彬,商学军,等.慢性前列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35(8):933-941.
[3]秦国政,李焱风,杨毅坚,等.从疮疡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的多中心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9):4209-4212.
[4]唐志安.徐福松教授应用徐氏温胆汤治疗男科疾病经验[J].环球中医药,2018,11(6):923-925.
[5]陈圣堂,刘恺.从“热毒”“瘀结”理论论治慢性前列腺炎[J].湖北中医杂志,2018,40(4):40-41.
[6]Sugimoto M,Oka M,Tsunemori H,et al.Effect of a phytotherapetic agent,Eviprostat,on proststic and uri-nary cytokines/chemokines in a ratmodel of nonbacterial prostatitis[J].Prostate,2011,71(12):438-444.
[7]Xu Y,Jin X,Ping Q,et al.Anovel Lipoprotain-mimic nanocarrier composed of the modifiedprotein and lIpid for tumor cell targeting delivery[J].J Control Release,2010,1(46):299-308.
[8]邓国兴,张婵娟,弓明燕,等.慢性前列腺炎辨证选方经验[J].天津中医药,2016,33(11):672-674.
[9]李世昌,赵黎.针刺与艾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分析[J].四川中医,2011,29(11):112-113.
[10]李多多,马薇,王彬,等.通前络汤坐浴熏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52例[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43(12):40-43.
[11]刘小涛,尚吉文,王剑华,等.心理干预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治疗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2,41(3):261-26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31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