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雷鸣运用寒温并用法治疗老年性便秘经验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21 16:04:4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雷鸣主任医师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病科的主任医师,四川省名中医,对于老年性疾病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研究,对于老年性便秘这一复杂病症也有其独特的临床体会,笔者有幸跟师随诊,将老师的治疗思路和经验通过病案形式小结。

关键词:老年性便秘;寒温并用;经验总结

本文引用格式:黄韵,杨乐乐,陈韵,等.雷鸣运用寒温并用法治疗老年性便秘经验[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2):231.

1病因病机

老年性便秘在中医学属于“便秘”范畴。称谓上,在《黄帝内经》中称“大便难”,《伤寒论》中描述为“大便硬”“不大便”等,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已有“便秘”之称。便秘的直接病位在肠道,《素问·灵兰秘典论》认为:“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大肠主津,小肠主液”二者功能的失调与便秘的产生密不可分。《伤寒论》对便秘有多种论述:“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必大便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做令大便硬”“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瘥,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反复提及了津液与便秘密切的关系。清代医家程钟龄的《医学心悟·大便不通》将便秘分为“实、虚、热、冷”四类,认为疾病的产生与外感寒热之邪、内伤饮食情志、病后体虚、阴阳气血不足等因素密切相关。目前现行的中医老年病学参照着程钟龄的这一分法,将便秘分为实秘与虚秘,其中实秘分为热秘、寒秘、气秘,虚秘分为气虚秘、血虚秘、阴虚秘、阳虚秘[1]。中医老年病学详列便秘各类的症状、治法及方药,对临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然而老年人便秘甚少为某一单纯的类型,往往病机复杂。尤其是老年人存在气虚推动无力、肝肾不足、元阳亏虚等基础病机,因此,老年性便秘具有虚实夹杂、寒温错杂、反复缠绵难愈的特点。在《诸病源候论·大便难候》有比较经典的总结:“大便难者,由五脏不调,阴阳偏有虚实,谓三焦不和,则冷热并结故也。”雷鸣主任医师认为老年性便秘的病机仍多为本虚标实。其中本虚多为肺脾肾气虚,标实为寒、热、气郁结,往往寒热错杂,气机不通,引起津液失调,最后大便干燥难出。其中本虚以脾虚为主,脾虚不运,中阳虚寒,饮食难化,凝结内阻,故为寒气凝结;然而饮食糟粕结聚于里,气机不畅,气有余便是火,郁热内生,亦是标热。故治疗上,虽病位在肠腑,仍不可以忽视调理脾胃。应当畅通肠腑,健运脾胃,气机调达,最终恢复《内经》当中的气血精津液通道:“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

 
2治疗方法

在治疗老年性便秘上,针对病机复杂、寒热并结的特点,雷鸣主任医师提出寒温并用法。以千金温脾汤为主方,寒温并用,泻下除积。根据不同的证型,兼以除湿、消食、行气、清热、温通,针对复杂病机的全面把握与分析,临床疗效良好,为治疗老年性便秘提供了更多思路。

3病案举例

患者曾某,男,76岁,反复便秘2年,加重1周,表现为大便初头硬,干结、粗大,小便黄,长期时有咳白色泡沫痰、流清涕,纳眠一般,乏力,舌暗苔中后部腐腻稍黄,脉稍涩有力。予方:千金温脾汤合草豆蔻丸加减。

二诊:服方2剂后,患者大便由硬转软,微溏1次,舌苔由腐腻转薄转白,舌色由暗转暗红,脉象较前柔和。改拟六君子汤善后调理。

考虑:该例患者年老体弱,脾肾阳虚且卫气不充,故长期咳痰、流清涕;而舌苔腐腻可见湿气内阻不化,肠道黏腻不通畅,故而排便不畅,追起本源还是由于脾肾阳虚所致,里虚为本,而大便干结为标。大便干结,气机不通,水道不布,故郁而化热,可见舌苔色黄,小便黄。因此不可但见黄色则认为里热炽盛,色黄亦可为里虚引起的郁而化热。加之脉象稍涩,三焦气机不畅,可予以寒温并用、因势利导。

选用的千金温脾汤来源于药王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一般后世认为用于冷积便秘。常常伴有绕腹脐痛、四肢冰冷等明显寒象。而本例患者寒象表现并不突出,说明实际临证过程中,寒热的判别需要仔细的斟酌。虽然本例患者没有明显的寒象,但基于其年龄、长期伴随的咳白色泡沫痰、流清涕可得知患者属于脾肾阳虚、卫阳不足的本质,故寒象不明显而知其内寒重。

在剂量上,老年人的选方用药更需要精确、简单,尤其是在下法的运用上,更是要慎之又慎、中病即止。对于大黄、芒硝等泻下药的用量,可以先少量,逐渐加之便软微溏即可。老年人元气亏虚,不可以大泻久泻,否则极易出现耗伤中气、甚至中气下陷、中气不固等坏证,与治疗目的背道而驰。
\

 
4小结

综上所述,在治疗老年性便秘的时候,需要四诊合参,仔细甄别虚实寒热,对于老年的体虚本质要重点把握,老年多气虚、多阳虚,亦有阴阳俱虚,需要我们在临床认真辨证,在剂量上由小量逐渐增加,中病即止;在病情控制,脉象好转后,一定要顾护脾胃、做好善后调理。

参考文献

[1]王飞.中医老年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32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31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