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疼痛护理对肛肠疾病术后换药效果的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13 16:46:0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疼痛护理对肛肠疾病术后换药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我院肛肠科收治的患者153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进行分组,72例观察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全面优质的疼痛护理,81例对照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常规临床换药止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换药疼痛的指标数(VAS),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在3分以下占70.83%、总满意率95.56%,对照组患者疼痛在3分以下占37.04%、总满意率82%,观察组疼痛评分、总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的疼痛护理是一种人文关怀,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帮助患者解决问题,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疼痛护理;肛肠疾病;术后换药;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杜菊嵘.疼痛护理对肛肠疾病术后换药效果的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4):349-350.

0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肛肠疾病的发病人数逐年增长[1],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肛肠疾病的患者手术后伤口的恢复情况对整体的治疗结果和预后有较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观察分析疼痛护理对肛肠疾病术后换药效果,特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我院肛肠科收治的患者153例进行实验,临床效果满意。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随机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我院肛肠科收治的153例患者,均无精神意识障碍、知情同意。将153例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81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0-72岁,平均(49.28±2.74)岁;男45例,女27例。对照组患者81例,年龄20-76岁,平均(50.42±2.18)岁;男51例,女30例。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情等数据,可对比(P>0.05)。

\

 
1.2方法。纳入对照组的患者护理过程中行常规临床换药止痛护理,纳入观察组的患者护理过程中行全面优质的疼痛护理,内容如下:①心理干预:护理人员需为入院患者提供热情接待,做好入院指导,为患者详细介绍医院环境、相关规章制度、医护人员及医院设施等,沟通过程中保证语气温和,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主动沟通患者,全面了解掌握患者基本情况,包括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等,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关注患者及其家属情绪变化,做好针对性开导及安慰工作,促使患者不良情绪有效减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手术前对患者讲解手术的目的,治疗的重要性等,对患者有疑问的地方,耐心详细的解答,使患者放松心态,更好的配合手术过程;同时对患者讲解术后疼痛是最先表现的临床并发症,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消除患者的恐惧感;同时对家属、患者详细讲解术后伤口护理的重要性,放松心态,积极配合护理。②健康教育:手术结束后,患者伤口会出现疼痛,特别是在换药的过程中,疼痛会加剧,许多患者会排斥换药,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可以了解换药的重要性。术后坐浴的指导,详细讲解坐浴的方法及作用,使患者在心理上对疾病有一定的认识。③换药护理:护理人员应经验丰富,有熟练的技术,动作应做到轻柔,稳,准,缩短换药时间;换药过程中可播放一些患者喜欢的音乐等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让患者尽量放松,减少疼痛。④排便护理:术前为患者行充分肠道准备,清洁肠道;术后告知患者术后当日禁止排便,最好在1-2 d后,告知患者排便时控制好力度,防止粪便干燥损伤肛门口,产生疼痛。针对疼痛十分敏感的病人,告知患者术后首次排便尽量一次性排净粪便,禁止频繁较长时间蹲厕,加重肛门切口疼痛。充分的健康指导,使患者心态放松,积极配合,减轻术后肛门切口疼痛。

1.3观察指标。将两组患者换药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进行组间数据对比分析。

1.4标准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疼痛评分进行统计,评分为0分到10分,0分表示无疼痛,分数越大表示疼痛越严重;3分以下为轻微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对睡眠、生活有影响,但尚能忍受;7-10分为重度疼痛,难以忍受。根据我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中相关条目对满意度进行统计,共计10个项目,包括心理、身体、生活等,采用百分制计算。非常满意:>90分;满意:70-90分;一般满意:50-70分;不满意:<50分。总满意率=100.00%-不满意率。患者疾病知识认知情况同样采用问卷形式,采用百分制计算。

1.5统计学计算。使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包括t检验、χ2检验,分别用于计量资料、计数资料计算中,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换药疼痛评分。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在3分以下占70.83%,对照组患者疼痛在3分以下占37.04%,对比对照组患者,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更高,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见表1。

\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48.89%,满意35.56%,一般满意11.11%,不满意4.44%,总满意率95.56%;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32%,满意28%,一般满意22%,不满意18%,总满意率82%;对比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明显更高,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见表2。


\
 

3讨论

随着我国肛肠疾病发病人数的逐年增长,手术治疗的患者人数也逐渐增加,疼痛是手术后第一时间表现出来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2]。术后伤口的药物更换,促进伤口愈合,对治疗的整体效果以及预后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本身术后疼痛十分剧烈,换药的过程中更会更加其痛苦,许多患者比较排斥换药,不能积极的配合,不仅影响护理工作的开展,对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效果也有重大的影响[3]。本次研究中,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疼痛护理,从心理疏导着手,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消除其恐惧感;配合全面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手术及术后换药有较深的认识,可以正确对待换药的重要性;术后坐浴的指导,详细讲解坐浴的方法及作用,使患者在心理上对疾病有一定的认识。同时护理人员技术成熟,经验丰富,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安全感,可以放松的接受换药,积极配合。术前为患者行充分肠道准备,清洁肠道;术后告知患者术后当日禁止排便,最好在1-2 d后,告知患者排便时控制好力度,防止粪便干燥损伤肛门口,产生疼痛。针对疼痛十分敏感的病人,告知患者术后首次排便尽量一次性排净粪便,禁止频繁较长时间蹲厕,加重肛门切口疼痛。充分的健康指导,使患者心态放松,积极配合,减轻术后肛门切口疼痛。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疼痛评分、总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全面疼痛护理存在较高可行性,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全面的疼痛护理是一种人文关怀[4],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帮助患者解决问题,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芸.肛肠科术后疼痛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2014,8(中旬刊):41-42.
[2]殷翠云,周青.疮灵液在肛瘘及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5):1491.
[3]肖慧予.PPH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2):53.
[4]王秀云.耳穴贴压护理对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的影响[J].中国医疗前沿,2009,4(2):1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66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