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病区的静脉血栓症的预防管理。方法从2019年5月开始,对所有普外患者实施静脉血栓预防管理。结果普外病区未发生静脉栓塞症。结论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管理有效地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
关键词:普外;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管理体会
本文引用格式:周小琴,漆国红,王梅,等.普外病区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管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62-63.
0引言
静脉血栓(VTE)是指血液在血管内不正常的凝结,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1]。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一组疾病发生在不同部位、不同发病阶段的疾病,包括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2]。DVT若未予以及时治疗,急性期可并发肺栓塞,后期导致血栓后综合征,影响工作和生活。VTE是严重的并发症,据有关报道,我国每年大约有60万人发生肺栓塞,居死亡原因第四位。肺栓塞是构成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大潜在风险,VTE成为围术期死亡重要原因,是临床医务人员和管理者面临的严峻问题。在临床工作中,加强VTE的规范预防管理,可以有效降低VTE的发生率,加速患者康复。
1临床表现
①患者肿胀:这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以后最常见的症状。急性期患肢组织张力高,呈现非凹陷性水肿。皮温稍高,皮肤发红,严重时可出现水疱。部位不同,肿胀部位有差异:a.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整个患肢肿胀明显;b.小腿丛血栓形成,肿胀仅局限在小腿;c.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双下肢均出现肿胀。②疼痛、压痛和发热,原因有两个方面:a.血栓刺激引起炎症反应,使患肢局部产生持续性疼痛;b.血栓堵塞静脉,使下肢静脉回流受阻,使患肢疼痛。压痛局限在炎症反应部位。Homans征阳性是指小腿腓肠肌压痛。因局部炎症反应和血栓吸收可出现低热。③浅静脉曲张:当主干静脉堵塞后,机体代偿,通过浅静脉回流,浅静脉曲张。④股青肿:是最严重的一种,表现为剧烈疼痛、皮肤发亮、有水疱或血疱、皮青紫、皮温冷,不能扪及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全身反应重,伴有高热、神志淡漠或休克表现。⑤血栓后综合征:血栓在机化过程中血管瓣膜受到破坏,导致静脉功能不全,甚至导致下肢静脉溃疡,最终截肢[3]。
2危险因素
①年龄:年龄越大,风险越大,随着年龄的增大,小腿肌肉泵的作用减弱,血流回流减少。②卧床:卧床时间越长,血流速度减慢。③疾病史:如血栓史、血栓家族史、脑卒中、瘫痪、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死、肺部严重疾患、血液疾病等,这些患者具有更高的DVT风险。④治疗期间:如石膏固定,PICC与CVC置管期间,发生DVT的风险更高一些。⑤手术与创伤:机体受到创伤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促使静脉血栓的形成。⑥产后:产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雌激素能够促使肝脏产生多种凝血因子,妊娠末期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加重血液高凝状态。
3治疗
分急性期治疗和慢性期治疗。急性期治疗采取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①非手术治疗,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制动。缓解后进行轻微活动,使用弹力袜。药物治疗包括抗凝、溶栓、祛聚等治疗。②手术治疗,髂-股静脉血栓患者病程不超过48 h者取栓效果较好,股青肿常需手术取栓。慢性期治疗主要是保守治疗、穿弹力袜或间歇气压治疗。
4预防管理实施措施
4.1对所有住院进行VTE评估
通过使用Caprini血栓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血栓风险评估。据文献资料显示:VTE评分0~2分为低危,DVT发生率为10%;VTE评分3~4分为中危,DVT发生率为10%~20%;VTE评分≥5分为低危,DVT发生率为20%~40%。
4.2VTE预防管理
分为基本预防、物理预防和药物预防。低危患者做好基本预防;中危患者做好基本预防与物理预防;高危患者做好基本预防和物理预防,同时报告医生,遵医嘱做好药物预防。
4.2.1基本预防
做好预防静脉血栓知识指导。手术患者,术后抬高患肢20°~30°,以促进静脉回流。指导与鼓励患者做正确的床上活动,如踝泵运动、床上翻身活动。尽可能早下床活动,鼓励做深呼吸和咳嗽。围术期遵医嘱多补液,病情允许多饮水,每日2000 mL以上,以防止血液浓缩。建议患者戒烟戒酒、控制血糖及血脂等,进食低脂、粗纤维、维生素含量较高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避免在膝下垫硬枕,过度屈髋,不要用过紧的腰带或穿着紧身衣物,以免影响静脉回流。护士尽量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静脉穿刺破坏血管壁,避免行下肢静脉穿刺。
4.2.2物理预防
一种是使用弹力袜,这种压力符合人体的浅静脉所能承受的压力,可以有效加速下肢静脉回流,达到预防血栓的作用。另一种是使用间歇压力充气装置,它通过充气放气产生压力变化,从而加强深静脉血流,预防静脉血栓。
4.2.3药物预防
高危患者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使用药物。
5讨论
近年来,VTE管理已经引起高度重视,护士在VTE风险评估,实施预防健康指导,早期发现风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VTE的预防事关医疗安全,应该将VTE管理进一步普及,鼓励患者积极参与预防管理,及早发现风险,及早预防,为患者提供方便、经济、安全的预防措施。虽然VTE具有发病高、病死率高的特点,但是可以预防,临床工作中对患者实施正确的评估,采取预防措施,可以降低VTE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田会,赵振英,王兆娜,等.骨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18(36):4725-4727.
[2]齐加新.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管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4):9-11.
[3]景在平,李海燕,莫伟.血管疾病临床护理案例分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16-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