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精神分裂症患者违法行为司法鉴定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07 16:20:5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违法行为司法鉴定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7年1月至18年12月72例无精神病者和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违法行为案件资料,总结其违法行为特点。结果精神分裂症者的暴力性案件为77.50%,无精神病者为51.39%,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分裂症患者违法行为中,暴力性案件较多,大部分刑事责任受到影响。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违法行为;司法鉴定

本文引用格式:木拉迪力·阿布都苏甫,伊力哈木江·克里木阿吉.精神分裂症患者违法行为司法鉴定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4):51+55.

0引言

在社会的违法犯罪案件中,会有一部分罪犯患有精神分裂症,在司法鉴定中占比较高的刑事案件为暴力,主要有强奸、纵火、绑架、抢劫、凶杀、故意伤害等。精神分裂症在所群体中占比大致为1%[1],属于严重精神障碍的高危群体,此类患者具有暴力性和冲动性,极易发生违法行为,在司法鉴定案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较为常见[2]。因此本次回顾性分析17年1月至18年12月72例无精神病者和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违法行为案件资料,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违法行为司法鉴定的特点进行了研究,详情如下。

\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17年1月至18年12月72例无精神病者和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违法行为案件资料。案发时精神分裂症者精神状态和《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相关标准相符,而无精神病者和其不符。无精神病者中男52例、女20例;年龄23-61岁,平均(42.7±4.5)岁。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24-61岁,平均(43.1±4.6)岁。以上两组研究对象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顾性分析17年1月至18年12月72例无精神病者和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违法行为案件资料,总结其违法行为特点。

1.3评价指标。使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对研究对象进行诊断,选择司法部《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指南SF/Z JD0104002-2016》评定刑事责任能力,所有研究对象和案件均由3名以上司法鉴定人(其中2名为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集体讨论诊断和评定。

1.4统计学处理。此次实验数据通过统计软件SPSS 19.0分析,选择百分比率代表计数资料,对比检验值为χ2,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研究对象的暴力性案件、文化程度和无业情况。在暴力性案件、文化程度和无业占比上,精神分裂症者高于无精神病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

2.2精神分裂症患者非暴力性和暴力性案件具体详情。在无责任能力、案发行为受妄想影响、有专科住院史、有精神病史、小学以下文化程度上,暴力性占比全部高于非暴力性,在有完全责任能力、和父母或夫妻同住、已婚上,暴力性占比全部低于非暴力性,以上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限定责任能力、案发行为受幻觉影响、无业、男性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



2.3比较研究对象暴力性犯罪详情。在恶性后果、熟人或亲属为受害方、在受害人家或自家作案、单人作案、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已婚、无业、男性上,精神分裂症者占比全部多于无精神病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诱发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

 

3讨论

违法犯罪行为和精神状态密不可分,而判定刑事责任能力的原则有要件两种,即医学要件和法学要件,存在某种精神障碍(即精神状态)为医学要件;该精神障碍是否影响其危害行为的控制能力或辨认能力、影响程度(即刑事责任能力)。为法学要件[3]。此次实验结果提示,在精神分裂症者的刑事案例中,被鉴定人主要有文化程度低、无业、未婚、男性等特点,符合刑事案件相应规律。暴力行为是通过权力或暴力限制或针对特定社会或人群活动行为,最终出现或可能出现的生命危险、心理伤害、死亡以损伤等情况。

此次实验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者的暴力性案件占比77.50%,无精神病者暴力性案件为5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力犯罪不仅会扰乱社会治安同时还会严重威胁社会群众生命安全。在精神障碍患者中,极易受到精神症状因素的影响,导致暴力犯罪率显著多于正常人;在熟人、亲属为受害方上,精神分裂症者占比高于无精神病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之,暴力性案件是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要违法行为,此类患者的特点为文化程度低、无业、未婚、男性等。

参考文献

[1]王靖,付培鑫,高燕丽,等.具有凶杀行为的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案特征对比[J].法医学杂志,2017,33(3):244-246.
[2]李楠.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及护理[J].系统医学,2017,2(1):113-115.
[3]徐小童,杨丽达,张晓莉,等.34例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司法精神医学鉴定资料分析[J].安徽医学,2017,38(6):777-77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21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