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基层疾控中心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的探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07 15:05:0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基层(主要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称疾控中心)工作中潜藏存在许多问题也已经显露了出来。虽然近年来,国家从政策层面,已经对基层疾控中心从内部控制、实验室管理、卫生检验等工作已经进行了比较好的规范。但基层疾控中心工作中潜藏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是时有发生和存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在基层卫生工作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故此,本文将通过作者多年基层疾控中心工作的经验思考和借助国内外成熟的工作经验和方法,针对基层疾控工作中潜在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探讨,为进一步促进基层疾控工作的进步做出努力。

关键词:基层疾控中心;工作问题;解决办法

本文引用格式:刘建勇.基层疾控中心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的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211-212.

0引言

疾控中心是政府性组织机构,主要工作是开展国家的疾病预防控制及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其主要目标在于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及流行,确保社会环境安全健康,从而保障人民健康[1]。我国早在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相关文件中就已经开始着手以原有卫生防疫站为基础整合社会各种预防保健卫生资源,建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用以协助政府做好卫生疾病防控工作[2]。但疾控中心如何做到全面、可持续发展是其管理中的重要难题[3]。一直以来,全国各级疾控中心都在不断探索如何加强内部管理、完善管理机制、转变思想观念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以期能提高疾控中心的社会实践价值[4]。现就目前我国基层疾控中心机构日常工作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和探讨。

\

 
1基层疾控中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重大疾病防控形式严峻


我国在2003年发生大面积“非典”疫情,涉及200多个县市级地区,累计诊断5000多例案例,死亡人数达到350人。这种突发性疫情直接威胁国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另外,艾滋病这种“现代瘟疫”也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我国1985年第一次诊断出艾滋病病例以后,艾滋病病毒携带人群不断扩大[5]。有研究报道我国2006年底累计报告13万多艾滋病案例。此外,结核病这种传染性疾病发病率也在不断攀升,WHO分析报告称近些年我国结核病患者人数达到约60万,其中农村患者占80%以上,因服药不规律及治疗不彻底等多种原因,结核耐药性越来越严重[6]。乙脑、麻疹、职业中毒、农药中毒等事件层出不穷。

1.2防控疾病能力不强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速度加快,城乡人口流动率非常高,随之而来的职业危害增加,一些心血管疾病、非传染性慢性疾病也在不断增加,加上时有发生的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事件等,疾病防控工作更加困难。我国虽然各地疾控中心架构管理不断完善,但在这个不断优化和完善的过程中,机构内人员整体素质并未得到对应的提高。条件落后、设施陈旧、经费缺乏等是普遍现象,使得疾病防控能力表现为严重不足。多年来,基层疾控中心也缺乏一套完整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预案和反应机制,缺乏透明的、公开的疫情报告和监测系统。目前,现有防控资源被分割严重,遇到流行性传染疾病时就会发生应急指挥不当、信息不灵或失真、处理措施不合理、救治不及时等各种情况,难以有效地应对突发性重大疾病。

1.3卫生资源欠缺

我国的医疗资源相比发达国家还处于匮乏阶段,而不多的医疗资源分配时又倾向于大中型城市,基层疾控中心卫生资源更加匮乏、条件及设施更差。数据表明80%的现有医疗资源分配到城市大医院,农村基层疾控中心可用到的医疗资源少之又少,卫生条件落后、缺医少药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7]。加上更多的专业的医生更愿意就业于城市医疗机构,留在基层的医疗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相对偏低,缺乏专业的疾病防控知识和技能,也缺乏学习进修的机会。

2如何解决疾控中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对疾病防控领域加大投入


完善基层疾病防控领域的投入和补偿机制,确保基层疾控中心能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尤其是要加大重点疾病经费的投入,同时还需加强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有序监测和防治研究[8]。

2.2完善疾病防控系统

完善疾病防控系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基础信息网络构建的同时还要加大投入力度,在疾病防控机构设置、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上级卫生监管部门有必要加强下级基层疾控中心的监督和检查,充分重视基层疾控中心的疫情报告,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要在第一时间内让主管部门做好重大疫情防范工作,如此才能将疫情控制在萌芽阶段,也才能保证疾控系统正常运行。还有,加强建设社会健康教育网络及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也是确保疾控系统不断发展的必要措施[9]。

2.3构建疾控系统新框架

根据综合管理、资源整合、预防归口的原则对疾控系统架构进行重新调整,加强管理疾控中心质量管理、实验室管理、传染病及慢性病预防、健康教育等板块,确保基层疾控中心功能更加全面、框架更加合理。对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全面培训,以期培养出一专多能的疾控队伍,能随时应变突发性公共卫生问题。对基层疾控中心的各项业务朝着能级管理的方向发展,将常规的、基本的和具体的疾控工作中心下放到社区,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让公共卫生服务能具体服务到千家万户,实现疾病防控可持续发展[10]。

2.4加强疾控中心内部管理

从疾病防控长远发展出发,积极完善传帮带教机制及人才结构,提高人才质量[11]。完善疾控人才培养和选拔制度,对人才的选拔标准要以能力为主,囊括管理型人才、专家人才、全能人才。对于新人采取轮流学习实践方法,提高其突发事件应变能力[12]。

\

 
2.5运用能级管理

能级管理也就是岗位竞争、优胜劣汰的管理模式。首先要更新用人观念,充分发挥每位员工的优势,优化人才配置,实现人才和岗位的高效结合。其次要完善用人机制,尊重人才、奖励优秀、竞争上岗、参与管理,鼓励员工不断更新知识和能力,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最后要改善用人环境,对人员能力评价到位,充分发挥人才潜能。

2.6提高检验机构质量

①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严格要求疾控中心各个环节按章程按质按量完成工作。②合理管理仪器设备,这关系到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加强仪器使用管理和质量控制,专人管理,定期检查。③改进实验室工作质量,以事实为依据,客观分析实验室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确保检验结果的真实可靠性。

3讨论

基层疾控中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非常突出,政府部门要提高重视、保证经济投入及人员投入,同时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吸收专业人才、建立完善的疾病防控系统、监督质量管理,才是改善目前基层疾控中心现状的重中之重[13]。只有不断完善基层疾控中心的管理和架构,才能发挥其基层效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卫生事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莉菁.疾控实验室质量管理改进研究-基于组织扁平化理论视角[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7):195,197.
[2]唐孝富.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与能力提升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23(16):3304-3306.
[3]于芳,毕欣,应华清,等.基层疾控机构实验室质量管理存在问题与应对举措[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4,21(1):105-106.
[4]曾泰生,郑铁洪.新生家长预防接种证查验认知情况调查[J].预防医学,2016,28(11):1174-1176.
[5]罗智敏,王晓娟,陈瑾.湖北省疾控机构实验室硬件建设现况[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4,25(6):126-128.
[6]胡海军,韩春.南昌市疾控中心实验室的能力验证[J].医疗装备,2016,29(3):83-84.
[7]钱洪智,朱心强.疾控实验室开展质量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8):943-944.
[8]王勤,李玲,赵增阳.淄博市县级疾控机构实验室建设状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7,44(6):1077-1079.
[9]陈锐.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12):293.
[10]张烨,梁宇,杨永明,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医疗机构虚拟专网接入模式应用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18,13(2):51-53.
[11]陈璐,左桐.基层疾控实验室内部审核问题分析及对策[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6,23(1):107-109.
[12]李苑雅,张艳,沈爱宗.基于自发呈报系统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15,19(7):1233-1236.
[13]冯燕霞.基层疾控机构实验室质量管理中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10(12):296-29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19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