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刺法灸法学》中“项目学习自行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06 09:52:3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项目学习自行车”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刺法灸法学》中的实践进行调研和分析。方法选择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7届针灸推拿学专业本科学生213人作为研究对象,分2个班授课,1班设为实验组,2班为对照组(实际上课为4个班,1、2班合并为1班,3、4班合并为2班);实验组实施“项目学习自行车”一体化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观察并对比两组学生的考试情况以及对教学法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刺法灸法学》的教学上采用“项目学习自行车”一体化教学模式,可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增加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值得在《刺法灸法学》教学中推广。

关键词:刺法灸法学;“项目学习自行车”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实践

本文引用格式:侯鑫磊.《刺法灸法学》中“项目学习自行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240,242.

0引言

《刺法灸法学》是针灸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更是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刺法灸法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各种针灸技术的操作方法、临床应用以及作用原理,是针灸临床治疗疾病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同时,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要求极高[1]。本文就“项目学习自行车”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刺法灸法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进行调研和分析,具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7届针灸推拿学专业本科学生213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107人)和对照组(106人),其中实验组男56人,女51人;年龄18~20岁,平均(18.56±0.35)岁;对照组男54人,女52人;年龄18~20岁,平均(18.53±0.45)岁。两组学生均采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陆寿康主编的《刺法灸法学》作为授课教材,总共为4个学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授课教师、教材、实验条件和效果评价标准均一致。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制定教学目标和课件,采用传统的方法讲解知识点,最后进行课程小结,并要求预习下节课的知识。

1.2.2实验组

实施“项目学习自行车”一体化教学模式,由于条件受限,实验组学生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实训课课间实习,为方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教师和学生建立微信班级群,建立长效、实时交流模式,打破沟通障碍,实现项目运行的协调控制,在整个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保证项目自行车在一个平稳的坡面上行使,通过控制讲授时间实现教学主体逐步过渡[2]。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课前准备:学生结束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后,要求学生成立学习小组,制定学习计划;授课教师在拟定教学目标,制作教学课程软件时,要选择与课程紧密相连的案例分析,并在授课前将案例发给学生,使其可在课前查阅资料,熟悉该案例的相关知识内容[3];(2)学习实施:学生根据自己小组的学习计划完成相应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实践操作课采用多媒体学习方式,根据视频完成操作,也可到医院跟随老师实习,完成实践操作;(3)评审:项目学习过程注重的是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其核心是内容丰富的项目学习体验,对传统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做出了重大变革,所以对教学的评审也要采用新的形式,在本次实践研究中设计了新的学生评审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学习态度、科学作风严谨、设计时间保证、开展各项工作进度、项目实施报告、技术水平、完成度、社会价值、问题分析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理论考试、实验技能考试等;(4)教师小结:根据学生主体的差异性,教师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巩固强化、梳理总结、拓展深化和创造探究等,从而进一步强化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4]。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经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的成绩情况比较


对照组学生的技能操作考试平均成绩为(30.56±2.34)分、闭卷考试平均成绩(53.78±2.12)分;实验组学生的技能操作考试平均成绩为(37.56±2.34)分、闭卷考试平均成绩(57.23±2.24)分;实验组学生的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学生满意度比较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实验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91.57%(P<0.05),见表1。


\

3讨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发展,而课程改革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课改不仅使我国的课程教学方法处于不断创新和完善中,同时也丰富了教学方法与模式。“项目学习自行车”模式的出现不仅创新了教育模式,也为教学法注入了新鲜血液[5]。

“项目学习自行车”是根据学习者的实际学习情况而设计的学习模式,是一种在学生拥有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而培养需求的一种学习方式,该学习模式的优点有以下几点:(1)“项目学习自行车”模式的建立以社会问题、难点或挑战为基础和前提,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明确目标,具有极强的针对性[6];(2)该项目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这与《刺法灸法学》课程的教学目的相符,该模式主要是强调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和实践操作的过程,符合知识与技能形成的认知理论;(3)与传统教师为教学主体不同,该模式的教学主体从教师转变到了学生,使学生能更好地发挥其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而教师起着引导、组织和解惑的作用,这对教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极高;(4)“项目学习自行车”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独自思考和判断能力,促使学生形成和树立团结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7]。目前,我国对“项目自行车学习”一体化教学模式仍处于初期萌芽阶段,对该教学模式的研究还未深入,理论知识尚未形成体系,在实践过程中成功的案例比较稀少,与外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本文针对“项目学习自行车”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刺法灸法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进行调研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受到了学生的好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8]。

综上所述,在《刺法灸法学》的教学上采用“项目学习自行车”一体化教学模式,能激发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在《刺法灸法学》教学中推广。虽然目前该模式的理论研究尚未成熟,问题设计有所欠缺,但本文通过对该模式的实践研究、总结实践中取得的成效、梳理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还对该模式以后的研究具有参考和借鉴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白增华,王大伟,马原,等.中医外治技术的知识与实训拓展式课堂设计探索--以刺法灸法学教学为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17):29-31.
[2]董灿,孔德松,许妍妍,等.“双轨合一”模式下中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针灸学规范化培训的教学方案探讨[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7,39(3):257.
[3]张萌,张海霞,田翠时,等.《针灸学》理论、实践、临床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探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6):59-60.
[4]王晨瑶,汤燕君,陈晓军,等.从建构主义理论探究《针灸学》翻转课堂教学实践[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2(6):88-91,98.
[5]陈盼碧,杨孝芳,冯玲媚,等.《刺法灸法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光明中医,2017,32(9):1367-1369.
[6]辛思源,郭建宏,李姣莹,等.基于“学生为中心的”《刺法灸法学》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8,10(43):135-136.
[7]韩丽,赵百孝,邬继红,等.浅谈《刺法灸法学》操作技能教学中针刺基本能力的培养[J].中国针灸,2018,38(11):80-82.
[8]王立国,部爱贤,帅观平.微信支持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以《针灸学》教学为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10):137-14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02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