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胃镜检查时间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4-30 09:08:3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开展胃镜检查时间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将76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胃镜检查治疗方式;观察组38例,采用早期胃镜检查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以及血压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出血停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且失血量明显多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通过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早期胃镜检查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改善了患者血压水平,加快了患者疾病的康复速度,临床应用价值及临床推广极高。

关键词: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胃镜检查时间;血压水平

本文引用格式:余米玲,余米玲.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胃镜检查时间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2):187-188.

0引言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通常发生在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以及十二指肠等出血,且该疾病具有发病迅速,病情凶险等特点,倘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给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危险[1]。在对上消化道出血情况检查时,主要采用胃镜检查方法,在使用该方法检查时,能够按照疾病病变的特征实施内镜下止血治疗。然而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2],胃镜检查时间,会给活动性出血灶的检出率造成影响,同时给后续的治疗也存在很大的联系。此次研究以76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例,探讨早期胃镜检查治疗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将76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男患者21例,女患者17例,年龄34—81岁,平均(57.5±8.4)岁;观察组男患者26例,女患者12例,年龄36—81岁,平均(58.5±8.9)岁。其中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情况均保持同质性(P>0.05)。

纳入标准:(1)患者表现为呕血、黑便、并伴有头晕、心率加快以及血压降低等症状;(2)此次研究活动患者均志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患者资料齐全;(4)患者未患有精神障碍。

排除标准:(1)患者患有下消化道出血;(2)患者处于妊娠、哺乳期;(3)患者合并严重的肾功能衰竭疾病;(4)此次活动人员未签署知情同意书;(5)患者资料不全。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胃镜检查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时间应为入院后的24-48小时。观察组采用早期胃镜检查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时间应在入院后的4-24小时,具体的检查流程如下:患者在入院后,应对其进行血压、心率以及心电图等相关检查,同时还应配合进行补液、禁食等操作。此外,倘若患者发生血流动力学变化,还应进行科学的血容量补充治疗。在对患者完成胃肠减压后,还应对其进行胃内积血引流,同时选择合适的生理盐水进行冲洗。胃镜检查通常在患者呕血间歇时期进行,同时还能对胃内残留的物质以及积血进行反复冲洗,倘若患者出血表现为连续性的特点,应正确进行镜下止血治疗。此外,还应对患者科学的使用浓度为8%的去甲肾上腺素以及凝血酶溶液对患者进行喷洒治疗。

1.3观察指标

(1)统计患者各项指标,如出血停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失血量等。
(2)记录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如舒张压、收缩压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文中数据,定量资料以n、%的形式表示,行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则表示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


对照组患者出血停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且失血量明显多于观察组(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检查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

检查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水平(P>0.05);检查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见表2。


\

 


3讨论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常见的多发病,该病的发生可能是在急性胃粘膜病变、恶性肿瘤以及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的作用下造成的,加之伴随着人们年龄的增加,机体内腺体的萎缩,会导致机体内胃蛋白酶以及胃酸分泌的减少,从而增大了疾病的发生几率[3]。对于消化道出血患者来说,由于机体内碳酸盐合成分泌以及黏液分泌的减少,进而降低了患者胃黏膜防御能力,导致其胃粘膜极易遭受严重损伤,从而造成出血症状。据Tran等[4]人研究结果表明,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死亡率高达12—15%,倘若患者在发病时,得不到正确的诊断以及有效的治疗,会给患者的预后造成严重影响。

以往,在治疗该疾病时,通常采用药物治疗,虽然有效减少了再出血的发生,但在缓解疼痛方面效果不佳,从而延长了对患者的恢复时间,给其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据相关学者认为[5],在患者入院后4—24小时以内,对其进行早期胃镜检查,能够对快速确定患者出血位置以及明确出血原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此外,还能对患者的预后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降低出血量,最终起到显著的治疗效果。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出血停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且失血量明显多于观察组(P<0.05)。在刘强等[6]人研究中,将104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中采用早期胃镜检查治疗方式,结果证实研究组患者血停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与此次研究结果一致。检查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在曹鑫等[7]人研究中,选取98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目标,实验组采用早期胃镜检查治疗方式,结果证实实验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此次研究结果一致。说明通过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早期胃镜检查治疗方式,具有显著的效果,深受患者认同。

综上所述,通过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早期胃镜检查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改善了患者血压水平,加快了患者疾病的康复速度,临床应用价值及临床推广极高。

参考文献

[1]韩登科,陈先社,等.内镜下金属钛夹与注射止血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对照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22(3):385-387.
[2]黄敏,丁慧,莫丹,等.急诊内镜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Rockall评分高危患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J].空军医学杂志,2017,33(6):398-400.
[3]杭敏,张妍琦,张蕾.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所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8,24(2):119-121.
[4]Tran,Paul,Carroll,Joshua,Barth,Bradley A,et al.Over the Scope Clips for Treatment of Acute Nonvariceal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 Children Are Safe and Effective[J].Journal of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Nutrition,2018,67(4):458-463.
[5]陈碧茹,陈桂权,陈晓春,等.内镜下Resolution金属夹联合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8,58(34):60-62.
[6]刘强,张建兵,赵瑞峰,等.个体化介入栓塞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10):1489-1491.
[7]曹鑫,寿松涛,赵珍,等.不同评分系统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危险分层的预测价值[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14):1759-176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494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