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应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02-29 17:05:2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本文就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的3月至2018年的4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52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患者26例与研究组患者26例,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是采用传统开腹切除术;研究组患者的治疗则是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以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等整体效果均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检验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数据检验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急性阑尾患者运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患者在手术中的出血量以及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对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具有极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临床应用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韩斌.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应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1):94-95.

0引言

目前,腹部外科中最常见的病症就是急性阑尾炎,占据急腹症的第一位。临床表现多为转移性的右下腹疼痛以及阑尾点压痛,或者反跳痛现象,同时还可能伴随着恶心、呕吐的现象[1]。临床医学上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其中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相较于传统开腹切除手术能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能够减少患者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创伤小,术后腹壁瘢痕不明显,增强了患者的治疗满意度[2]。本文旨在研究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应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良好应用效果与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本文选取2017年的3月至2018年的4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5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且患者皆签署此次研究同意书。采用数字随机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组26例与研究组26例。常规组有男15例,女11例;年龄18-56岁,平均(43.6±3.8)岁;研究组有男16例,女10例;年龄19-57岁,平均(45.8±3.6)岁。将两组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①急性阑尾炎患者;②年龄≥18岁,<58岁;③自愿参与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④临床资料完整;⑤依从性较高。

1.2.2排除标准:①心脏肝功能严重病变;②伴有恶性肿瘤;③血液系统异常;④精神系统异常;⑤伴有其他病史。
1.3方法。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均要密切观察病人的腹痛、大便、体温以及脉搏情况,对各项指标进行检查与信息录入,完善与核对患者的相关信息,并告知患者的手术相关注意事项,仔细检查手术治疗需要的工具,为防止患者感染术前做好相关消毒工作。

1.3.1常规组阑尾炎患者手术治疗均采用传统开切腹手术,在开腹手术进行之前根据指标让患者服用适量合理的抗生素,以防止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发生严重的感染,强化抗感染的能力,逐级备齐之后,对患者进行局部的麻醉,实施开腹阑尾的切除,在切除的过程中,如果腹腔污染较为严重,则要在术后对患者实行以引流,以清除腹部的污染。

1.3.2研究组阑尾炎患者手术治疗均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首先对研究组的治疗患者麻醉是采用气管插管麻醉方式,等待麻醉药产生效果之后,使患者的双腿抬高,必须高于头部,即所谓的头低足高,同时,患者取左侧卧位。采用横向切口的方式在患者的肚脐边缘下方行一厘米的切口,并且插入气腹针,严格控制压力为15 mmHg,将10 mm的套管插入切口里,再使用腹腔镜直视,对患者的阑尾部位逐一仔细地检查,以及观察患者阑尾的病变状况。与此同时,在患者的左侧脐与髂前上棘处的地方,行一厘米的切口,再将10 mm的套管插入切口,置入其中,同时又在患者耻骨三厘米的地方行0.5 cm的切口,并且置入五毫米的套管。最大程度上将患者腹腔内的积液吸收出去,让阑尾完全充分的暴露。

将患者阑尾外周组织粘连进行分离,用轻轻的力将患者的阑尾提起,与患者的系膜充分游离,要一直将其分离到患者阑尾的根部,在这时就可以在阑尾的0.5 cm处使用两枚能够身体自动吸收的生物夹将它夹闭,再利用钛夹夹闭远端处,将患者的阑尾部分充分剪断和切除,止血方面采用电凝止血的方法。

再然后将从患者体内切除取出的阑尾放置于一次性的标本袋当中送去检验,同时观察患者情况,如果没有活动性的出血情况以后,对盆腔以及右髂窝处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逐一有序进行收尾工作。两组患者术后均保持持续吸氧六至八个小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抗生素一到四天左右,手术后当天需全部禁食,喝流质食物,注意患者的各项指标。

1.4观察指标。记录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情况,对信息进行整合与记录;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即切口感染、腹腔内出血、门静脉炎等情况进行对比统计分析;

1.5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将通过SPSS 20.0统计软件来比较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t来进行组间检验,计数资料通过率(%)表示,用χ2检验,采用P<0.05代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对比。26例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26例常规组患者,组间数据检验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详细分析见表1。

\
 
2.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情况对比。26例研究组患者的切口感染、腹腔内出血、门静脉炎等情况均少于26例常规组患者,组间数据检验结果有显著差异(P< 0.05),详细分析见表 2。

\
 
3讨论

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腹部外科急腹症,可分为慢性阑尾炎以及急性阑尾炎[3]。阑尾炎确诊率较低,如进行开腹治疗, 对患者损伤较大,同时很难将盆腔内积液清除干净,且手术时间持续较长,患者出现伤口感染的记录较大,其并发症较多。

患者还可能发生腹腔内出血,住院时间长,恢复慢,术后伤口不美观。随着医学研究技术的飞快优化改进,腹镜腔技术得到临床医学上的广泛运用,主要也是因为其切口小、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快、手术视野清晰能够准确地找到问题所在以及能够将患者盆腔内的积液清除干净等良好特点得到认可广大医师患者的认可[4]。

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用于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能够清楚及时的发现腹腔以及盆腔内病变情况,避免误诊情况的产生,减少手术失误;术后对于患者对于抗生素的使用也能相应减少,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也显著增高,术后肠道及身体恢复快。

综上所述,急性阑尾患者运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能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风险的发生,具有极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皇甫幼让,张旭亮.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181-181.
[2]王兆方.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3):8-9.
[3]杨江涛,蒋易君,景巨鹏.急性阑尾炎患者应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2):179-180.
[4]宋龙基.开腹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比较[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6):48-4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167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