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近期,南京中医药大学公布2021年“双一流”建设科学研究标志性成果综合奖补名单,我院5篇SCI获2021年南京中医药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水平论文类奖补,本次奖补经费将用于后续进一步研究,助力研究深入发展。
肛肠科陈玉根教授团队在国际微生物领域著名学术期刊Gut Microbes(中科院分区:医学1区Top,影响因子:10.245)发表题为“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Patients with Active Ulcerative Colitis: Crosstalk of Gut Microbiota, Metabolomics and Proteomics”的炎症性肠病研究成果。
溃疡性结肠炎(UC)是难治性炎症性肠病之一,因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清楚,给治疗带来困难。临床上UC和抑郁焦虑共病较为多见,深入了解其发病机制,尤其多组学关联机制,对于寻找潜在的治疗靶点,发现有效的治疗药物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UC是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研究病种,陈玉根团队针对临床常见的脾虚肝郁型UC患者,通过对临床多组学研究,揭示了伴有抑郁焦虑的活动期UC患者肠道微生物组学、血清代谢组学及蛋白质组学特征,并发现多组学间存在密切的关联互作关系,指出肠道-脑部炎症活化是UC与抑郁焦虑共病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伴有抑郁/焦虑的UC患者出现显著的肠道菌群、血清代谢和蛋白质紊乱,预防性给予有益代谢物,能够降低肠道、血清和脑部炎症水平,显著改善UC小鼠的抑郁样行为。
该研究构建了伴有抑郁、焦虑的活动期UC患者多组学特征及关联网络,提示调节肠道微生物、降低肠道-脑部炎症可能是未来干预活动期UC抑郁、焦虑的重要手段。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博士研究生袁晓敏为第一作者,附属医院陈碧清为共同第一作者,陈玉根、朱磊、施国平为通讯作者。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174379,82001206);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BRA2017536);江苏高校优势学科(PAPD)开放课题(ZYX03KF018)和江苏省研究生研究与实践创新计划(KYCX21_1639)等项目资助。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scizixun/38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