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离不开科研,科研离不开总结,而SCI是对科研经验的最好总结。谈及
SCI论文,便少不了SCI的写作与准备。本文从一个审稿者的角度,谈谈SCI论文的写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期望能帮助到年青学者。
先从论文的序言(Introduction)部分说起。在序言中应该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1)你所研究的问题的领域和简明轭要的背景知识
2) 概述在这个领域前人的工作
3)你在本工作中想要研究的问题
4) 以及你得到的主要结果
作为审稿人,首先要看你是否熟悉文献前人做过的工作,其次要看你是如何从现有的工作中发现自己的研究问题。
通常,你会发现以前的文献中存在矛盾,以前的工作中存在遗漏的因素,过去研究方法的缺陷,或者现在研究方法的改进和改进,这些都是合乎逻辑的。在序言的最后一部分,你应该总结你在本文工作中的主要结果,会使人有兴趣继续读完你的论文。
论文的第二部分通常以方法(Methods)为标题
本部分应包括以下内容:1)实验设计,2)实验对象或材料,3)数据采集方法,4)统计方法。作者必须记住,你报告的实验结果必须被任何其他实验室重复,这样你的工作才能有价值。因此,您应该在论文的这一部分提供详细的信息,以便其他人能够验证您报告的结果。有时,作者可能不想隐藏任何东西,但他没有足够的文本表达能力。此时,您可以考虑使用图表来清楚地表达实验装置或实验过程。
论文的第三部分是“结果”(Results)
如果在一篇论文的“前言”中谈到本工作所要研究的问题时,提出过你的研究假设的话,那么在这个“结果”部分便可以与这些假设对应起来,告诉读者你的实验结果如何。
记得这一部分是以“数据”说话,不要搀和自已对实验结果的理解,以及这个结果的意义等等这可以留在下一部分“讨论”中去表达。为了把研究结果表达清楚,往往需要籍助表格或图形。这两者各有优势,采用哪一种,要视具体想表达的内容而定,目的是用最简洁的方法把研究结果讲清楚。这方面要注意的一点是,在文字、表格、和图形中所表达的内容不要相互重复。对于新手,往往会将同样一个结果,画了图,还作成表格,还要写一大段文字重复图、表中的数据,这就显得多余了。
在“结果”以后,便是“讨论” (Discussion)部分,有时也用“结论” (Conclusion)作标题。
在这一部分,应包括如下内容:在本工作中你得到什么结果?这些结果说明什么问题?本文的结果与前人的结果有何不同?你的工作有何不足之处及局限性?在这部分的最后一段中,应该总结性地叙述你的主要发现,并且指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审稿者除了看你是否有新的结果,更注意的是你对于自已的工作成果的讨论,是否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有没有将你的研究结果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上。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scizixun/38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