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SCI资讯 > 正文

脑卒中后上肢严重损害的神经影像学生物标志物的观察研究

发布时间:2022-05-16 16:09:5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背景和目标:由于临床试验和皮质脊髓束(CST)显微结构都不能可靠地表明严重的运动障碍,因此很难预测严重运动障碍患者的卒中后结局。在这里,我们通过评估胼胝体(CC)中的白质微结构来测试CST以外的成像生物标志物是否与卒中后严重的上肢损伤相关。在一项国际性、多地点假设生成的观察性研究中,我们确定了:a) CST不对称指数可以区分轻度-中度和重度上肢损伤的个体;和b)与中风后严重损伤个体的上肢损伤相关的CC生物标记。我们假设CST不对称指数将区分轻度-中度和重度损伤,但是CC微结构将与严重上肢损伤个体的运动结果相关。

  脑卒中后上肢严重损害的神经影像学生物标志物的观察研究
 
  方法:收集了7个具有个体扩散成像和运动损伤(Fugl Meyer-Upper Limb)数据的队列。手绘的感兴趣区域用于CST(同侧/对侧)和CC(前额叶/前运动/运动/感觉/后)束的概率性追踪成像。我们的主要成像指标是平均各向异性分数。线性混合效应回归探索了候选生物标志物和运动障碍之间的关系,控制了队列中嵌套的观察,以及年龄、性别、卒中后时间和病变体积。
  
  结果:数据来自110名个人(30名轻度-中度,80名重度运动障碍),包括在内。在全部样本中,较大的CST不对称指数(即同侧半球较低的各向异性分数,p%3C.001)和较大的病变体积(p = .139)与损伤呈负相关。在重度亚组中,CST不对称指数与跨模型损伤不可靠相关。相反,病变体积和CC微结构解释了CST不对称指数以外的严重组的损伤(p的%3C.010)。
  
  结论:在一个大的上肢严重损伤人群队列中,CC微结构与卒中后运动结果相关。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CST微结构确实与所有运动损伤的上肢结果相关,但在重度亚组中没有可靠的相关性。因此,CC微结构可能为卒中后严重上肢预后提供一个有希望的生物标志物,这可能提高我们预测卒中后严重运动障碍患者康复的能力。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scizixun/38033.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