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SCI资讯 > 正文

25岁博士毕业,发64篇SCI,成为南大这个学院最年轻博导!

发布时间:2021-12-13 09:13:5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近日,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入围个人及集体名单公布,江苏魏嘉入围个人名单。据悉,魏嘉16岁考上南大,25岁博士毕业,是南大医学院最年轻的博导,已在J Natl Cancer Inst等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64篇SCI论文
  
  生于1983年的魏嘉,目前已是鼓楼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南京大学临床肿瘤研究所副所长,科技部科技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Dana-Farber癌症中心fellow,经过10多年努力,魏嘉和团队创立的新型个体化选药模式已经应用于临床,将晚期胃癌治疗有效率提高14%。
  
  因为同时身兼一线临床工作和科研任务,魏嘉表示,做医生“真的是太忙了”,这几年她能比较明显地感觉到,医学生质量跟过去比有点不太一样。现在,医生似乎并不是一个让大家首选的职业,魏嘉说“我现在特别愿意给一些年轻学生去“洗脑”(笑),医生应该是年轻人首选的职业之一,我支持自己的孩子学医”。
 
  魏嘉
 
  魏嘉简介
  
  魏嘉,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鼓楼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南京大学临床肿瘤研究所副所长,科技部科技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Dana-Farber癌症中心fellow,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江苏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学会肿瘤内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女医师协会临床肿瘤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分会青委副主任委员。
  
  研究方向为恶性肿瘤个体化靶向/免疫治疗,主持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研究结果在JNatl Cancer Inst、J Clin Invest、Ann Oncol、Nat Commun等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SCI文章64篇。任BMC Cancer, Translational Cancer Research等多本SCI杂志编委;主编肿瘤个体化治疗英文专著两部、中文著作一部。相关研究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中华医学科技奖、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等省部级奖励9项。
  
  16岁上南大,25岁博士毕业,
  
  南大医学院最年轻博导的她,还是有名的“学霸夫妻”
  
  生于1983年,5岁上小学,16岁考进南大,25岁博士毕业,在别人眼里,魏嘉是妥妥的“学霸”。她现任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肿瘤科行政副主任、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研究所副所长,也是南京大学医学院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对此她却特别谦虚。她说,“我就是比别人上学早。”
  
  魏嘉的丈夫史冬泉也是南京大学医学院的博士生导师。两人1999年一起进入南京大学医学院读书,毕业后均在鼓楼医院工作,是鼓楼医院有名的学霸夫妻。
  
  因为肿瘤学科有太多的空白和未知,需要有好奇心的人去探索,魏嘉在南大读书时候就决定选择肿瘤科。
  
  从读研究生开始,魏嘉就跟着刘宝瑞副院长做胃癌临床治疗研究,针对胃癌患者化疗效果欠佳的现状,开展分子标志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系列研究,根据患者基因、肿瘤组织结构的差异,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
  
  有个前辈曾告诉魏嘉,“不要和病人成为朋友”,尤其是肿瘤科,因为你无法承受你的朋友在你的手上离去,这句话让魏嘉印象及其深刻。她表示其实工作上所谓“无力感”的这种刺激,会不断转化为做临床科研工作的强大动力。
  
  学霸夫妻除了日常的医疗工作以外,还要承担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
  
  同为医生,他们相互理解,相互鼓励。魏嘉告诉现代快报记者,除了上班时,其他碎片化的时间会抽空做临床研究,回家工作也是常态。
  
  “经过10多年努力,我们目前创立的新型个体化选药模式已经应用于临床,将晚期胃癌治疗有效率提高14%。”她还研发了肿瘤疫苗、细胞治疗新技术,参与创立肿瘤患者“三元联动”安宁疗护新模式,创建青年肿瘤专家学术沙龙和“与癌争锋夏令营”公益项目,为医生和医学生提供培训。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scizixun/3422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