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写作(www.lunwensci.com)
不同的期刊对论文的要求和格式往往有自己的规定,在撰写和投稿论文之前,应仔细阅读这些要求,以避免或减少因论文结构不符合要求而导致的拒稿。在结构上,大多数SCI论文包括标题、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论、致谢和参考文献。那么每一个部分写作的要点是什么呢?
1.标题
标题一般采用名词短语或名词短语的形式,个别杂志也允许采用陈述句的形式。标题一定要简单、明了、醒目,一定要抓住文章的关键词。缩略语和专业术语不宜过多使用,不宜加冒号、引号等多余符号,还需要确认期刊对标题长度的要求。
2.摘要
摘要是整篇论文的缩影,应体现文章论点,语言简明易懂,不繁琐,需要包括核心思想、实验、所得结果、结论等。
3.引言
引言作为论文的开篇,主要问题是说明本研究的必要性。引文应简要介绍与该研究相关的历史、现状和研究热点,以及作者对现有成果的评价。当然,论文目前的研究现状还有哪些不足、缺陷、难点,也可以说一说。由此引出本研究的目标和目的,最后突出本研究的创新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应用前景。
4.方法
方法部分主要介绍实验步骤和流程,这部分应该是独立的。根据作者描述的相关方法和步骤,可以不借助参考文献进行重复研究。对原始技术方法,应当详细说明其技术原理、公式推导等细节。即使使用前人所用的标准方法,也必须给出简洁完整的叙述。
5.结果
结果部分要求对按照研究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直接、客观的描述,包括观察、检测、比较和分析等结果。结果的描述用简单的文字进行简明直观,能够说明相关问题即可。也可以采用图表形式,并可附上必要的文字说明,避免繁琐和重复。一般期刊将图、表总数限制在6-8个,因此应坚持以最少图、表提供最多信息的原则。如有必要,可以组合多个图表并进行解释。
6.讨论
讨论部分是根据研究结果结合参考文献得出最终研究结论的过程。讨论部分简要解释了主要发现,并分析了预期结果发生或未发生的原因。比较分析文献中相似或相关的研究结果,指出与本研究的异同,突出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充分的事实和文献的理论支持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成果潜在的学术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讨论是作者对研究结果的判断,说明或解决了哪些问题,具有哪些临床或实际意义。
7.结论
结论是对全文的总结,是根据研究的主要发现和结果,经过分析讨论后的概括和归纳。结论必须以本研究结果为准,不能盲目放大。写作力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该部分还对本研究的应用前景和后续研究展望提出了建议。
8.致谢
致谢部分主要针对项目资助者(机构或基金)、讨论过学术思想的同事、审阅过原文的同行,以及其他在项目完成和论文撰写过程中提供过帮助的个人。致谢部分体现了科研团队的协作精神和感恩精神,值得认真对待。但个别杂志说明了不允许在此部分出现个人,应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9.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选择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它直接关系到论文的可信度和作者的声誉。文献应该引用原创研究,而不是文献评论。应该阅读全文,而不仅仅是摘要。即“精确”参照。另外,不同的期刊有不同的文件格式要求,请仔细阅读投稿要求,以符合标准。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scijingyan/48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