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服务(www.lunwensci.com)
在开始投稿之前,需要确定投稿的期刊,那么每个期刊都有自己的分区,这些期刊分区的原则是什么呢?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定义,那么就是影响因子(IF,简单计算理解为近两年期刊总被引用次数除以该期刊发表论文总数),也就是SCI和JCR的分区标准。
SCI的划分主要是根据影响因子,在国外,基本没有分区的概念,它仅用作参考,他们一般选择本学科的权威期刊投稿,不分期刊的分区。国内主流参考SCI分区参照中科院JCR分区表和汤森路透JCR的JournalRanking。其中,中国科学院期刊分区表被更多机构采用作为科研评价指标。
目前中科院JCR分区表所有期刊的学科划分规则主要有:医学、生物学、农林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工程技术、数学、物理学、地球科学类、地球科学与天文学类、社会科学类、管理科学类和综合性期刊等13大类。
按照13个大类,每个大类的SCI期刊按三年平均影响因子分为1区(最高区)、2区、3区、4区4个等级。中科院1-4区期刊数量不一,呈金字塔分布,前5%在1区,6%-20%在2区,21%-50%在3区,其余在4区。1区的期刊将直接纳入Top范围,2年总被引频次指标达到10%的2区期刊也将被纳入Top期刊合集。
1区的期刊将直接纳入Top范围,二区期刊2年内总被引频次指标达到10%的也将被收录在Top期刊合集中。SCI期刊的4个分区,国内来说,认可度从高到低分别是一区到二区到三区到四区,一般单位或者高校发表3-4区的期刊就可以满足职称评定要求。
JCR分区将收录的期刊分为176个学科类别,然后根据影响因子进行排序。前25%是Q1,25%-50%是Q2,50%-75%是Q3,75%之后是Q4。所以会出现JCR是Q1,但是在SCI里只排在2区和3区的情况。SCI一区是前13个分类的前5%,JCR Q1是176个分类的前25%。SCI和JCR各有优缺点,很难说哪个评判标准更好。
其实除了上面说的SCI和JCR这个划分所有期刊的分区之外,还有一个分区,就是CCF分区。但是CCF只关注计算机类,这是行业专家博弈的结果。根据行业专家的评估结果,分为A、B、C三类。请注意,C不一定比B差,B也不一定比A简单。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scifuwu/52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