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发表(www.lunwensci.com)
选题是论文写作过程的首要环节和核心要素之一,至关重要。它不仅决定着论文写作的主要方向和目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论文写作的方法和途径。衡量一个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和论文撰写能力,首先得看他能否选择有价值的课题。“题好文一半”,即选准、选好了研究课题,等于论文写作成功了一半。这是相当有见地的经验之谈。学术论文的选题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科研课题的选择。决定学术论文质量高低和价值大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选题的好坏无疑是起着决定作用的因素。
一、研究课题的需要性
需要,是科学研究的最根本、最内在也是最持久的推动力。需要性原则,也叫价值性原则。所谓需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需要,二是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它是选题策划的重要依据和出发点。我国知识分子著书立说自古就有“经世致用”的传统。《论语》中孔子就说过:“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用今天的话来说,研究学术不是为研究而研究,当是有现实需要性的,这才是治学的根本目的
二、研究课题的学术性
选择课题不仅要考虑社会需要,还要考虑课题本身的学术或理论价值。只有选择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题去进行研究,才可望写出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那么,究竟什么论题才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首先,该论题应该是在学科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为大家所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作者在对专门性的知识进行积累并加以深入探讨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的劳动结晶,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和普遍意义。其次,该论题应该是最有可能或最有希望“创新”的问题。选题策划要有创见、有新意、有特色,要有一定的先进性。选题要防止与别人雷同,要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和开创性。如果课题本身就比较陈旧或一般,那研究结果就极可能平淡无奇了。
在选题策划时,既要考虑客观需要、社会价值,考虑论题研究的必要性,又要考虑开展研究、进行论文写作的主观条件、客观条件,考虑完成研究和写作的可能性。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只能在我们的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倘若论题有价值,而作者力不从心,无法完成,或无法圆满完成,也是不合适的。因此,我们要根据自己的主观条件去进行选题策划。
首先,要考虑自己的专业特长与优势。专业特长是一项很重要的主观条件。选题策划,应该是自己经过认真学习与钻研之后的必然结果。自己对所从事的学科、钻研的重点,有了较多的积累,不但对前人取得的成果、达到的水平较为熟悉,而且对遗留的问题、争论的问题也较为清楚。在这个学科中,或在这个领域中,研究的薄弱环节是什么?在哪些方面仍有研究的必要和广阔的前景?学科发展的趋势如何?等等。对这些问题,都应心中有数。
其次,要有浓厚的兴趣。兴趣是个人的喜好情绪。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人们去进行某种活动的原动力之一。如果研究者对某一事物产生喜好意识,就会积极地去接近它,研究它,认识它,获得它。兴趣可以充分地调动起研究者心理活动的积极性,并为灵感的出现打下心理基础。
再次,要考虑自己的能力与水平,选择大小难易适中的论题。对于初学搞科研,初学写论文的人来说,论题宜小不宜大。例如,《关于素质教育的探讨》《论减负》《论全球供应链与企业竞争力的战略关系》《城市政府建设向何处去》《谈语言和文字》这样的论题,对于刚涉足科研的人来说,就显得论题范围太宽泛了。
比如《对通货膨胀下外币报表折算、调整方法的探讨》《作为“绣像小说”的〈天路历程〉》《古代文秘制度》《对武汉城市雕塑的评析和思考》《富硒饲料对实验动物免疫生理指标的影响》《论电影叙事中的“空间畸变”与“间离效果”》、《诗歌散文诉求式广告文案的特点》《试论高校校办产业档案管理工作若干问题》《英语词汇中的性别偏见》等论题就较为具体,明确而独特,易于把握和深入地研究。再比如将“论休谟的哲学思想”缩小为“论休谟的不可知论”进而具体到“论休谟的因果论”。如此层层深入地加以限定,直到自己能力所及并能取得最佳成果为止,而这样选出来的题目,好把握,更能突显自己的见解,也有利于研究的展开和论文的写作。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scifabiao/45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