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发表(www.lunwensci.com)
SCI论文分几个区SCI全称是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简称ISI)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创建于1957年。凡是被该索引收录的期刊所刊登的论文,均成为SCI论文。2008年,成为汤森路透集团的一部分,SCI隶属于Web of Science平台,2017年再次易主于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
在中国,SCI有两种分区:一种是JCR分区;另一种是中科院分区。在国外,基本不存在分区概念,这只是一个参考,他们一般只投本学科权威期刊,不管分区的,但这些权威期刊一般影响因子都很高。
JCR分区:JCR将收录期刊分为176个不同学科类别,每个学科分类按照期刊的影响因子高低,平均分为四个区。影响因子前25%(含25%)的期刊为Q1区;影响因子位于25-50%(含50%)为Q2区;影响因子位于50-75%(含75%)为Q3区;影响因子位于75%之后的期刊为Q4区。
中科院分区:中科院首先将JCR中所有期刊分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学、天文、工程技术、医学、环境科学、农林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及综合性期刊13大类。然后,将13大类期刊分各自为4个等级,即四个区。按照各类期刊影响因子划分,前5%为该类1区、6%~20%为2区,21%~50%为3区,其余的为4区。可以发现,中科院完全使用JCR的影响因子数据,只是进行了不同的学科划分。
两种分区比较:
①学科划分不同
JCR没有设置大类学科,只分为176个具体学科,也就是中科院分区表中所指的小类学科。
②分区方法不同
JCR是按照“平均主义”思想,根据刊物IF的高至低平均划分为4个区,每个区含有该领域总量的25%的期刊;中科院的分区如同社会阶层的金字塔结构,1区只有5%的顶级期刊,2~4区的期刊数量也逐层增加。
③指标取值不同
JCR是按照本年度公布的IF进行分区,中科院是按期刊前三年IF的平均值进行分区。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scifabiao/41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