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业财融合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模式,旨在将企业的业务活动和财务活动有机融合,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而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可以实施精细化控制的企业管理手段,无论是在企业产销环节,还是资本运作环节,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将二者有效融合并发挥出更大的优势,是企业管理者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文章以轮胎制造企业为例,分析业财融合视角下轮胎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价值,并深入探讨业财融合视角下轮胎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业财融合,轮胎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0引言
当前,我国轮胎制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障碍,但同时也迎来了发展良机,这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收入、成本、利润等进行科学、全面的预测与控制,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并优化资源配置。在业财融合视角下,除了财务指标,企业还要关注业务指标,实现财务与业务的有机结合,提升企业竞争力。
1业财融合视角下轮胎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价值
1.1有效降低企业市场运营风险
在轮胎制造企业预算编制过程中,业务部门通过对市场需求趋势进行深入分析,能洞察供应与需求之间的平衡点,以此推测未来的销售数据。财务部门借助这样的预估数据,能合理安排资金预算,尽量减少因生产过剩带来的资源浪费,或因产能不足造成的市场份额流失。同时,销量测算还可助力企业提前备料,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运营风险。轮胎制造企业在营销策划时往往面临资金压力。业务、财务部门通过合作,在预算编制时共同测算未来收入和收益进度,为资金募集和投资决策提供依据[1]。如果预测未来收益大幅增加,那么企业可以考虑加大投资力度,扩大产能规模;反之,企业应当谨慎投资,减轻投资压力,避免新增投资带来的风险。
1.2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提升轮胎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关键在于严格控制生产成本,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有效压缩生产成本,防止资金流失。在业财融合的大背景下,轮胎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对成本进行有效管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全面预算管理人员依托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能够对企业的成本控制效果进行精确评价,全面反映出影响成本控制效能的众多因素,为成本控制优化提供参考,从而将成本控制工作落到实处。
1.3有利于企业制定正确的运营决策
在业财融合模式下开展全面预算管理,轮胎制造企业可以对经营各环节的数据进行收集、整合及评估,为管理层准确决策提供支持,同时能明确自身当前的资金状态,实现对现金流的科学管控,并结合准确的数据信息编制合理的管理方案,合理规避经营风险。另外,在业财融合模式下,轮胎制造企业可以发挥业财融合优势,通过加强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防止预算管理与实际经营脱节,避免决策失误。在业财融合过程中,轮胎制造企业不仅要关注传统的数据收集方法,还要拓展与新业务模式相适应的信息整合途径,如着力构建统一的数据平台,这样有助于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从而制定出科学的运营决策。而科学的运营决策有助于合理部署预算编制、执行、监控和调整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从而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实现科学决策和全面预算管理水平提升的良性循环。
1.4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一些轮胎制造企业的财务管理质量与发展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轮胎制造企业如果没有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基础和指导,很容易导致财务数据失真,进而影响管理层的决策效率和财务管理水平。业财融合模式为轮胎制造企业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提供了基础平台,有效促进了财务人员对业务流程的理解,进而强化了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的互动。通过业财融合模式,财务人员能全面掌握业务动态,为全面预算方案的编制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前瞻性和实操性,也使得财务管理体系更加完善,财务管理水平全面提升[2]。在业财融合模式下,全面预算管理不再仅仅是财务管理的工具,更是业务发展的有力推手。财务人员对业务需求的快速响应,以及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洞察,有利于增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从而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和决策效率。
1.5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
轮胎制造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控制资本风险,通过对市场、行业、竞争对手等方面进行预测分析,能了解资本投放项目的市场潜力和竞争优势,全面考虑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等,合理确定投资规模和方式,降低投资风险,提高企业资本配置效率。轮胎制造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还有助于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如对资金、设备、人力、技术等核心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轮胎制造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遵循关键资源要向核心业务集中、市场资源要灵活流动、各类资源间配置需要达到动态平衡等原则,能实现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
2业财融合视角下轮胎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策略
2.1结合市场情况编制预算
轮胎制造企业要充分了解市场需求情况,包括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对轮胎需求量、价格的影响等,以此为依据制定预算目标。同时,企业还要关注本行业竞争情况,包括是否出现新的轮胎配方工艺、花纹设计、专利技术等,以便在预算编制时充分考虑到竞争对手的影响。轮胎制造的主要原材料包括橡胶、炭黑、钢丝等,这些原材料的价格波动会对企业的生产成本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企业应密切关注原材料价格的变化,并合理预测未来的价格走势,以确保预算的准确性。
2.2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预算执行体系
预算执行是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的关键步骤,是保证预算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轮胎制造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市场环境,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预算执行体系,具体包括明确的预算执行主体、预算执行制度以及预算执行方法。为保证预算执行效果,轮胎制造企业应促进跨部门工作协同开展,以全面掌握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企业通过对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能充分了解到各部门的经营状况,及时发现问题,为制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3-4]。同时,发挥各部门之间的协同效应,通过调整部门之间的资源,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此外,要动态关注预算执行环境的变化。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轮胎制造企业可能会遇到各种预期之外的情况,如宏观政策、市场环境变化,以及内部管理出现问题等,这些情况都可能影响到预算目标的实现。因此,企业要动态关注预算执行环境的变化,在发现问题后,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以确保预算目标顺利实现。
2.3强化预算监控
对于轮胎制造企业而言,其首先需要建立一套高效的预算监控体系。该体系主要涉及对核心财务与业务指标的实时追踪,以及对预算目标实现情况的实时分析,要能帮助企业决策者迅速洞察实际运营成效与预算执行的偏离度,进而迅速作出相应的调整。在预算监控体系下,轮胎制造企业要强化预算监控。轮胎制造企业强化预算监控应重视以下方面:预算监控工具需要简化操作流程,确保各级管理者能够轻松上手;数据分析结果应当一目了然,便于管理者快速识别预算执行中的异常[4]。其次,比对分析预算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预算调整。如果实际生产成本高于预算,企业可以通过采购更经济的材料、提高生产效率或减少非生产性支出等方式来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再次,全面预算监控要落脚于企业经营活动。轮胎制造企业应精确地掌握资源使用情况,如在企业生产活动中,企业应根据销售数据调整生产计划,特别针对轮胎这类橡胶制品,市场价格对库存时间敏感度高,必须控制生产节奏,避免库存积压或供应短缺。在企业内部管理活动中,如果发现某个部门的支出超过了预算,企业就要详细分析超支的原因——是部门经理过度使用资源,还是预算编制不合理。如果是前者,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对部门经理的培训、监督、考核来解决;如果是后者,那么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算调整。所以说,预算监控必须落脚于企业最基础的经营活动,实现快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轮胎制造企业也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对企业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控,定期召开预算执行分析会议,通报成本费用支出情况,及时发现预算执行偏差,分析具体原因,制定预算调整策略。
2.4加强预算沟通
第一,预算会议是轮胎制造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进行预算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因此,轮胎制造企业要定期召开预算会议。通过预算会议,财务部门可以了解其他部门的预算需求和预算执行情况,从而更好地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确保预算顺利实施。预算会议的主题要包括编制预算前的沟通交流、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商议调整。预算会议应定期举行,如每月或每季度一次,这样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第二,预算报告是轮胎制造企业内部进行预算信息传递的重要工具,可将预算监控、分析和评估的结果整理成预算报告,为决策层提供有关预算执行的全面、准确的信息。通过预算报告,企业可以了解各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以便及时调整预算计划。第三,预算反馈是轮胎制造企业内部进行预算信息沟通的重要途径。预算反馈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的过程,需要企业不断收集信息、分析情况,进行预算评价和调整。通过预算反馈,企业可以了解经营情况是否符合预期目标,清楚企业的发展情况与预算的偏差,做好经营方向修正。第四,强化预算培训也是轮胎制造企业预算沟通的重要途径。企业可以通过开展内部培训、委托外部培训等方式,增强员工的预算沟通意识和能力,还可通过制定预算沟通手册、开展预算沟通实践活动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员工的预算沟通能力。
2.5开展全面预算评估
在预算执行后,企业要对员工的工作成果进行评价,以考核其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员工在执行预算时,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市场变化,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以实现预算目标;员工在追求自身绩效的过程中,要注重与企业整体利益相协调,这样有利于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同时,轮胎制造企业应对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评估预算执行的效果,包括分析预算执行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如是否提高了生产效率,是否降低了成本,是否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等。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以了解预算管理的效果,从而调整和优化预算管理策略。除此之外,企业要对预算管理全过程进行评估,包括预算编制的过程、预算执行的过程以及预算控制的过程,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建议[5]。如果发现预算编制过程中信息收集不全面,企业可以通过优化信息收集系统来提高预算的准确性。
2.6提升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
首先,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轮胎制造企业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和人力,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和网络环境等,充分发挥大数据强大的数据分析优势,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效率。例如,建立统一数据管理平台,使用提取—转换—加载(Extract-Transform-Load,ETL)工具来提取不同系统中的数据,转换这些数据,以符合统一的标准要求,并加载到数据仓库中。同时,企业需要确保数据更新的及时性,以便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反映最新的业务状况。其次,在业财融合模式下,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全面预算管理提供技术支撑。运用信息技术,简化数据收集流程,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提高数据准确性。同时,深化信息技术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应用,实现全面预算管理流程自动化、智能化。最后,全面预算管理人员应积极学习和掌握信息系统操作技巧,从而使信息系统在全面预算管理中有效发挥作用。
3结束语
在业财融合视角下,轮胎制造企业应加强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合理的预算编制、执行和监控,建立科学的沟通与评估机制,提升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实现财务与业务的协同发展,提高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水平,实现长远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袁晓燕.业财融合视角下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财会学习,2023(2):70-72.
[2]李高平.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优化策略[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3(1):110-112.
[3]高靓.业财融合视角下加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措施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24):139-141.
[4]马睿杰,王颖驰.业财融合视角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22(20):62-65.
[5]阳杉莎.基于业财融合视角的制造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以Z企业为例[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23.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79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