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 > 正文

湖北省省属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的现状及优化策略论文

发布时间:2024-10-30 10:19:1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随着高校创新能力的提升,专利信息对高校的科研和创新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重要提供者和科技创新的支持机构,应主动提升专利信息服务水平。基于此,文章在分析专利信息情报价值的基础上,对多家高校图书馆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当前存在专利服务网页揭示不足、专利服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专利信息资源严重不足、专利信息服务的宣传成效不显著等问题。为了提升省属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水平,文章提出一系列优化措施,希望能够为省属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的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战略规划。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优化策略
 
  0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专利信息服务在高校科研创新和地方产业升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知识中心和信息服务机构,承担着为师生提供专利信息服务的重要职责。当前,湖北省省属高校图书馆在专利信息服务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加以应对。文章采用文献调研和网络调研的方式,深入了解湖北省省属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的实际情况,为制定优化策略提供依据,以进一步提高省属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的质量和影响力,为用户提供更丰富、实用的专利信息服务,从而提升用户满意度和图书馆服务的竞争力。
 
  专利信息是高校图书馆提供专利服务的基础,也是科研人员发明创造的重要载体,对学术研究和决策支持具有重要意义。专利信息服务是指信息服务机构根据不同用户的实际需求,运用专业的检索技能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组织,并通过不同的可视方式向用户呈现结果的一种综合活动[1]。随着信息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专利信息服务不断升级。例如,利用大数据抓取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专利信息可以实现自动采集、自动分析和可视化展示;移动终端技术的成熟,方便用户随时随地获取专利信息。
 
  1湖北省省属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的情报价值
 
  专利信息是一种战略性资源,在学术研究、技术创新、决策支持、防范风险,以及提高企业和地方核心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的情报价值。高校图书馆拥有多方面的专利信息,是高校科研创新和企业新品开发的重要信息来源[2]。

\
 
  1.1提供决策依据及参考
 
  政府和企业可以通过分析专利信息统计数据,了解特定技术领域的市场需求、技术趋势、行业动态等相关前沿信息,从而更好地指导决策和战略规划。通过分析专利信息数据,政府可以了解其他国家在特定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监测国际核心技术竞争态势,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应对全球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在微观层面,政府可以通过评估专利信息的价值,予以资金和政策方面的倾斜,鼓励技术创新和技术应用,推动产业进一步升级。对于企业而言,专利信息统计数据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技术趋势,洞察市场的潜在热点,明晰自身在行业中的地位和优劣势,通过及时调整发展计划占领发展先机,规避竞争风险[3]。
 
  1.2支撑高校科研创新,维护创新成果权益
 
  专利文献中包含大量的发明创造和创新思路,高校科研人员在进行科研选题和项目立项前,通过对专利信息的挖掘和研究,了解该选题或项目现有研究水平,寻找研究中的空白之处进行深度挖掘,形成新的研究方向,以此提升科研创新的效率,避免重复研究和时间浪费;在科研人员研究出最新成果后,专利信息还可以为高校科研人员提供专利申请和保护方面的参考。专利信息的检索和分析,能够让科研人员了解特定领域的专利内容和专利技术,有助于科研人员自我评估是否侵犯了他人的专利权,从而避免潜在的法律纠纷;专利信息还可以为科研人员提供专利审查的标准、程序和常见问题,回复专利局的审查意见,提高专利申请的通过率。专利获得授权后能够确保科研人员对发明或创新的法律权益[4]。
 
  1.3实现专利转化,促进经济繁荣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6.7%,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48.1%,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9%,较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专利转化率整体持续上升。数据表明我国在专利转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经济繁荣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专利转化是将专利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并产生经济效益的过程,能够实现科研创新的经济价值,是科研创新的最终归宿[5]。专利信息可以为专利转化提供专业的专利评估、交易和融资等服务,为专利持有人和专利需求方提供便利,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2湖北省省属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现状的调研
 
  2.1调研方法
 
  文章主要采用网络调研法和文献调研法,网络调研主要包括访问各省属高校的图书馆网站、各省属高校的科技查新网站和知识产权中心网站、各省属高校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文献调研法以“图书馆”“专利”“服务”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进行高级检索,从而整理分析省属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的问题和成功经验。对于提供校外访问的网站,通过电话咨询、QQ咨询、邮件咨询的方式获取相关信息。调研时间为2023年11月25日至2023年12月5日。
 
  2.2调研对象及内容
 
  调研对象主要包括专利信息服务资源保障情况、专利信息服务内容、专利信息服务网页揭示和微信、公众号揭示情况。文章选择湖北省27所省属高校为调研对象,主要基于以下原因:①湖北省27所省属高校有45%分布在地级市,地级市拥有众多的中小型和微型企业,这些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强烈,对高校专利成果转移和产业化的积极性更高,同时地级市的经济发展相对多元化,涉及的行业领域广泛,为高校专利成果转化提供了更多机会;②在资金、政策倾斜方面,相比于985高校,湖北省省属高校可能存在较多限制,因而需要与地方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进专利成果的产出和转化;③在发展潜力方面,湖北省省属高校具有较强的发展意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省属高校通过与地方企业紧密合作,借助企业的资源和经验,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提高专利成果的产业化水平,进而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争取更多的经费支持和政策支持,在高校排名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3湖北省省属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
 
  3.1专利服务网页揭示不足
 
  在揭示途径上,部分省属高校仅仅在图书馆的网页设置了“专利查询”入口,需要借助校园网账号才能访问,限制了非高校人员对专利信息的获取;此外,微博和微信公众号未及时接入专利信息服务节点,揭示途径较为单一。
 
  在揭示内容上,有些省属高校的专利信息服务网页只提供了简单的专利检索、浏览、下载功能,只能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缺乏专利信息的详细分析和解读,以及相关的法律条文,无法满足用户的深层次专利需求。
 
  在揭示方式上,部分省属高校图书馆的界面设计不够人性化,导航路径不清晰,用户难以找到需要的专利信息,降低了专利信息的可用性。
 
  在揭示时效上,部分省属高校的专利信息更新不及时,无法为用户提供最新的专利动态,影响了用户对于特定领域专利技术的全盘把握。
 
  3.2专利服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一是专利服务人员的专业性不足。通过调研发现,省属高校图书馆中持有专利代理师资格证件的人员数量较少,意味着大部分专利服务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利代理培训,缺乏专业的专利知识和素养,在应对专利问题时无法给予全面、准确的回复,难以满足用户的专利需求。
 
  二是专利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淡薄。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出现较晚,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力度不足,未能形成专利服务的行业氛围,导致专利服务人员服务意识淡薄,没有充分意识到专利服务对于科研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再加上专利培训和教育的主要对象是高校教师和学生,面向服务人员的专利培训和教育相对较少,使得专利服务人员无法为用户提供更专业、深层次的服务。
 
  三是专利服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单一。在跨学科研究的背景下,专利服务人员不仅要了解各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深刻理解运营规则、市场趋势、法律条文等相关知识。但现有专利服务人员的专利分析能力仅限于某一个专业,无法满足专利信息服务的纵深发展,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限制了专利服务人员对复杂专利问题的理解和解决[6]。
 
  3.3专利信息资源匮乏
 
  专利信息资源包括中外文商业专利数据库、国内外免费的专利资源链接和专利分析工具。调查显示,27所省属高校图书馆中,多数学校都购买了万方、知网和维普的数据库,有15所学校购买了读秀数据库、超星数据库。湖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三峡大学等5所学校的图书馆购买了大为innojoy专利检索分析系统、百度学术搜索、中国专利信息网、中国知识产权网、Soopat专利搜索引擎、日本专利外文数据库。此外,武汉工程大学图书馆网站还提供了美国专利数据库、欧洲专利网、日本专利特许厅网站等;三峡大学图书馆网站上有智慧芽专利检索平台等。调查中,有21所高校的图书馆网站没有提供除知网、万方数据库以外的任何专利信息,这表明,在专利信息资源提供方面,省属高校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一方面会限制高校科研人员在创新和科研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高校图书馆在专利信息资源建设方面的不足。
 
  3.4专利信息服务的宣传成效不显著
 
  一是目标受众不明确,宣传渠道不丰富。专利服务的对象分为企业用户、研究或者学术机构、法律专业人士、政府决策部门、投资者、普通民众等。不同受众群体能够接受的信息服务宣传渠道各不相同。企业、政府更倾向于严肃、权威的宣传媒体,如报纸、年鉴等;研究人员更多地与期刊打交道;普通民众更容易接受抖音、微博等社交媒体。多数省属高校图书馆对专利信息服务的宣传局限在网页上,导致宣传效果不显著。
 
  二是更新频率较低,宣传内容单一。调研显示,更新较多的省属高校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也无法做到每日更新,尤其是专利服务案例,更新频率达数月一次。在宣传内容方面,关于专利检索知识、信息素养大赛的内容较多,而专利查新、专利推广等深层次的服务宣传较少。
 
  三是缺乏专门的专利信息宣传推广机构。目前,几乎没有省属高校设置专门的专利信息服务宣传推广机构来执行策划、实施、评估等工作,使得专利信息服务的宣传工作缺乏组织性,难以形成系统的宣传策略。另外,缺乏专门的专利信息宣传机构还会引发资源分散和效率低下问题,造成资源的浪费,导致专利信息宣传效果不理想[7]。

\
 
  4湖北省省属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的优化策略
 
  4.1完善专利信息服务界面,提升用户体验
 
  高校图书馆可根据思维导图的原理来设计专利信息服务流程图,确保流程图简单、完备,使用户能够根据流程图快速找到需要的专利信息。同时,高校图书馆关于专利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要简洁、直观,具备清晰的导航栏和搜索功能,以便用户查找和浏览专利信息;为了帮助用户在数量繁多的专利中迅速找到需要的专利,高校图书馆可在平台界面添加筛选和排序选项[8],用户可以根据专利的性质、领域、申请日期、发明人等条件进行筛选,能够快速找到目标专利信息。为了更好地呈现专利信息,高校图书馆可以在专利信息服务平台界面引入可视化工具,如专利地图、技术分布图、学科规划图等,以帮助用户更直观地理解专利的发展趋势和地域分布,为用户信息决策提供参考。另外,高校图书馆可在专利信息服务界面引入评分系统,用户在浏览完界面之后借助评分系统对专利服务进行留言评价,从而根据用户的评价反馈优化专利信息服务。
 
  4.2全面布局专利信息服务人才策略
 
  为了培养专利信息服务人才,高校应构建全面的专业培训体系,开设具有针对性的课程和培训计划,如专利法律、专利检索、专利分析等课程,以提高专利信息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和考取专利代理师资格证书的积极性;通过实际案例和项目,让专利信息服务人员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专利信息知识,参与真实的专利分析、专利评估和专利检索场景,从而提高专利信息服务人员的实际操作水平和解决问题能力;鼓励专利信息服务人才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提供参加学术会议、在线学习、学术研究的机会和条件,使其通过与专利信息服务专家进行互动、研讨,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增强服务意识。高校图书馆可通过媒体、行业会议、网络平台等渠道宣传专利信息服务的重要性和价值,让更多人了解专利信息服务工作的内容和价值。另外,高校图书馆可加强与企业和科研人员等创新主体的合作,收集并展示专利信息服务人才在实际项目中取得的成功案例,以报告、案例研究等形式,向社会展示专利信息服务的实际效果和社会价值,从而提高社会对专利信息服务人才的认可度[9]。
 
  4.3构建集成化的专利信息服务平台
 
  中外文商业专利数据库、专利资源链接和先进的专利分析工具能够保障专利信息服务的水平和质量。面对省属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资源不足的现状,高校图书馆应构建集成化的专利信息服务平台,以满足不同用户个性化、特色化的专利需求。首先,运用多种手段,实现专利信息资源共享。高校图书馆可根据学科特色和经费投入的不同自建具有特色的馆藏专利信息数据库,通过校际合作共享实现专利信息数据库互通。其次,探索国内外免费的专利资源链接。除了商业数据库,还有一些免费提供专利资源的机构和网站,如中国佰腾专利网,可以免费下载中英文专利;药物在线,支持下载中国、美国、欧洲的专利;Soopat专利搜索等,高校图书馆可充分利用免费资源打造专利信息服务平台。最后,充分利用专利分析工具。高校应积极引入具备强大的检索、分析、评估功能的专利分析工具,以此帮助用户更高效地找到需要的专利,获取更详细的专利信息。
 
  4.4加大专利信息服务的宣传力度
 
  为了提高专利信息资源利用率,省属高校图书馆需要加大专利信息服务宣传的力度。首先,通过各种渠道增强目标用户的专利意识。高校图书馆可采取多种形式,有目标、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科研人员、企业、普通用户、专利管理人员进行专利知识和相关法律知识的普及,增强目标受众的专利意识,如联合当地科技信息部门共同举办专利信息发布会,向社会宣传高校图书馆的专利信息优势,扩大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通过走入教学等活动,联合科研人员面对莘莘学子开展专利知识普及,让学生了解基础的专利知识,为学生的科研创新打下基础。其次,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可利用图书馆网页、抖音、微信等多种媒体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专利信息服务内容和方式,同时开展线下活动,借助讲座、展览等形式与线上宣传相配合,以此形成系统的专利信息服务宣传体系,从而扩大专利信息服务的影响力[10]。最后,创新专利信息的服务方式,实现全方位的专利信息服务。嵌入式学科服务能够帮助科研人员精准锁定研究主题,全面分析研究内容,科学评估研究成果,在专利信息服务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借助嵌入式学科服务,高校图书馆能够扩大服务范围,将专利信息服务渗入科研人员、企业、政府等服务对象的日常工作中。
 
  主要参考文献
 
  [1]徐悦,郗子捷,潘超.算法时代图书馆面向科学数据知识产权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与优化策略[J].农业图书情报学报,2023(11):23-39.
 
  [2]陈艳梅,张鑫,宋丽梅,等.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模式与实践:以东北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刊,2023(7):45-49.
 
  [3]丁明春.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能力优化策略研究[J].图书情报导刊,2020(11):1-6.
 
  [4]程燕锋.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与服务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发明与专利,2024(2):65-71.
 
  [5]叶龙海.高校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的专利信息服务对策研究[J].情报探索,2024(1):63-67.
 
  [6]王语航.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研究:以“双一流”高校为例[D].合肥:安徽大学,2022.
 
  [7]杜松奇.我国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22.
 
  [8]吴凤君,顾鸿鹄.数据驱动下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精准服务模式与对策研究[J].情报科学,2022(4):49-55.
 
  [9]王欣培.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21.
 
  [10]任孟学,刘文江.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发展现状调查研究:以30所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为例[J].图书馆学刊,2023(10):71-76.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7935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