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机遇与挑战,老百姓对医院改进医疗服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公立医院迫切需要建立现代医院管理体系,以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这就要求医院必须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本文以S省D市Z公立医院为例,阐述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分析其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期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合理安排资金使用,明确部门职责职权,提高医院运营效率,最终提高医院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公立医院,卫生体制改革,高质量发展
0引言
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公立医院必须加强自身管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提升自己综合实力。*近*总*记在党的二*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到二○三五年,建成健康中国。公立医院是人民群众健康的“守护神”,健康中国的主要建设者。自2019年1月1日起,公立医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实现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双重核算,在新的会计制度和核算方法下,公立医院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显得更为重要[1]。2020年国家发布《关于印发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文件要求自2021年1月1日起公立医院必须实行全面预算管理。
为有效满足人们对医疗资源的需求,缓解医疗市场的供需矛盾,公立医院必须加强医院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为管理者提供必要的决策参考,进而做出科学的、正确的战略决策。能够降低医院成本,提高医院资金运行效率,落实医院战略规划,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1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医院预算管理是指医院为了落实预定时间内的战略目标和经营成果,对预定期内的各项运营活动,通过预算的方式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再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和考核的过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是医院一系列预算的总称,是运用系统方法编制的医院整体运营、投资、筹资等一系列业务管理标准和行动计划。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应做到:收支统管、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障重点。医院全面预算管理贯穿医院各方面活动,因此,要求医院对所有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管理,所有经济业务都被纳入预算管理要求范围内,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使医院发展战略和运营目标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利用预算这一方式方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既要符合国家政策,又要符合医院自身发展实际。
1.1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背景
全面预算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由来已久。自2009年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以来,国家对公立医院的预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公立医院严格预算管理,加强财务监管和运行监督。
《中*中*国*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公立医院应严格预算管理,加强财务监管监督。此外,《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指导意见》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也提出相关要求,要求医院应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决算与评价等管理制度,推行全面预算管理[2]。
1.2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特点
1.2.1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具有全面性
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其内容涵盖收入、支出、采购、资金、科研、工作量、投资、筹资等方面,覆盖医院人员、财务、物资等全部资源。资金方面也包括财政拨款资金、科研资金、自有资金和其他方面补助经费。
1.2.2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具有全面性
医院全面预算管理过程涵盖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执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出现的偏差进行预算调整,同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将分析结果向预算相关执行部门反馈,最终对相关部门进行预算考核,考核结果报请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核。
1.2.3全面预算管理的参与具有全面性
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不仅仅是财务科一个部门,也不是预算编制科室的事情。应由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办公室、预算归口管理科室、预算编制科室共同参与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涵盖医疗、医技、医辅、行政部门,经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的预算草案,报请医院院长办公会、医院党委会、职工代表大会通过[3]。
1.3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1.3.1优化医院资源配置
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对医院的各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预算编制,医院可以明确各科室的需求,根据业务量的大小和轻重缓急进行资源分配,从而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1.3.2提高医院运营效率
全面预算管理涵盖了医院的各个领域,包括医疗、医技、医辅、行政等部门。通过预算控制和考核,可以促使各部门更加注重成本效益,加强协作配合,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1.3.3降低医院运营成本
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医院可以对各项支出费用进行严格控制,防止浪费和滥用。同时,通过对成本的分析和控制,可以降低不必要的消耗,增收节支,提高医院的运营能力。
2 S省D市Z公立医院基本状况
S省D市Z公立医院是具有70年历史的医院,Z医院2002年创建为国家三甲医院,至今已有20余年。Z医院现有在职职工1400余名,编制床位1 000张,实际开放床位1 100张。由于Z医院管理粗放,精细化不足,致使Z医院运营压力增大。迫切需要加强管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升运营效能。
3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全面预算管理的合理性、科学性、全面性不足
由于Z医院领导层对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度不够,使得全面预算管理只是走形式,与Z医院发展实际状况脱节。预算管理始于预算编制,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直接影响预算管理的成效。Z医院大多数时候为完成任务,几乎是在往年历史数据上,凭主观意识进行简单加减,忽略医院自身实际状况和医院战略发展规划,以及D市整个医疗市场发展的变化。Z医院只注重财务收支预算和工作量预算,忽视医院采购预算、资金预算、科研预算,致使预算执行较差,随意性较大。Z医院预算编制的精细化程度不高,预算单元直接编制一个汇总数据,没有细化到具体项目。预算管理各核算单元为了部门自身利益,忽视医院整体战略规划,使得医院发展战略目标无法落实。
3.2全面预算管理参与度不够、缺乏专业人才
Z医院管理者往往只重视医疗业务人员队伍的建设而忽视医院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导致很多预算单元对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意识不强,主观能动性不足,使得Z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执行起来比较被动。由于部门与部门之间协调与沟通的原因,每年的预算编制,Z医院很多部门直接认为预算管理就是医院财务一个部门的事,缺乏主动参与意识。Z医院由于许多部门都缺乏专业的预算管理人员,多数时候都是临时找个人完成医院预算编制任务。医院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由于与相关业务部门接触较少,对医院业务流程不够熟悉,编制的预算与实际执行差别较大。业务部门在具体的预算执行过程中,为了自己利益,而忽视医院整体利益,未能严格遵循之前编制的预算执行,导致医院成本费用支出增加。
3.3全面预算管理手段欠缺,信息化建设滞后
由于抗击疫情投入较大再加上历史原因,使得Z医院对信息化投入较少,信息化建设非常滞后。Z目前尚无专门用于全面预算管理的专业软件系统,目前预算编制主要靠人工填制表格然后经相关科室进行汇总形成[4]。由于全面预算管理涉及内容多、分布广,依靠人力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准确度也会降低。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由于无法借助信息化手段,对各预算执行部门刚性约束性不强。在整个预算执行监控中,未能做到实时监控,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也不能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进行有效干预。
3.4预算管理缺乏相应考评机制
目前,Z医院尚未形成一套完整对医院全面预算管理考核行之有效的考核机制。正是由于考评机制的缺失,使得预算的刚性约束作用没能在预算执行中得到有效的发挥。Z医院并没有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严格考核,仅仅只是单一考核各预算单元的业务收支预算。由于这部分预算考核指标的设置比较简单粗放,致使Z医院在预算考核中主要考核财务指标,对于其他指标考核力度不够,考评方式单一。医院出于对业务部门的重视,往往注重业务部门的考核,对非业务部门的考核较少,考核范围狭窄。最终使得Z医院预算管理陷入恶性循环。
4预算管理的优化对策
4.1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
医院管理层尤其是领导层加大对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做到提前谋划、提早部署,科学合理制定各项目标,给参与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人员提供足够的时间。在预算编制中,必须树立全面预算管理是整个医院预算的意识,必须做到全院人人参与。各核算单元,在参考预算管理部门提供的历史数据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运用科学正确的方法进行合理编制。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不仅要充分考虑自身新技术的开展对本单元收入的影响,人才培养等自身情况,还要重视区域内医疗市场的竞争性。预算编制还要做到精细化,把每项收入、费用细化到具体项目,“自下而上”逐级汇总得到全院预算。医院预算是医院整体预算,不是某个部门预算,在自身部门预算编制中,还要考虑医院整体战略规划,保持部门预算和医院整体预算目标的一致性。
4.2加强预算人员配置,确保全员参与
医院管理层对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实行灵活的引才制度。但在重视业务人才的培养的同时,不应忽略对医院管理人员队伍的投入。推行“预算管理员”制度,即各预算单元安排一人负责本核算单元的预算管理。医院定期或不定期对各核算单元的预算管理员进行预算知识的培训和指导,以提高预算管理员的预算管理能力。预算管理员专门本核算单元的预算管理,负责本单元预算的填报与分析,并向相关负责人汇报本单元预算实时执行情况。预算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积极主动同各预算部门沟通协调,迅速熟悉医院业务流程,做到业财融合,指导各预算单元在具体预算执行中更加贴合年初编制的预算[4]。
4.3丰富管理方式,加大信息化建设
随着现代医院管理的创新与发展,信息化在医院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也愈来愈大。近年来国家提倡建设智慧医院,以及推广“互联网+医疗”的方式,很多管理工具必须依托信息化这一载体。医院HIS系统、财务系统、物资系统、OA系统与预算管理系统进行互联互通,统一数据口径,提高预算数据的准确度。同时,将预算数据录入系统,依托预算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发挥预算的刚性约束作用。利用系统自动生成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年初制定目标的落地[5]。
4.4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考核机制
加强预算管理必须以科学的考核机制为保障,健全的考核体系能促进预算更加科学合理。医院依据相关政策要求,再联系医院的自身状况,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建立健全的预算考核机制。扩大预算管理的考核面,考核范围不能仅局限于临床业务部门,对于非业务部门也应进行考核。全面科学设置相应的考核指标,不仅考核业务收支这一单一财务指标,还应考核药品、医用材料、医疗服务质量等非财务指标[5]。同时,把预算管理的考核同医院绩效管理相结合。通过绩效管理,把预算管理同部门收益紧密结合,确保全面预算管理的落地落实。
5结束语
由于各方面原因,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水平不高,严重制约着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随着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持续推进,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也日益凸显。本文以Z医院在全面预算管理中暴露的问题为例,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只有不断强化全面预算管理,才能提升医院自身管理水平,增强自身综合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1]许武萍,任杨帆,史晓川,等 .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下公立医 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应用分析[J].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5):570-572.
[2]高梅,周琳彦.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践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23(10):90-93.
[3]田起顺.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化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23(8):168-171.
[4]孙磊,赵裴.政府会计制度下公立医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J].卫生经济研究,2019(2):63-65.
[5]程寿锦,徐立德.全面预算管理视角下公立医院预算管理案例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21(10):79-83.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78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