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湖北省长阳县以乡村振兴大战略为依托,为解决 劳动力不足、烟叶生产资源利用率不高、生产技术不平衡 和经营管理能力不强等问题,提出了构建烟叶生产互助组 织,并对实施前后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表 明,烟叶生产互助组织模式增强了烟农种植积极性、提高 了种植效率、提升了烟农收入水平、加强了烟农之间的交 流合作,对于进一步实施和推广应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长阳县;烟草产业;烟叶生产;互助合作烟叶生产互助组织在现代烟草行业的发展中发挥 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代烟草行业不断建设 发展中,烟区劳动力不足、烟叶生产资源利用率不 高、生产技术不平衡和经营管理能力不强等成为烟叶 生产中面临的瓶颈问题和主要矛盾。在烟叶生产基础 设施不断完善、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如何 在不打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高效开展烟 叶生产活动、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已经成为促进烟草 行业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2021年,湖北省宜昌 市长阳县以“党建引领、烟农自愿、合作互利、产业 发展”为指导思想,积极建设烟叶生产互助组织。本 文以长阳县烟叶生产互助组织为例,研究探索烟叶生 产互助组织对烟叶生产的影响。
一、长阳县烟草产业发展现状
长阳县地处湖北省西南部、清江中下游,属亚热 带湿润气候,自然资源极其丰富, 一、二、三产业融 合发展态势良好。总面积3430km2 ,地势西高东低, 地形复杂。年均气温16.5℃,气候温和,湿润多雨,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其具备烟草种植的条件, 一直 以来是湖北省传统的优质烟区。自1972年起长阳县开 始种植烟草,至今已有近50年的种植历史,是典型的 “公司+农户+基地”的成熟农业产业。在烟草种植 高峰时期,长阳县种植烟叶高达2000hm2 ,收购烟叶 461.5万kg。2019—2021年,长阳县烟草种植面积保持在186.5hm2左右,烟叶种植直接为烟农创收1.8亿,户平均 收入43800元,实现了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同步增长。
二、长阳县烟叶生产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劳动力不足,烟农文化程度较低
当前,留在本地的劳动力多为60岁以上的老人, 老龄化的趋势导致该地区人力资源已经无法满足当前 烟草种植的要求,并且,为了保障农业用地规模,大 多数老人从事粮食经济作物种植工作。此外,与种植 粮食经济作物相比,烟草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容易受 到旱灾涝害日灼等自然灾害,烟叶生产工作工序精细 复杂,对劳动者素质和教育水平要求较高,投入精力 较多。然而,长阳县农村居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种 植烟草的经验基本上依据老一辈留下来的相关管理知 识和经验来进行种植。综上原因导致该地区种植烟草 相对效益不高,所以,很多老人更愿意从事粮食经济 作物种植工作,周期短效益高,这也造成烟叶生产劳 动力较为匮乏。
(二)烟叶生产资源利用率不足
我国传统农业生产常常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农户 之间相互交流较少,公用农业用具、共享农业生产经 验的情况较少,农业生产资源利用率不足。传统的固 有农业生产模式也影响着烟叶生产,烟农往往喜欢各 自进行种植。从事烟叶生产的一般都是当地农户,家 庭资金并不十分充裕,烟农各自种植的方式导致生产 用具价格较低,生产用具虽然家家都有,但是,价格 昂贵、高效率的生产用具只有少数烟农才有,这导致 烟叶生产资源利用率不高。
(三)烟叶生产技术不平衡
根据笔者调查,烟农队伍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 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缺乏对新事物、新技术的学习热 情,思想比较保守老旧。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为提高 烟叶生产效率、保证烟叶质量,引进新技术、学习新 知识是不得不重视的问题,烟农队伍与烟叶生产技术 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四)经营管理能力不强
与烟农队伍一样,烟叶科技指导员老龄化程度日 益加重,新鲜血液不足,汲取新知识热情不够。此 外,烟叶管理队伍能力提升脚步跟不上烟叶科技水平 的发展步伐,管理模式和管理水平止步不前,村与村之间交流不足,好的经验不能有效地流传下去,这导 致不同村之间烟叶质量参差不齐。
三、烟叶生产互助组织在长阳县烟叶生产中的作用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长阳县烟草公司打破传 的统烟叶生产模式,提出烟叶生产互助组建设新模 式,通过“烟农互助组织建设”在烟叶生产中的建 设,实现了“专业化服务覆盖率、绿色生产标准化 覆盖率、产业忠诚度、种植集中度和烟农满意度”五 个维度的提高。截至2022年底,长阳县共成立烟叶生 产互助组13个,入组农户200户、组员313人,党员20 名,烟叶生产面积约140.57hm2.
(一)有利于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
烟农除了种植烟叶以外还从事着其他工作,烟叶 生产互助组织以各组织为基本单元,通过组织内部的 相互协调、合理分工,利用用工时间差,调配用工效 率,减少了雇请工的次数与比例,降低了用工成本。 此外,互助组通过加大乡村运输,专业性物资采购, 保证了互助组织的专业化服务。
(二)有利于保护农业用地,推广绿色标准化生产
烟叶生产互助组织重点加大土壤保育、控氮增 钾、优化结构、污染治理、合理打顶、过程减损等技 术环节的改进力度,确保生产水平有明显提升、产 质量更趋于稳定和等级结构明显改善,保护了农业用 地,其又推广了绿色标准化生产。
(三)有利于提高产业发展的稳定性
烟叶生产互助组织建设对产业的关注度和重视度 日益增强,合理规划基本烟田并加以稳固和保护,打 造精准服务体系稳定烟农队伍,培养新型职业烟农助 推产业发展的思路,努力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术、 会经营、善管理的现代职业烟农队伍,提升烟农种植 集中度,全面推动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高质量发展, 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确保烟农对生产服务满意度不 断提升。
(四)有利于产业融合发展和烟农多元增收
烟叶生产互助组织建设结合烟区实际发展情况, 大力夯实烟区发展基础,全面加快转型和升级,全面 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有效稳固烟叶基础,将烟叶产业 发展融入乡村振兴大局,形成烟叶产业与粮食、蔬菜 等互补发展的格局。另外,大力促进烟区农业现代 化,生产方式转型明显加快,有效提升了烟叶发展软 实力。
四、长阳县烟叶生产互助组织取得的成效
(一)项目经济效益明显
截至目前,通过各种互助组活动的开展,共计为 组员减少或节约生产成本16.73万元,增加烟叶面积 6.32hm2 ,套种、间作其他作物实现多元增收5.22万 元,解决烟农困难16类,其中劳动力互助110次,解决劳动力不足943人次;交通运输互助65次,受益农 户132户次,减少成本支出1.23万元;产业发展互助32 人次,新增烟叶面积94.73hm2、木瓜大蒜等其他作物 套种、间作多元增收13.8hm2;机械互助57台套,面积 81.33hm2 ,减少支出4.07万元;生产准备金互助34人 次,资金45.95万元;土地资源互助44.67hm2;生产技 术互助52次, 648人次;生产设施互助26次,受益面积 18.93hm2 ,减少支出8.28万元;便民服务互助24次, 受益68人次;物资采购互助19次,共同采购地膜、遮 阳网、抑芽枪等,减少开支3.15万元;乡风文明互助 12次,248人次参加;绿色家园互助11次,206人次参 加;传统文化传承互助7次,124人次参加。
(二)项目社会效益显著
长阳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开展大型帮扶活 动4次。县委、县政府、人大、政协相关领导多次到 互助组调研指导工作,扶持133万元建设钢架晾棚380 间、建设烟田轨道车6条1421m。同时,扩大了烟草行 业、烟叶产业的知名度,烟叶纳入全县特色产业发展 范畴,形成了品牌优势。大力推广烟田防草布、试行 烟田旱作压草技术,为困难农户抢采抢收烟叶,组织 物资采购互助降低生产成本,有效解决了农户的实际 困难。
(三)项目生态效益良好
各个互助组安放生产有害垃圾桶,实现集中处 理,减少农药袋或瓶对环境的破坏。大力推广烟田防 草布、试行烟田旱作压草技术,减少了化学除草剂的 使用,有效减少了对土壤的破坏。争取补贴钢架晾棚 380间,减少木架晾棚建设近800间,减少林木使用量 1.6 m3/间,仅一年就可减少1200m3 以上。
五、结语
提升农产品品质,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是乡村振兴 战略的重要内容,组建烟叶生产互助组织能合理分配 烟叶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对提高烟叶生产效率、保证 烟叶质量和提升烟农收入水平具有积极作用。烟农是 乡村振兴战略烟草部分的主体,相关主体应坚持“烟 农自主自愿”的原则,充分发挥党员的积极性,通过 烟叶生产互助组织与烟农多沟通,了解烟农需求,加 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利用烟草资金购置所需的 机械化用具,尽最大努力保证生产劳动力,通过烟叶 生产互助组织优化管理层结构,提升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 颜霖弘,赖庆奎,殷小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统经济 作物烟草产业提升发展研究——以通海县为例[J].安徽 农学通报, 2021 ,27( 11 ):46-48.
[2] 黄维知.山地烟区烟农队伍稳定机制探索与实践[J].安徽 农业科学, 2015.43( 36 ):337-34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71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