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 > 正文

基于校企合作的企业转岗员工再就业培训模式探索与实践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20 10:30:5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企业转岗员工再就业培训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 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也是我国产业转型与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需要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基于社会发展背 景阐述了校企合作培训模式实践的现实意义,从产业结构 调整和行业市场竞争两个方面分析了企业员工转岗再就业培 训的现实原因和客观必然性。基于产业变革和市场背景下的 企业转岗员工的自身内在特点,借鉴职业院校“1+X”证书 制度与现代学徒制深度融合机制, 提出了校企合作“产教学 研用”五位一体培训模式, 借以推动形成“以产带教,以教 促学,以学致研,以研化用”的现代人力资源增效方式, 为 缓解当前社会失业压力提供实践路径。

  就业培训是为企业提供人才保障的重要来源,也 是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其中,再就业培 训是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工作高效推进的前提[1] 。深化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校企 合作职业化教育培训是适应现代社会产业转型的必 然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坚持产教 融合、校企合作,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推动形 成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随着 行业分工明细加强与社会化用人的特定需要,现代学 徒制应运而生。依托校企双主体机制,施行学生学徒 双重身份、教师师傅双导师模式,强调工学交替的教 学组织形式,强化岗位实践与技能产出能力,确保培 训对象具备实战技能训练条件。继现代学徒制之后, “1+X”证书制度以企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为底层逻 辑,遵循企业生产实践要求,对现代学徒制进行实践 强化和内容补充,旨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服务质量。通过开展“1+X”证书制度与现 代学徒制深度融合实践[2] ,积极发挥校企多元模式在人 才培养和技能再造中的重要作用,为化解当前结构性 失业压力、应对企业转岗员工诉求提供了重要实施路 径。

  一、转岗再就业培训的客观必然性

  (一)产业结构调整催生就业岗位更迭


  产业结构调整催生就业岗位更迭,不可避免地造 成部分企业职工被迫从“企业人”向“社会人”转 变。由于一些岗位需求的逐步衰减甚至消失,相关岗 位员工将不得不面临转岗和再就业培训压力,特别是 劳动力素质技能与资源型城市转型不适应[3] ,对转岗人 员的专业技能和能力进行培训,提高转岗人群的职业 技能和创业能力,让转岗人员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实 现对口再就业。
\

  (二)行业市场竞争加剧人力资源流动

  为积极应对产业结构调整,克服外部环境造成的 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利润空间降低、市场竞争力不 足等多重压力,实行优胜劣汰的岗位竞争机制,促使 企业内部资源重新优化配置,进而实现战略性重组, 从而在风云跌宕、诡谲多变的市场竞争中觅得一席之 地,已成为企业转型发展的共识和预期目标。实践证 明,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员工技能水平是增强企 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只有人岗相适、具有素质过硬 的职工才可以为企业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创造优 势,从而实现更大效益。对企业转岗员工进行再就业 培训是增强员工岗位胜任力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激发 人才价值,形成终身学习理念,促进个人发展,提升 企业绩效管理水平。王娜等(2022)谈到,通过校企 合作项目,企业依托学校资源可以大大降低在员工培 训、技能提升等方面的成本投入,企业融入校企合作 的愿意更强烈[4]。

  二、企业转岗员工自身特点分析

  王晓慧等(2022) 谈到,政府职业培训补贴对中西部地区比对东部地区再就业的促进作用更有效,职 业培训补贴对低人力资本的再就业效应更为明显[5] 。显 然,对于企业转岗员工进行职业补贴还不如进行员工 职业培训。对企业转岗员工自身特点分析是促成其培 训再就业取得成功的客观需要,也是针对培训对象个 体特征进行总结归纳以寻求解决措施的根本前提。基 于培训对象存在的思想偏差、技能短板、情绪波动等 消极因素,定向深度挖掘其产生的深层原因并制定针 对性的对策,期望在短时间内形成独具灵活性与实践 性的实用培训模式。当前产业变革和市场背景下的企 业转岗员工自身存在以下特点。

  (一)企业转岗员工自身学历与认知能力相对有限

  企业部分转岗员工自身学历、认知能力相对有 限,其转岗环境适应性与再就业积极性不足,容易出 现失业恐慌。特别是技术工人队伍中大专以下文化程 度的群体不容忽视,其共性短板是专业基础较差,自 学能力与意识不足,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就业发展需 要。转岗职工对于安稳、常态的非紧迫性工作习以为 常。尤其是岗位工作时间较长的职工,面对未知的新 工作环境、工作领域、岗位节奏以及难以预见的不确 定性因素,时常伴有焦虑、恐慌情绪,难以及时转变 就业观念并调整自身工作积极性,造成大面积失业员 工无法正常到岗。

  (二)企业转岗员工缺乏技能扩展或创业再生能力

  企业转岗员工多来源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长 期固定从事相应岗位工作,就业压力较大、家庭条 件一般、知识储备老化,及至转岗再就业时已年龄 偏大,难以审时度势及时转变思维进行技能革新学 习,维持市场竞争能力。由于企业产能过剩裁减人 员或无法适应企业技术迭代升级而淘汰的人员大多 安于现状,缺乏勇气挑战新兴行业从而寻求自我职 业新生与发展,进而无法迅速补充大量人力资本, 严重影响企业生产及运营效率。基于上述分析,相 关社会管理人员亟须结合企业转岗员工自身特点, 进一步深化对转岗再就业培训工作的重要认识,要 求尽可能在兼顾员工职业技能再造和训练的同时, 更加注重其继续学习与教育观念、就业信心重塑、 个人潜能发掘等方面的培养,统筹发挥职业院校、 规模企业等各方力量的资源与能力优势,助力企业 转岗员工尽快走出失业低谷、重拾信心,再次发挥 个人价值。

  三、“产教学研用”五位一体培训模式探究

  面对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迭代升级加速推进 的行业发展趋势,职业教育作为服务经济最直接、人 力转化最有效、对接产业最密切的培训类型,必然承 担起经济高质量发展人力资源供给和生产力转化的双 重作用。对企业转岗员工进行职业教育培训是“外应 形势变化、内接发展需求”的举措,可以间接推动形 成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双赢局面。

  “产教学研用”五位一体培训模式(如图1所 示),是指“用人企业创产能,教学培训输人才, 员工学习激活力,科技研发出成果,实践应用增效 益”。“产教学研用”五位一体培训模式通常以社会 化企业为用人需求方,与以科研院所或高等院校为培 训供给方之间的合作,以转岗员工再就业为技术输送 中介,进而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有 机组合。该模式旨在打通校企之间的无障碍合作渠 道,形成“以产带教,以教促学,以学致研,以研化 用”的现代人力资源增效方式,最终促成用人企业、 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相互结合,形成一个统一整体, 集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人才培养及培训、技术推广 及开发应用、生产与销售为一体,充分发挥各自优 势,推动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 满足企业人才需求+转 岗员工再就业培训要求,做好企业员工转岗再就业培 训模式设计,既可完善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推动职业 教育的发展,也可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力求达到校企 双方共赢局面,创造社会效益。
\

  1.产:企业用人需求。企业作为需求方,根据市 场需求和客户需求做出产能发展规划,明确出具人力资 源需求规划、人员调整及岗位要求,确保企业具备充足 适配的人力资源,满足企业产能发展规划需要,提升员 工工作效率与工作能力,减少人力资源管理成本。

  2.教:职业院校教学。职业院校作为供给方,根 据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特点,做出企业员工培训方 案,以提升企业员工的适应能力、职业能力乃至素质 能力,为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促进地方 经济发展。

  3.学:转岗员工培训。企业转岗员工作为学习 方,根据自身诉求与岗位要求,参加培训学习,增强 自身素质与技能,转变思维、开阔视野、提高认知,激 发个人价值,适应社会发展,实实在在满足企业所需。

  4.研:科研院校助力。科研院校作为培训供给助 力方,助力用人企业出具人力资源需求规划、人员调 整及岗位要求,以及深入调查分析企业转岗员工自身 诉求与培训需求,与职业院校共同研发创新教学内 容、教学方式方法与实践项目,保障职业院校培训教 学效果。

  5.用:社会实践运用。社会作为培训模式实践运 用方,了解并检验培训效果,便于用人企业间相互交 流、学习借鉴,对培训模式进行优化,提升企业转岗 员工培训的实际效果,推动校企合作共赢,力求可在 省内外乃至全国大力推广校企合作培训模式。
\

  鉴于企业转岗员工自身内在特点,“产教学研 用”模式推行应差异区分、充分考虑其年龄层次、工 作经历、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别,多方了解、因材施 教,既要照顾培训对象对于相关技能的领悟和学习能力,也要考虑实践过程中转岗职工技能实际运用与 发挥是否具备行业竞争力。此外,可以借鉴职业院校 “1+X”证书制度与现代学徒制深度融合机制,以人才 需求为导向,搭建校企融合育人平台,对接区域经济 发展需求;重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创建实训基地驱 动空间,强化制度保障与长效机制建设;结合转岗员 工个人特点和属性差异制定培训目标并安排阶段性学 习实践计划,进而实现再就业人力资源培训与企业产 业结构调整岗位需求同趋同轨、同向同行,缓解企业 人力资源压力及企业员工与岗位不匹配等情况。

  参考文献

  [1] 张洪军.失业、转岗人员的再就业培训[J].企业改革与管 理,2017(6):93-94.
  [2] 石小平,任翔.1+X证书制度与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 徒制融合的实践与探索[J].物流科技,2023(17):157-160.
  [3] 李珊珊.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的再就业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1.657(8):104-105.
  [4] 王娜,张吉.校企合作的经济意义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 2022.725(33):74-76.
  [5] 王晓慧,尹音频,王召卿.政府职业培训补贴对失业者再 就业的影响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 50(4):148-16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6930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