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国有企业精神文化是伟大建党精神在国有企业中 的具体体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北汽人始终在传承以伟 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文化谱系,在奋进中形成了独具 特色的北汽精神文化。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与国家发展要 求相结合、坚持提升干部职工的精神力量,是北京汽车传 承发展国企精神文化的重要经验。新时代,国有企业应进 一步传承发展好国企精神文化,开展好本企业精神文化谱 系建设工程,凝聚干部职工思想共识,抓好企业党风廉政 建设。
关键词:国有企业,精神文化,建党精神,北京汽车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 成立 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伟大建 党精神,他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 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 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 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的概括,是对中国共产 党先驱心路历程的高度概括,既有历史的穿透力,又 有精神的感召力,既有理论的引领力,又有实践的指 导力。其既是一种历史存在,又是百年前革命先驱们 创建党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既定精神存在。在革 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伟大建党精神一脉相承于 中国共产党人的拼搏与奋斗之中,发展出中国共产党 人的精神谱系。新中国成立后,国有企业作为经济社 会建设的支柱力量,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集中体现, 始终传承着从伟大建党精神发展而来的精神力量,并 结合自身的奋斗领域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国企精神 文化基因。
一、北京汽车精神文化传承发展的历程与实践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汽车” 或“北汽”),是北京市属的国有大型汽车企业集 团,系世界500强企业。北京汽车起源于1958年成立的 北京汽车制造厂,总部位于北京。公司的主要业务涵盖乘用车研发、制造、销售与售后服务等业务。
1.中国革命的井冈山精神引领北京汽车形成起步 发展基础
北京汽车工业起步基础源于1949年1月北平解放, 北平军管会将接收的国民党时期遗留下来的汽车修理 单位进行整合。随后,从汽车修理业起步,支援国防 建设制造军用重型机器脚踏车,支援农业建设试制成 功多款农业机械,到工业建设初期,北京汽车修理业 转向零部件制造。1958年,北京市委、市政府从加快 新中国交通发展需要出发,决定在第一汽车附件厂内 试制汽车整车。当时的附件厂还远不具备生产整车能 力,但干部职工们凭着强大的革命热情和志在必得的 创业精神,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使第一辆“井冈 山”小轿车成功下线,并开进中南海接受党和国家领 导人的检阅,这是对北汽人夜以继日、艰苦奋斗的肯 定,同时,也是一种巨大的鼓励,让北汽人坚信,自 己也能够为国造好车。
正是由于“井冈山”小轿车的成功试制,当时的 一机部把汽车配件厂改名为北京汽车制造厂。对于当 时的北汽人来讲,北京汽车制造厂的成立,不只是名 称的变化,更是一个新征程的起点,从此北京汽车工 业踏上了从汽车修理、零部件制造向整车制造的发展 道路。正如同井冈山精神引领井冈山上的星星之火 发展成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的燎原之火, “井冈山”牌轿车生产攻坚中积累形成的干事创业的 精神就此深深注入北汽人心中,形成北汽人的“井冈 山”精神,成为中国革命中的井冈山精神在北汽人身 上的生动传承,也就此点燃了北京汽车进一步发展壮 大的希望之火。
2.奋勇进取的“两车一机”精神引领北京汽车初 创辉煌
1960年,为了加强国防建设,国家向北京汽车下 达了试制军用轻型越野车的任务。1963年,BJ210C两 开门轻型军用越野车研发成功,并正式被命名为“北京”牌,这也是北京汽车“越野世家”的根源。1966 年,经国务院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批复,将后续研发 的“北京”牌BJ212确定为军用指挥车,填补了军用指 挥车空白,在此后的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 要作用,畅销长达50年、总销量超过100万辆,成为中 国汽车工业历史上生命周期最长的产品之一,奠定了 “北京”品牌越野世家的行业地位。
北京汽车工业的发展,是一个集聚资源、协同发 展的过程。在BJ212上马之初,以整车为拉动,北京地 区的配套零部件企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其中,北京内 燃机总厂生产的BJ492汽油机,成为我国当时轻型车主 力机型。
1965年,为更好解决社会主义建设在交通运输方 面的实际需求,北京市决定由北京市汽车修理公司第 二修理厂研制轻型载货车。1966年,成功试制出BJ130 轻型载货车样车,服务交通运输近40年,单一产品产 销超过32万辆,全国有20多家汽车厂采用或参考BJ130 图纸进行生产,成为当时国内生产量最大的轻型货车 车型。
凭借“两车一机”的坚厚实力,北京成为国家定 点的轻型载货汽车生产基地。在这个过程中,老一代 北汽人积极探索、主动作为,推动北京汽车工业由自 发集聚的“汽车一条街”,向按行业统一管理的新格 局转变。1973年,北京市汽车工业公司正式成立,初 步形成北京汽车工业的发展格局,而与时代共同进步 的品格也深深融入北汽人的血液里。
3.改革创新精神引领北京汽车改革开放后进一步 发展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并 作出了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1984年,北 汽成立了中国汽车行业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北京 吉普汽车有限公司,1985年,国产切诺基越野车正式 投产。北京吉普的破冰之举为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外合 资合作提供了宝贵新经验。
1988年,北汽成立了中国轻型载货汽车行业中的第 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北京轻型汽车有限公司,探索了 引进技术、吸收转化、再度创新的合资合作新模式。
1994年,北汽诞生了中国汽车企业第一家上市公 司——北京市旅行车股份有限公司,初步探索了资本 证券化的新路径。
1996年,北汽首次成功解决了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重组的全国性难题——北汽福田车辆股份有限公 司正式成立。1998年,北汽福田成功上市,《人民日 报》刊发文章,高度评价了北汽福田所尝试的改革新 举措。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北汽人围绕发展好北京 汽车工业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探索与创新,推动北京 汽车工业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与改革开放前 20年相适应的企业精神,为北京汽车在21世纪的新发 展打下了基础。
4.北汽精神引领北京汽车奋力拼搏进入世界企业 500强
2000年前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汽车、 轿车在中国家庭中的普及率快速提高,在为汽车业带 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巨大挑战,北汽的发 展出现了结构性困难,面临着企业生死存亡的抉择。
2002年,北京现代项目成为我国加入WTO后的第 一个汽车合资合作项目,也成为北京振兴现代制造业 的“龙头项目”。从2002年4月签署合作协议,到2002 年12月23日第一辆索纳塔下线,北京现代仅用了6个月 时间就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开业、当年投产,创造 了享誉业界的“现代速度”。北京现代项目折射出的历 代北汽人思想的光辉最终凝聚为十六个字——“奋力拼 搏、团结协作、知难而进、志在必得”,成为北汽集团 化发展的精神动力,随后逐步确立为北汽精神。
北汽不但要生产轿车,更要向高端轿车品牌进 军,2003年,北汽与戴姆勒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 议,享誉世界的百年品牌——奔驰落户北京,北京奔 驰把世界标准的高端产品带给了中国消费者。
北汽在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改革创新,2007年, 面对分散化管理“散、小、乱”的严峻挑战,北汽召 开了战略研讨会,正式提出“走集团化道路、实现跨 越式发展”的战略决策。
集团化道路一经确定,北汽人发扬“北汽精神” 快速铺开各项工作,北京汽车走上了整合资源、纵横 捭阖的发展“快车道”。2010年9月28日, 北汽控股公 司正式更名为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同日,北京汽 车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12年,北京汽车首次进 入世界企业500强;2022年,北京汽车实现连续10年位 列世界企业500强。
二、北京汽车传承国企精神文化的经验分析
回顾北京汽车的发展历程,北京汽车人在传承发展好国企精神文化中赓续伟大建党精神,推动企业不 断发展壮大,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要的成果。通过深 入的梳理、分析与总结,北京汽车在传承发展国企精 神文化中形成了三条实践经验。
1.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是传承发展好国企精神 的根本保证
北京汽车60多年的发展历程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建 立、建设和发展的历程。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党的领 导与组织下,伟大的建国精神就注入北汽人的精神血 脉中。从北汽人完成“井冈山”牌轿车研制、建立北 京汽车制造厂,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北汽人实现“两 车一机”的成功;从改革开放后北汽人的探索和创 新,到21世纪北汽人应对困难与挑战,形成历史给予 迸发出的北汽精神,在党的领导下,“兴企报国”的 精神赋予了一代代北汽人不畏困难、艰苦奋斗、立志 为国造好车的坚定理想信念。
2.坚持与国家发展要求相结合是传承发展好国企 精神的着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追寻党 的初心和使命正是传承发展好国企精神的着力点与价 值体现,因此,传承发展好国企精神必须坚持把企业 发展方向与国家发展要求深度结合。这种深度结合也 彰显在北汽每一个历史发展关口的抉择与奋斗中: 改革开放前,北京汽车从汽车修理向整车制造转型发 展,“两车一机”助推国家汽车工业发展;改革开放 后,北京汽车从计划经济单一所有制企业基础上,积 极推进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北京轻型汽车有限公 司、北京市旅行车股份有限公司、北汽福田车辆股份 有限公司的中外合资合作、多种所有制合作等企业形 态的探索与发展;进入新世纪后,北汽积极适应中国 加入WTO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形势,深度推进中外合 资合作,推进北汽集团化发展,将北汽建设成为中国 重要的汽车企业集团,长期稳居世界企业500强。
3.提升干部职工的精神力量是传承发展好国企精 神的主要渠道
国有企业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国企干部职工是推动国有企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是国 企精神的传承者、维护者和发展者。国有企业干部员 工对国企精神的传承、维护与发展,体现在企业发展 的重要关口中所展现的精神力量。北京汽车经历过打造“井冈山”牌轿车的艰苦奋斗期,经历过“两车 一机”时代的辉煌时期,经历过改革开放后的探索 和创新,经历过2000年前后企业面临的生死抉择,最 终在21世纪、新时代,北京汽车实现新发展,创造新 辉煌。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干部职工紧紧团结在企业 党组织周围,面对困难不畏惧,面对机遇不犹豫,展 现出北汽人的“井冈山”精神、“两车一机”精神、 “改革创新”精神、北汽精神。每一阶段的每一种精 神力量,都是北汽人传承发展好国企精神的重要体现 与见证。
三、新时代传承发展好国企精神文化的建议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 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 赶考之路。国有汽车企业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 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机遇主要表现为:目 前汽车产业竞争激烈,新能源、智能化、网联化已经 成为汽车企业未来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为中国汽车 企业赶超西方传统汽车巨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挑战主要表现为:国有汽车企业研发能力、生产技术 能力、市场开拓能力还不能满足当前市场竞争对企业 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面对机遇,迎接挑战,传承发展好国企精神中文 化,是国有汽车企业在百年未有的汽车行业大变局中 夺取胜利的重要保证。为此,必须结合实际,提出新 时代传承发展好国企精神文化的对策与建议。
1.在挖掘企业精神、开展国有企业精神文化谱系 建设工程中,传承发展好国企精神文化。要以企业党 委为主导,开展国有企业精神谱系建设工程,围绕国 有企业赓续建党精神,系统梳理本企业历史发展历程 中践行建党精神,传承发展国企精神的文化资源,形 成本企业赓续伟大建党精神、传承国企精神文化的精 神文化谱系。
2.在凝聚干部职工思想共识、牢记国企初心使命 中,传承发展好国企精神文化。国企干部职工是推动 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国企精神文化的传承 者、维护者和发展者。建党精神、国企精神文化在新 中国成立以来,引领国企干部职工攻克一个又一个难 关,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建党精神、国企精神赋予 国有企业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党为国为民服务的初心 和使命,勇于斗争的精神,独立自主探索创新的思想 品质。面对汽车行业的机遇与挑战,必须加强企业理想信念教育、形势任务教育,凝聚干部职工为国造好 车的思想共识。
3.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引领企业破解发展难题 中,传承发展好国企精神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 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国有企业 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 检验党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在加强企业党建工作 过程中,必须做到党建工作与经营工作的深度融合。 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促落 实”的关键作用,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应在围绕服务 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工作,带领企业干部职工破解发展 难题中凝聚夺取企业发展新胜利的精神力量,实现国 企精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4.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抓好企业党风廉政建设 中,传承发展好国企精神文化。新时期,中国共产党 仍然面临着“四大危险”“四大挑战”大形势。国有 企业能否落实好党中央要求,直面“四大危险”,迎 接“四大挑战”,解决好国企党建工作的各项问题, 是对国有企业发展的重大考验。赓续伟大建党精神, 传承国企精神文化,是国有企业党组织落实党中央要 求,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保证。2016 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 会议上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 “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党风问题、 廉洁问题、腐败问题,违反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与党 的初心和使命背道而驰,是国有企业赓续伟大建党精 神,传承精神文化的重要障碍。新时代,要加强国有 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把纪律和规矩挺在 前面,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抓好巡视发 现问题的整改工作,严肃查处侵吞国有资产、利益输 送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秀梅.《国有企业红色文化的生成逻辑及价值内涵》[J]. 《人民论坛》,2021(12):79-81.
[2] 忻平,万金城.《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逻辑及其育人功能 实现的关键点位》[J].《思想理论教育》,2022(9):41-47.
[3] 李建华,周杰.《伟大建党精神的伦理特质》[J].《思想理 论教育》,2022年(9):34-40.
[4] 徐国亮,史倩.《伟大建党精神引领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 建设探析》[J].《东岳论丛》,2022(7):12-19.
[5] 王广义,李世坤.《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源头、演进 和主题》[J].《理论探索》,2022(3):18-25.
[6] 邓纯东.《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核心理念》[J].《人 民论坛》,2021(5):20-2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66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