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 > 正文

休闲农业与农副食品加工业耦合协调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09-19 15:25:0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本文根据物理学耦合理论,构建了产业耦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苏省休闲农业与农副食品加工业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江苏省休闲农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的综合发展指数呈现持续上升态势;第二,产 业耦合协调度从低度失调发展到良好协调,但整体耦合度仍处于中度耦合阶段。因此,应加强统筹协调,推动两大产业耦合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以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向好发展。

       关键词:产业耦合;休闲农业;农副食品加工业;产业优化

       休闲农业是在城市消费外延和乡村功能转型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产业形态与消费业态,也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之一。休闲农业的发展依赖于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承接农业与休闲农业的重要纽带,其发展水平影响着休闲农业的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类型的多样 性。作为与休闲农业直接相关的产业,休闲农业与 农副食品加工业的融合发展将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产加销紧密衔接,实现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1-2] 。为了实现休闲农业的良 性发展,探讨休闲农业与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协调发展关系尤为重要。

\

      本文构建了休闲农业与农副食品加工业耦合发展的指标体系,运用熵值赋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依据江苏省农副食品加工企业数据,从产业融合角度对休闲农业与农副食品加工业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对耦合协调度的计算和分析,判断二者之间的产业关联程度。根据数据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进一步提升休闲农业发展水平,实现区域内产业协作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

       一、耦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休闲农业发展与农副食品加工业耦合关系

       休闲农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的经济特性和协同演 化关系决定两大产业具有天然耦合性。休闲农业将农业生产与农产品深加工和销售连接起来,在纵向上拓 宽了农业产业链,将农业要素延伸到农副食品加工等 领域[3-4] 。农副食品加工业作为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休闲农业的产业内容, 能够实现休闲农业的功能拓展。休闲农业发展系统与 农副食品加工业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见图1。
\


       (二)耦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根据代表性、科学性、数据可得性、系统性 原则,使用理论分析法、文献检索法、专家咨询法、 频度统计法对指标进行设置和筛选[5] ,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

\

       (三)指标权重方法选择

       本文运用熵值法能降低权重确定的主观性,以及 单调性、缩放无关性和总量恒定等优异品质,确定休闲农业与农副食品加工业耦合系统评价指标权重使用熵值法[5]。

        二、耦合度评价模型构建

        耦合度主要用于反映两个系统或者多个系统要素 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6] 。从协同角度看,休闲农业与农副食品加工业的耦合度可以定义为系统要素相互影响 的程度,耦合度的大小反映了相互协同发展的程度。
 
       (一)耦合度函数

       根据物理学中的耦合系数模型,构建出休闲农业 与农副食品加工业之间的耦合度函数:

  \
      上述公式中,C为休闲农业发展与农副产品加工业的耦合度,  C∈[0,1]。当C=0时,耦合度最小,两 个系统之间处于无关的状态;  而当C=1时,  耦合度最大,两个系统之间达到良性共振耦合,趋向新的有序结构。

       (二)耦合协调度函数

        鉴于休闲发展水平与农副食品加工业发展速率不同,耦合度的计算中序参量上下限是来自各区域某年份 最小值与最大值,因此,仅依靠耦合度判断有可能会产生误判。为此,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公式表示为:

    \
       其中:  D代表耦合协调度,  C是耦合度;T为区域 休闲农业与农副食品加工业发展综合调和指数,反映了整体协同效应或贡献;a和b分别为2个系统所占的权重,a、b同取0.5。耦合协调度划分见表1。

\

       三、休闲农业与农副食品加工业耦合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

       (一)数据来源

       休闲观光农业是江苏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农业现代化工程着力发展的五大产业之一。尤其是在“十二五” 期间,江苏省连续四年设立专项资金扶持休闲观光农业,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休闲观光农业建设。

       2014年后,  江苏省未再发布新的《江苏休闲农业发展报告》,基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的数据来源于 2010~2015年《江苏省统计年鉴》、2011~2014年《江 苏休闲农业发展报告》、2015~2015年《全国休闲农业统计年鉴》、2010~2016年《江苏省农产品加工业年鉴》和WIND数据库及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其中部分缺失数据通过取平均值法推导得出。

       (二)权重计算

       本文利用Stata15.0对指标数据进行分析,ej 、gi 、 wj分别为熵值、变异系数和权数。休闲农业共有12项指标,各指标权重都在0.60-0.79范围内;农副食品加工业有10项指标,指标权重都在0.60-0.79范围内。

\

 
      (三)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的结果分析

       U1 、U2分别为农副食品加工业综合评价指数和休闲农业综合评价指数。与农副食品加工业相比,休闲农业的起点较低,2010年U2只有0.07,但发展迅猛, 到2015年达到1.89,发展速度明显超过农副食品加工 业。当U1>U2,属于休闲农业发展滞后型;U1=U2,属于同步型发展;U1<U2,属于农副食品加工业滞后型。2013年以后,农副食品加工业综合评价指数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滞后于休闲农业发展。

\

       2010年~2016年,耦合协调度从2010年的中度失调  (0.27),发展至2015年的良好协调(0.88),整体协同效应逐步加深。总体来看,休闲农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仍处于中度耦合阶段。

\

       四、结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 生态、组织振兴。”休闲农业与农副食品加工业应抓 住历史发展机遇,积极推进产业间互动与融合,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了促进江苏省休 闲农业的发展,一是借助于大数据平台,不断深化两大产业耦合程度。大数据时代,可以借助于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进一步加深休闲农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的耦合。二是要重视统筹谋划,构建完备的产业耦合支撑体系。对两大产业耦合发展进行整体布局、统筹谋划。三是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应构建跨企业、 跨行业、跨专业的人才交流培训体制,加强复合型人 才培养和培训机制。

       参考文献

       [1]    钟漪萍,唐林仁,胡平波.农旅融合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机理与实证分析—— 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 游示范县为例[J]. 中国农村经济,2020,427(07):80-98.
       [2]    李彬彬,米增渝,张正河.休闲农业对农村经济发展贡献及影响机制—— 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为例 [J].经济地理,  2020,  40 ( 02 ):154-162.
       [3]    姬亚岚,张玫.多功能农业框架下休闲农业组织模式比较——一个系统思考方法[J].农业技术经济,  2012 ( 4 ):86-96.
       [4]    尹成杰.农业多功能性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J]. 中国农村经济,2007(07):4-9.
       [5]    张玉翔.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耦合模型及实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3.
       [6]    陈书琳,陈宇.休闲农业园植物配置时空耦合协调度评价研究—— 以江苏省级农业园为例[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 划,2022,43(12):270-27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63343.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