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在国家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背景 下,提升作为“神经末梢”的区属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已 经势在必行。本文以南京鼓楼高科集团为例,剖析了区属 国企面临的经营模式不灵活、市场机制不健全、创新服务 不精准、人员结构不科学、创新能力不强的困境,结合区 属国企的实际,提出了聚集三大业务、提升两大能力、实 施两大工程的发展思路,以供参考。
国有企业在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 支柱作用,因此,需要保障国有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 水平,即提升其核心竞争能力[1] 。现阶段,国有企业改 革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在将国有企业 改革推向纵深的背景下,建立健全高效能的国有企业 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已成提高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的 当务之急。作为国有企业“神经末梢”的区属国企, 其市场化竞争力的提升,直接关乎国有国资改革发展 的现实成效。作为江苏省区属国有企业的典型代表, 南京市鼓楼高新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南京鼓楼高科集团”或“集团”)全面落实南京市 鼓楼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在南京市鼓楼区国资办 和江苏省南京鼓楼高新区管委会的指导下,围绕科技 创新发展和省级高新区建设,扎实有序地开展各项工 作,是全区科技创新和产业运营市场化综合化服务平 台。集团主要承担南京市鼓楼区“硅巷”建设打造, 江苏省南京鼓楼高新区基础设施及自有载体规划投 资、开发建设、管理运营,以及高新技术和科技产业 投资、咨询和管理等职责。
一、国企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政策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 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 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 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 明确指出,国有企业改革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 发展规律,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 权分离,促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 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 主体。国务院国资委制定的《“十四五”中央企业发 展规划纲要》指出,各中央企业要把布局优化和结构 调整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大对前瞻性战略性 新兴产业的布局投入,进一步优化产业链资源配置, 强化产业链协同,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国 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在这方面要发挥好专业平台作 用。此外,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和栖霞区、浙江省宁 波市奉化区、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分别就区属国有企 业融资管理、财务监督、综合管理和市场化改革等角 度发布了管理办法,为深化国企国资领域改革的精 神,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提供了政策动力。
二、区属国企提升市场竞争力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是经营模式不够灵活。由于区属国有企业的生 存发展对本级依赖度较高,经营还带有行政化痕迹, 市场化经营理念和经营机制不健全,收入来源方式相 对单一,持续盈利能力不足。二是市场机制不健全。 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和分配机制有待优化,管理人员 选用和退出缺乏科学机制,落实市场化用工管理制度 不到位,工资与效益联动机制执行程度还不够,员工 持股等各类中长期激励方式需探索。三是创新服务不 精准。鼓楼高科集团作为区属国有企业中以科技服务 为核心的代表性国有企业,其服务机构建设还需发 力,创新服务缺少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等高科技 元素支撑的方式方法,为科技型企业提供系统化、高 端化、个性化增值服务的能力还不够,服务区域科技 创新的硬软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四是人员结构不科 学。区属国有企业的职业经理人市场化程度不够,缺 少精专领域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五是自主创新能力 不强。区属国有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 的影响力、控制力有待提升。区属国有企业科技创新 能力和产业链控制力相对省市属企业较弱,对资本运 作和业态探索还不够深入细致,尚未能有效激发其他市场主体的活力。
三、案例企业面临的发展机遇
一是创新发展机遇。江苏省南京市引领性国家创 新型城市建设行动的实施,为区属国企创新发展和科 技服务指明了前行方向,能更好地服务于鼓楼科技体 制综合改革,进一步发挥科教资源优势,持续增强原 始创新能力,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江苏省南京鼓 楼高新区的筹建与批复确立了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示范 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和鼓楼区科技、产业创新开路 先锋的角色定位,有助于企业集成集聚资源专注于服 务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改善 区域创新创业环境,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建立高 新技术成果产出、转化和产业化机制。
二是产业发展机遇。南京市发布了以《推进企业 创新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实施细则》为代表的一 批产业政策,积极布局未来网络与通信、基因技术、 类脑智能、氢能与储能、第三代半导体、前沿新材 料、区块链、量子信息等一批产业“新赛道”,致力 打造“2+2+2+X”创新型产业体系,营造了良好的产业 发展生态。区属国有企业可以充分发挥南京市乃至省内 外高校科研资源集中优势,盘活并拓展产业项目建设和 经营管理的空间,助推相关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 代化,自主培养壮大一批创新型产业与企业集群。
三是资本扩容机遇。自2019年开市以来, 科创板 通过关键制度改革,在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示范带动 效应不断增强。南京市明确提出打造“科创企业森 林”,对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给予资金资助,公司可 以通过进入南京市拟上市企业储备库,获取再融资的 支持力度和精准服务。2021年以来,新三板不断深化 改革,尤其是北京证券交易所的设立,服务创新型中 小企业主阵地得到切实打造。集团可充分利用北京证 券交易所的资本平台,结合其监管要求更弹性、交易 规则更灵活、再融资更快速的特点,深挖新兴普惠金 融的资本红利。
四、区属国企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思路
胡鞍钢等清华大学学者从“做大、做强、做优、做 绿、做和”五个角度来评价中国国有企业竞争力[2] 。从 南京鼓楼高科集团的实际出发,应注重集成集群三大 业务,全面攀升两大能力,配套实施两大工程,通过 做强主责主业提升综合竞争力,锻造具有影响力的知 名国企品牌。
(一)聚焦三大业务
1 . 融合发展商务服务业。一是全链布局科技服 务。发展研发设计、创业孵化、技术转移、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科技咨询、检验检测认证、科学技 术普及等科技服务业务,围绕区域产业链创新链建构 市场化科技服务业务体系。二是拓展商务服务范畴。 发展法律服务、评估检测、会计审计、税务服务、咨 询评估、会展经济、楼宇经济等商务服务业,提升商 务服务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水平。积极发展楼宇 经济,优化总部经济发展布局,增强总部经济发展能 级,全域联动促进总部经济集聚发展。加快发展会展 经济,积极引入国内外知名会展、大型会议、高端论 坛,打造综合性会展业发展平台。三是延伸发展现代 商贸。引导发展体验经济、首店经济、首发经济、夜 间经济、无接触交易、直播带货、免税经济等新模 式,促进消费国际化、特色化。引导发展壮大商圈商 街经济,推动中高端商贸服务业创新集聚,提升多层 次差异化区域商圈的辐射功能、时尚引领功能和便民 服务功能。
2.深度融入房地产业。一是引导提升厂房住宅品 质。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加 快建筑工业化升级和数字化转型,提高施工精细化水 平,推动绿色住区、绿色住宅建设,不断提升厂房住 宅品质和宜业宜居性能。二是打造规模化住房租赁企 业。积极参与租赁住房建设运营,利用已建成住房或 新建住房开展租赁业务,积极争取降低或减轻住房租 赁企业税费政策和银行住房租赁企业提供长期低息贷 款,探索发行租赁住房建设债券,提高区域住房租赁 企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三是加快发展物 业服务业。学习借鉴北京国宏物业管理公司、北京科 住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等国有物业管理领军企业经验, 探索构建“党建引领、行业指导、基层主抓”的物业 管理服务新模式,促进物业管理融入社会基层治理体 系[3] 。引导构建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促进线上线下 服务融合发展,推动物业服务标准化,逐步健全质价 相符服务机制,探索“物业服务+生活服务”模式,扩 大专业化、市场化、规模化物业管理覆盖范围。
3.多元布局资本市场服务业。一是搭建科技金融 服务平台。加强金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和服务链深 度融合,建立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整合政府、企业、 中介、金融机构资源,为企业提供全要素金融支持, 提升科创领域投融资服务效能。二是探索多渠道融资 模式。设立天使投资基金,积极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同 设立科创天使投资基金,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和创 新型企业培育,重点扶持种子期和初创期的高新技术 企业。三是协调运营科创产业基金。加大与国际国内 知名创投机构的对接,吸引社会资本建立科技型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服务掌握核心技术、有预期收益的成 长期科创型企业。四是推动科技金融精准对接。建立 “新创企业库”和“上市企业库”动态管理机制,通 过完善政策扶持、深化服务机制、拓宽融资渠道等, 鼓励更多科技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带动产业链 上下游企业不断聚集。
(二)提升两大能力
1.增强结构优化能力。一是聚力专业精深发展。 积极适应国内市场需求变化,以做强做优做精为目 标,对标先进地区,嫁接一流科技服务公司,打造专 业运营管理团队,加强资源配置整合、企业文化和品 牌建设力度,提高效率和整体竞争力。二是提升产融 结合效果。推动在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和中高 端领域进行布局,加强与民营企业、科研院所等合作 力度,注重金融支撑实体经济的良性发展。三是培育 区域新动能。投资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 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 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国有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四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努力打造样板项目,转变规 划建设平台经营思路,打造集项目策划可研、咨询服 务、建设管理等全过程的综合性管理平台。
2.提档自主创新能力。一是积极加入“小双百企 业”梯队。按照“双百企业”“1+N”系列文件要求, 从推进股权多元化、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法人 治理结构、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等方面进行综合改 革,激发企业内生活力。二是主动融入“科改示范行 动”。突出创新核心地位,加大企业财务科研投入力 度,通过建设建强企业研发机构、参与科技计划项目 等举措激发企业创新动能。三是创新项目招引举措。 开展全员招商,创新招商工作机制,大力营造浓厚 的招商氛围;拓宽招引渠道,创新合作模式,深化与 商管团队合作,引入高品质商业配套项目,推动商业 项目出亮点、显特色、树品牌。四是建设硬核人才队 伍。国有企业想要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获得良好 的改革效果,需要进一步重视专业技术人才梯队的建 设,以人才竞争赢得市场竞争[4] 。五是全面推行经理层 成员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和用工市场化。以科学的薪 酬分配为导向,不断激发员工干事创业动力,形成利 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效机制。六是健全绩效考核办 法,实行全员全过程指标考核,建立一支技术过硬、 能打仗、打胜仗的现代化人才队伍。
(三)实施两大工程
1 .综合治理规范化工程。一是加快党建业务融 合。严格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强化政治担当,实践国有企业政治优势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转化,为推动国 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党建保障,以基层党建发展推 动企业全面工作,不断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5] 。二是 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优化企业的组织架构、运行机制 和专长优势,构建职能清晰、结构优化、分工合理、 执行有力的集团化运作网络,健全以产业发展、科技 创新和载体运营为核心的主营主业,加快形成功能明 确,与区域发展相适应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格局。三 是强化企业本质安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压实企 业第一责任人责任、全员岗位责任以及安全防控、基 础管理和应急处置等责任;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专项 整治行动,加强重点领域、工程隐患排查,为企业发 展创造稳定环境。
2 .监管体制系统化工程。一是强化企业内部监 督。建立审计部门向董事会负责的工作机制,落实企 业内部监事会对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监 督;发挥企业总法律顾问在经营管理中的法律审核 把关作用,推进企业依法经营、合规管理;健全以职 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加强企 业职工民主监督。二是防范化解企业金融风险。加强 企业债务风险管控,强化财务硬约束,去杠杆率与降 低债务相结合,通过加强“两金”管控、亏损企业治 理、低效无效资产处置、非主业非优势企业(业务) 剥离等措施,提高国有企业资产质量和运行效率。三 是健全投资管理体系。明确投资的管理责权,梳理投 资的管理流程,实现企业投资的规范化、制度化管 理;加强对投资过程的监控,对投资项目应实行专人 专项监管,做到责权利相对称,实现对项目全过程实 行跟踪监管;推进投资管理体系与审计工作融合,不 断完善审计工作对投资活动的监督,有效提前控制投 资风险。
参考文献
[1] 章泓.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J].发展,2020(8):64-67.
[2] 胡鞍钢,魏星,高宇宁. 中国国有企业竞争力评价[J].现代国企研究,2014(9):27-37.
[3] 王晓峰,顾皓丹.浅析国有企业的物业管理如何在发展中增强核心竞争力[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5(10):11-12.
[4] 马卓,吴德媛.关于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才梯队建设的思考[J].商情,2022(3):85-87.
[5] 秦静.实践国有企业政治优势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转化[J].管理观察,2015(21):114-1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62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