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 > 正文

基于内部审计视角的房建工程项目成本管控问题研究——以某房建项目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3-07-12 10:03:2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建筑市场产品同质化趋势日趋严重,大浪淘沙下,精细化成本管控成为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低成本竞争成为行业内普遍的竞争优势,如何利用精细化管理手段实现成本压降,从而提升项目利润空间,已经成为房建工程项目研究的主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审计的主要程序和内容,以某房建项目为例,提出了相关审计问题及具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以期为项目成本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内部审计;房建工程;成本管控;问题

  一、工程项目成本的概念

  工程项目成本是指承包单位在进行某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支出的总和。它以工程项目施工为核算对象,一般以直接成本及间接成本进行划分,直接成本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等,间接成本主要包括规费和管理费等。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项目价值的直接体现,是整个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

  二、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原则

  1.成本最低化原则。从不同角度着手,力求抓住每一个能够使成本降低的可能性,追求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的项目管理目标。

  2.全面成本控制原则。要求项目全体人员对项目运行全过程的成本进行全面、精细化控制,各部门、各系统形成协同联动力量,共同达成成本压降目标。

  3.动态成本管控原则。伴随项目边际条件、实施环境、市场因素的不断变化,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关成本进行动态管控,对成本控制方式进行动态调整。

  4.目标成本管理原则。其内容包括最初的目标设置、标注及分解,目标前期落实、中期执行和后期检查,通过监测进行修正和意见反馈,从而实现项目成本管理的P(计划)、D(实施)、C(检查)、A(处理)的良性循环。

基于内部审计视角的房建工程项目成本管控问题研究——以某房建项目为例论文

  三、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审计内容

  (一)成本核定原则

  应按照项目全口径成本进行核定,包括账面已列报的成本、未及时入账的成本。含暂未完成的分供方结算、需预提的各类奖金、预计后期需发生的其他费用等。已经发生且有核算依据的工程成本,审计时据实全额列入工程成本。若成本确认和支出流程存在违反企业管理制度的(如超结、超付情况),发生的成本仍全额列入工程成本,但审计人员应在审计报告中予以充分披露。项目超结(或超付)款项,除非分供方有书面资料证明同意由其他工程项目代扣,否则无论公司其他项目是否有该供应商债务可抵,审计时均将该超结(或超付)列入成本,必要时在审计报告中予以披露。

  (二)项目成本主要审计内容

  1.建造类

  (1)访谈项目商务负责人、财务负责人,了解竣工己结算项目成本是否锁定,竣工未结算项目是否有成本核定表。

  (2)审查项目分供合同文件、分包完工(进度)结算书、分包签证索赔证据及物资设备验收单及分供付款书等资料,核实成本的真实性。

  (3)区分甲指部分分包结算额,是否按三方合同协议条款约定扣除管理费、水电费等。

  (4)核实是否按照要求计提维修金,是否计提兑现,是否存在非项目成本。

  (5)了解项目坏账准备是否计入项目成本。

  2.房地产投资类

  (1)查看财务报表、账套、凭证等资料,核实各项目开发成本的真实性,包括土地费用、前期费用、建安费用、项目销售费用、间接费用等。

  (2)检查开发成本费用支付的相关凭证,查看支付的依据是否充分、是否存在不合理开支的现象并进行调整。

  (3)核实销售成本结转是否正确。商品房销售成本的结转,应按成本核算对象中的不同物业类型进行成本分配,并计算出不同物业类型单位面积成本,再用当期已确认商品房销售收入的不同物业类型面积乘以单位面积成本,即为应结转当期的商品房销售成本,即主营业务成本。

  3.非房地产投资类

  取得项目结算评审资料,将项目预计总成本与账面实际成本比较,核实对施工层面结算的各项费用、项目公司管理费、资金费用、征拆费等合同约定应由项目承担的成本是否充分计足。项目成本中如未包含投资层面管理费、项目公司管理费、融资成本、资金使用费等,应据实进行调整。

  四、项目实践探讨

  (一)项目概况

  某项目,合同价自行施工金额209316532.5元;建筑面积131389.8m2,高层层数34和33/1(地上/地下),洋房:6和7/2(地上/地下),合同工期为2019年3月至2021年7月。合同施工范围:主体结构、二构、水电预留预埋,粗装修及外砌筑墙体抹灰、防水、土方回填、卷帘门等。付款条件:项目完工且达到首批货量预售条件以后开始支付,首次工程进度款扣除履约保证金10%后按已完成合格永久工程估值的80%支付,后期随着消防验收、竣工备案逐步提高付款比例至85%,工程整体完工并完成竣工结算后,退还全部履约保证金并付至结算金额的95%。

基于内部审计视角的房建工程项目成本管控问题研究——以某房建项目为例论文

  (二)审计内容

  审计组听取了项目主要人员的情况介绍,查阅和审核了项目合同、物资商务策划、工程总计划、相关分析报告、往来文函及财务账册等资料,对项目成本预算、成本策划创效执行情况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

  (三)发现的问题与不足

  1.二三次经营策划执行刚性有待提高

  项目商务策划按计划开展,在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动态调整,但策划完成率普遍不高;对内对外签证、变更、索赔工作进展差强人意。需要紧贴实际,抓牢抓实,督促部门联动,完成从现场实施到资料收集整理的并进;进一步加强同分供方、业主、监理等的沟通,推动现场签证、变更、索赔事项的及时认定、报批。在完成责任目标,向管理要效益方面做出努力。

  2.需要加强对物资消耗管理的关注

  物资管理策划调整不及时,同时项目物资月度需求计划累计进场量统计漏项,物资成本分析数据不准确,不能准确反映成本节超;现场周转架料、铝合金模板、新型钢支撑加固体系、钢板网等租赁类物资大量堆积,存在租赁超期风险;未制定分包方物资管理制度及奖罚措施。在分包方物资过程管理中,对分包方因材料浪费、私自切割、掩埋周转架料的罚款缺少依据,存在后期扯皮风险。

  3.环节管控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项目存在现场架料周转使用超期、退场不及时、二构分包工程进展滞后、个别合同签订及结算办理不及时、类似房屋防水渗漏等质量通病难以根除,需要项目持续性关注,避免因管理不到位出现工期延迟、相关成本增加、结算等工作办理缓慢影响工程进展、质量风险导致利益流失等情形。

  4.经济活动分析质量仍需提升

  普遍存在商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综合部门联动不足,对现场经费核算项目分类标准不统一情形,有的项目出现预算漏项。同时,项目对影响成本增减变动相关资料收集不充分,在进行月度或季度经济活动分析时,对费用超支、节约具体原因分析不透彻,不利于对相关费用的压降,对下一年度现场经费预算难以形成具有借鉴意义的经验材料。

  5.分包管控有待加强

  一是现场管理人员对分供方合同条款了解程度不足,成本管理意识不足,对合同外费用的签认不规范,造成商务人员结算时扣减困难。二是施工过程中工程量确认、现场签证、费用补偿资料签认不齐全,结算时分包以前期口头答应为由坚持索取,导致推进缓慢。存在现场签证签认不规范、资料不齐全情况,影响分供方结算办理工作推进。

  6.创效水平整体偏低

  一是商务策划动态调整不及时,与项目实际情况存在偏差,有些策划项可实施性不强,商务策划形式大于内容,策划书编制缺乏深度,开展难度较大,导致与预期存在较大偏差,最终策划实施失败而未能落地。二是缺乏全员过程创效意识,部门联动不足,创效信心不坚定,创新意识不强、化解手段单一,开源类策划业主变更较少,节流类业主现场管理严格,大部分也未能按计划实施。

  7.法律风险意识有待提升

  一是对分包合同履约风险的敏感性不足,过程管控缺乏证据意识。项目劳务人员受伤索赔案件,因未能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固定证据、明确责任,使后续涉诉,虽然最终并未造成损失,但增加了管理成本。二是对业主以物抵债、票据支付的警惕性有待提高。如在项目抵房过程中,未能明确实际购房人以贷款方式购房,银行发放的贷款如何处理事宜,导致发生业主截留贷款,分包单位起诉公司主张等额债权。

  (四)审计建议

  1.培养全员成本意识

  建议项目通过培训教育、优化管理机制、绩效考核等方式,同时项目领导持续以身作则抓成本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成本管理意识,提高项目管理人员对成本浪费的警惕性;此外,将成本控制纳入对员工的考评,营造积极、向上的成本管理文化氛围,挖掘干部职工成本管理的潜能,逐步形成全员参与成本管控的工作局面。

  建议项目推行“全要素、全过程、全周期”的成本管理模式,首先,做好市场调研、总图级规划、比价分析、合理的资源调配、具有指导意义的分析等,科学锁定目标成本,优化设计管理,从源头上做好把控;其次,做好成本的过程控制,根据房建项目施工生产组织特点和管理需要,合理划分成本、费用版块,避免出现控制真空;再次,要做好项目实施前与施工中的统筹兼顾,规划并保持项目设计运营成本、过程成本压降、质量控制与工期履约的总体平衡;最后,应加强全寿命周期成本管控情况的比对分析,及时制定纠偏措施,抓真抓实成本精细化管理,有效控制项目经营风险。

  2.识别各环节无效成本

  建议房建项目加强对方案定位、设计、招采、施工、结算、财税等各个环节显性、隐性无效成本的识别,丰富清单内容,明确各环节无效成本的成因,进行科学、系统地分析与论证,提出具体的控制方法与措施,加强对无效成本的识别与剥离,明人明责,以增加项目收益。

  建议项目成本管控部门牵头,做好部门联动工作,实现部门间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保证各个环节有序衔接、重要流程通行无阻、重点工作及时解决。将无效成本支出纳入月度、季度经济活动分析,及时预警纠偏。公司功能版块定期对项目成本管控工作进行检查,对管控不到位的情况进行跟踪督办。

  3.加大成本管控力度

  一是强化目标成本测算。重点提升目标成本测算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二是做实经济活动分析。通过对项目经理、商务经理的培训、教育、指导等,提升其思想认识和业务能力,优化工作流程,落实项目的主体责任和公司部门的监督服务职责,建立项目经济活动分析考核评价制度,加强考核结果的应用。三是加大分供方结算审核力度。充分发挥项目商务人员结算审核的职责和权利,强化公司分供方结算复审工作,在现有结算复审的基础上,公司组织专人每月抽取不少于10份的项目完工结算进行再审,严格复核工程量、现场签证、价格调整及补偿费用,对工程量超结、费用不合规计取的情况给予更正。

  4.提升策划创效水平

  一是强化标前策划。在投标报价阶段,深入研究招标文件、关注主合同谈判、重视不平衡报价策划、排查工程量清单是否缺项漏项等问题进行标前商务策划,为后续施工履约创效奠定基础。二是加大设计阶段创效力度。做好设计阶段策划,强化与设计院对接,对限额项目优化图纸设计,降低采购成本;多方案比选提前修改施工图,将效益前置。三是加强商务策划的实施考核,对项目商务策划的实施率按季度实施集中考核兑现。

  5.强化风险管控力度

  一是重视人才引进,充实法务队伍;加强人员培训,提高自有法务人员诉讼实务能力、风险管控水平。二是加强主合同风险条款识别修改的标准化管理。持续完善公司标准化文本建设成果,严格执行合同范本,优化合同评审、用印流程。强化项目授权管理的执行监督,严格执行合规风控制度要求。三是起诉应诉尽诉、快速快结。整合资源推进诉讼受限资金释放,为案件实体处理赢得时间。加大无争议被诉案件的治理能力,推动公司诉讼案件压降实施方案落地,规范项目涉诉风险预警管理动作,实现被诉案件风险的源头压降。

  五、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审计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和科学管理手段,适时开展工程审计,可以保证工程项目规范、稳健地运行,通过堵塞管理漏洞、完善管理措施、转变管理思路,从而达到控制工程成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崔一.基于审计视角的BAHT基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王孟娈.工程审计对项目成本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2:141-14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5921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