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 > 正文

推动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构建论文

发布时间:2023-07-05 11:47:4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教师应立足教学实践,及时关注学生需求,积极推动高中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的落实,实现高中政治课堂高效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想构建高中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师要做到如下几点:一是教学课堂要贯穿自己的教育理念创新,二是教学目标要渗透学科核心素养,三是教学探究要依托情境创设,四是教学内容要注 重议题引领,五是教学活动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 高中政治,活动型课程,议题教学

  引 言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 一,教学目标不够合理,主要重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教师过于追求分数和升学率,而在一定程度上忽 视了思想政治课程本身的教育意义,忽视了立德树人 的教育根本任务;第二,教学内容不够科学,偏向于 知识性处理,过于追求理论的挖掘,缺少足够的实践 性操作,导致理论和实践在一定程度上脱节和分离; 第三,教学设计不够开放, 倾向于简单的直观式问题, 让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缺乏自我 探究、思辨、反思和总结过程,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 和综合素质的提升;第四,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教师 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 方法,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的有趣性和创造性, 导 致学生缺乏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传统的高中 思想政治课程影响了政治教育教学效果,影响了学生 学习能力的提升。

  活动型学科课程是学科课程和活动型课程的结 合, 是内容和形式的结合。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践, 从 核心素养、情境创设、活动设计、议题教学、教育创 新等五个方面积极探索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 开展的具体举措,从而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完 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一、以教育理念创新为立足点,与时俱进

  教师教育理念的创新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前提条件, 如果教师思想陈旧, 思维僵化, 那 么思想政治课活动型学科课程的落实就将成为一句空 话。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学过程中不断出 现新问题、新要求、新动向,教师教育理念的创新和 转变势在必行 [ 1]。

  教师必须加强对新的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积 极参加教学教研活动和教育培训活动,潜心研究,勇 于探索,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更新 教学观念,运用先进的、科学的教学思想来指导教学 实践。在课堂上,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积极促进创 新性活动的开展和多样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活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 的实践能力,为学生打造一个生动活泼、富有创意的 课堂;要改革师生互动方式,改变“居高临下”的传 统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 体作用,细心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积极发现学生的 学习潜能,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学生营造一个 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

\

 
  二、以素养培养为落脚点,立德树人

  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法治意识、 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是贯 彻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理念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教 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 在进行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过程中,无论采用何种教 学手段和活动方式,都必须以学科核心素养为落脚点和目标。教师应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恰当渗透到 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度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核 心素养的知识,并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提高学生 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水平 [2]。

  例如,在讲解“市场体系”这一内容时,教师可 以组织学生收集有关“全国统一大市场”时政素材, 这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引导学生沿着“市 场—大市场—统一大市场—全国统一大市场”层层挖 掘,逐步了解什么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学会运用科学 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树立科学精神。在收集材料的 过程中,学生逐步认识到要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必 须推动市场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增强了法治意 识;认识到要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必须充分发挥政 府的积极作用, 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 由 此产生政治认同。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让 学生为解决本地市场的垄断行为和地方保护主义行为 建言献策,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公共参与能力。

  又如, 在讲解“坚持新发展理念”这一内容时, 教 师可以先让学生预习五大新发展理念,了解什么是新 发展理念,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让学生调查本地落 实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的 具体情况并分组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公共参与和社 会实践能力;通过本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所带来的飞速 发展,让学生感受到国家战略政策的合理性和正确 性,认同国家制度和政策,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三、以情境创设为切入点,感同身受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生动、直 观、形象的具体情境,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主动学习, 提 高学习效果的教学方式。情境创设能最大限度地让学 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情境中,使学生“身临其境”,这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 性,提升学生迁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深度 思考,让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因此, 教师在教学时, 要 立足教学需要和学生特点,创设恰当合适的具体情境, 引导学生把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做 到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例如,在讲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一内容时,教师可结 合“十四五”规划的编制要经过的主要程序创设情境(见 表 1),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设置问题:“十四五”规划的编制要经过的主要程 序是如何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 有机统一的?通过对情境材料的解读和问题的探究,学生可以 充分认识到:“十四五”规划编制过程中,党提出建议 和意见,体现了党的领导;文件起草过程中征求网民 和社会意见,体现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当家作 主;党的意见和建议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并通过),体现了依法 治国。学生可由此得出结论:“十四五”规划的编制要 经过的主要程序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 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

 
  又如,在讲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 征”一课时,教师可结合中国高铁发展创设情境,引 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创设情境:时任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在接受记 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之所以今天能成为“领跑者”,实 现跨越式发展 , 有三种力量发挥了关键作用。首先,是 党和政府发挥作用的制度力量,党和政府做好顶层设 计和整体规划,明确自主创新技术路线;其次 , 是企业 主体的市场力量,中国高铁企业面向市场需求,不断 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最后,是产学研一体化的技术 力量, 高校、科研院所、企业 ( 产业 ) 发挥各自的优势。

  设置问题:结合中国高铁发展情境,说明我国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哪些中国特色?

  通过对情境材料的解读和问题的探究,学生可以 充分认识到:党和政府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体 现了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 要特征;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企业发挥市场主体 的作用、产学研一体化的技术力量体现了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能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市场经济的长 处有机结合起来。

  情境教学法是很好的辅助教学方法,是构成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在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过程中,教 师要善于将问题情境与书本知识融合,通过对问题的 探究和讨论,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获得直观的体 验,有效掌握学科知识, 培养良好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

  四、以议题教学为着力点,提纲挈领

  议题在思想政治课活动型学科课程中处于核心地 位,在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起着引领作用。 什么是议题式教学?议题式教学是以“议”为解决问 题主要方式的教学,在“议”的过程中,对创设的情 境进行层层分析,在“问题”的牵引下,不断探究论 证的过程。议题不等于简单的问题和话题,议题要有 引领和贯通作用,要有可议性。在统编教材的必修模 块里,教材每个框题都设置了对应的核心议题。这些 核心议题能够将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 使知识体系化、 结构化、系统化。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围绕议题 展开思考、联想, 深入探究, 用思辨的思维解决问题, 引 导学生深度学习,真正提高学科能力。

  教师也可以在原有教材议题的基础上,生成更深 入、更系统的议题,包括总议题和子议题。例如,在 讲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内容 时,教师可以“如何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 用”为总议题,再设置三个子议题:“市场体系知多 少”;“市场调节话长短”;“市场‘魔咒’如何破”。又如, 在讲解“法治政府”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打造法 治政府建设新画卷”为总议题, 再设置两个子议题:“厉 行法治, 明慎所职——认识法治政府”;“法治护航, 久 久为功——建设法治政府”。再如,在讲解“正确认识 中华传统文化”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中华文化之 自觉、自信、自强”为总议题, 再设置三个子议题:“科 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文化自觉意 识”;“深刻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树立文 化自信”;“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促 进文化自强”。

  议题式教学贴近学生实际,注重真实情境,关注 社会实践,能够借助情境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积极投 入议题的谈论和探究中,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 思维、自主探究、自主反思,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不断提高学科综合能力,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五、以活动设计为支撑点,知行合一

  活动型学科课程中的活动可以是课堂教学中组织 的讨论交流、演讲辩论、角色扮演、活动体验、合作探索,也可以是课外的社会实践,如参观、访谈、调 研等活动, 也包括校内的实践, 活动策划、社团等活动。 活动设计形式多样,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

  例如, 在讲解“我国的社会保障”这一内容时, 教 师可以让学生调查家庭收入,了解家庭的社会保障情 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生活体验感;可以通过辩 论“要高薪还是要保障”、通过评析“不工作政府也要 管我们生活”的观点,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在求同 和求异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还可 以通过命题演讲稿《社保,我想对您说》来锻炼学生 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又如,在讲解“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这一内 容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调查收集本地区的传统文化, 培 养学生的实践参与意识,提升学生的实践参与能力; 通过辩论“传统文化是财富还是包袱”,提高学生的辩 证分析能力,使其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通 过写小论文《在中华文化中赏风景》,增强学生的文科 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上述的活动设计立足教学实际,贴近学生的生 活,形式多样,可操作性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 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 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的提升,做到知识与生活、理论 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

 
  结 语

  总之, 要想有效构建高中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 教 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把活动型学科课 程的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创新教学手段,在实践 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完善,落实对学生 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斌,王国平 .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策略[J].广西教育,2020(10):132-133.135.

  [2] 李晓东.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的理解与实施[J].福建教育,2018(50):56-58.

  [3] 朱志平 .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5):4-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58760.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