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 > 正文

餐厨垃圾处理企业运营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措施探讨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25 14:56:3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 平的不断提高,餐厨垃圾的管理问题越来越引起公众的重 视。餐厨垃圾处置企业运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是一个系统性 难题,对此,本文以餐厨处置企业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作 为切入点,运用系统工程概念,从可靠性和运行管理、目 标管理、设备全过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探讨了 提升企业运营管理水平的途径和应对策略,希望有助于餐 厨垃圾处置企业提升竞争力,创造和提高企业价值,实现 高质量发展。

  一、引言

  鉴于餐厨垃圾处置的特殊性,不适合传统的填 埋或焚烧处理方式,近年来,我国多地陆续建设了 一批餐厨垃圾处理厂,用以解决餐厨垃圾的处置问 题。随着餐厨垃圾处理厂的建成投用,一座城市中 餐厨垃圾处理设施的稳定、可靠运行将变得尤为重 要,其特殊的垃圾消纳能力以及广泛的资源化应用 领域,标志着这座城市的基础设施运营保障能力, 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整体 发展水平。由于我国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处于起步阶 段,因此,在餐厨垃圾处理企业的运营管理方面缺 乏经验,这给生产运营管理方和行业监管方都带来 了不小的挑战。根据目前餐厨处理厂主流的处置工 艺和资源化应用方式,将涉及危化品管理使用、可 燃性气体、污染物达标排放等多个敏感性问题,因 此,运营安全管理问题的有效解决和技术性突破变 得迫在眉睫。
\



  二、餐厨处置企业运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设计标准有待进一步提高

  由于餐厨垃圾处置行业起步较晚,整个行业领域 专业性不强,成套设备或专业配件市场更新换代较 快,品牌标准体系不成熟,导致了餐厨垃圾项目建设 后在工艺和运行方面遇到了很多难题,为了保证环保 方面避免对大气、土壤、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实现达 标排放,适应环保管控要求,需要不断延长工艺段, 复杂工艺处置流程,加强和补充环保设施设备的配置 建设。项目的改造和扩建等因素,导致了厂区总平面 布局、应急疏散和防火间距、防爆区设施的不符合要求,存在一定的事故隐患。

  (二)可靠性管理水平偏低

  设备运营的可靠性一般以非计划停运次数来表 示[1] 。非计划停运次数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可靠 性管理意识的强弱,同时也会暴露出系统评价基础数 据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问题。设备真实情况反映不 出来,原始数据和统计较多,应用分析明显缺乏,以 事发生后的情况分析为主,预防控制能力不足,维修 工作多以被动、应急方式出现,重复故障现象明显。 这给作业增加了危险性,同时对安全生产造成了很大 的威胁,稍有不注意极易引发事故。

  (三)设备管理不到位

  设备管理方面无全生命周期的概念,多以传统的 事后维修和预防维修阶段为主。设备管理的责任压实 和工作分解未到位,总会出现设备缺陷,被动组织维 修,对设备运行状况掌握不充分、不全面,抗风险能 力低。

  (四)检修计划性不强且缺少质量监督

  设备检修工作一般是采用的计划检修,当设备发 生事故之后,再临时组织工作人员充当消防队员灭火 的角色,进行设备维修[2] 。通过实践发现,不必要的 计划检修不仅会造成生产资源上的浪费,而且不可避 免的出现大量的换修现象,既威胁了日常安全生产工 作,又影响了生产运营效益。检修缺乏计划性,检修 依据不充分,都会导致检修质量得不到保证。

  (五)员工素质不高

  人是生产运营中最为重要、最为核心的部分,企 业运营水平直接取决于生产一线人员的素质能力,面 对新经济增长时代,在“双碳”背景下,生产企业需 要对生产组织管理的模式追求创新和变革。由于厨余 垃圾同时具有有害和资源的双重属性,特别需要改进 餐厨处理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思想,要加大科技创 新,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改进生产工艺、优化设备 运行参数。同时,要注重能耗控制,节能减排,在生 产处置稳定的基础上研究资源化应用场景,丰富资源 化利用产品。

  以上问题相互联系在一起,彼此之间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从侧面折射出餐厨处理厂整体运行能力的 不足。

  三、对策措施

  (一)提高可靠性管理水平

        1.充分认识可靠性管理的重要性

  加强可靠性管理是提高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 平,保证企业可以更高效、更具有竞争力、更安全 经济的有效方法[3] 。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科学、详 细地分析实际生产情况,找到可能会出现问题的原 因。然后,结合设备实际使用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来 降低设备故障率,充分发挥设备的潜力,通过有效维 保延长设备使用年限和周期,提高设备的生产能力, 使安全、低耗、稳定的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始终秉 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生产原则, 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流程和方法,以保证生产线安 全、可靠的运行。

  2.可靠性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

  建立可靠性管理指标体系,列入生产达标、负责 人考核范围,根据设备检修计划,计算出当年的达标 值,并且以此为目标进行日常工作指导,总体目标如 图1所示。

\



  从加强设备可靠性管理作为目标出发,需要通过 对上一年的生产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找出影响设备运 行的核心问题,分析原因,并进行一定程度的整改或 者技术性改造,促进提升设备综合治理水平,提高设备 性能和生产能力。同时,要把这些指标分解到各个生产 环节,落实到具体人员,对设备大中修的质量、利用 率、运行调峰等实现既定目标的管理。通过可靠性分 析,减少设备非计划停运次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二)提升运行管理水平

  1.安全运行管理

  落实岗位责任制,强调对工作的计划、检查、落 实、分析与考核的控制;严格管理工作票、操作票;强 化设备巡检,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高质量地做 好运行月度分析;认真做好安全性评价和危险源辨识工 作,对现场易出现问题的危险点做好监控和定期分析。

  2.经济运行管理

  部门编制经济考核指标考核程序,以实现动态、 实时监督,实施量化指标的劳动竞赛活动;对各项运 行指标采取目标管理落实责任,跟踪考核;根据系统 运行的效率及运行情况,实施优化负荷分配,降低能耗;定期进行设备可靠性分析,根治设备缺陷和隐 患,确保系统的无故障运行。

  3.运行人员的培训管理

  落实年度培训计划,以技术培训、考核上岗的方 式来强化、提高运行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有针对 性、系统地进行设备构造、故障甄别、操作安全的培 训,提高运行人员的现场反事故水平和能力;定期组 织反事故的演练和研讨会,交流分析各种典型事故的 成因,提高业务水平。

  (三)转变设备管理方式

  为了有效地提高设备使用质量,必须转变传统的 设备管理方式,向全员维修和预知维修管理方式转 变[4] ,如图2所示。
 
\



  (四)强化检修管理

  1.落实责任

  落实责任是一项关键的工作,在日常的专项防爆 检查工作中,检修工作应该首先遵循操作工自查,其 次是班组检查,然后是专业检查,最后是防爆小组再 检查的基本流程。如果各个环节一旦相互依赖推诿, 则会导致一些难点小的被疏忽,难点大的没有查到。 因此,必须明确各个班组、各个检查小组的具体职 责,并将这些职责纳入年度考核中去。

  2.加强过程控制

  应当加强检修工作的过程管理,检修前务必做好 检修任务确认、检修小组成员确认、各环节各人员的 职责分工、转向考核内容明确、所需的物料准备、检 修专业合同准备、检修时间计划等工作。要具体落实 好检修后的调试工作,坚持事先计划、事中控制,事 后总结原则,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和解决;要做好控制 点的现场验收工作,在设备的拆解、检修、回装以及 调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都要做到随时发现、 及时解决;不可忽视检修过程中的监理工作,“控 制、参与、协调、制约”的监检工作不可替代,要围 绕检修后达到的预期目标,严格规范各项要求。

  3.加强质量控制

  检修质量不达标,会造成事后故障或返工,对安全、生产影响巨大。为提高检修的质量,应当制定相 应的质量管理标准,严格执行PDCA的全过程质量管理 方法[5] ,杜绝重大检修质量事故,降低检修风险。经过 实践检验证明,检修质量的验收一般采用三方验收制 度,包含运行、点检和检修。同时,还应当实行质量 否决制,坚持未经验收合格的设备不准投运制度。要 运用网络计划工具编排检修工作的合理工期,确定关 键工序和关键线路,通过管理工具的有效使用,可以 合理配置人力、财力、物力、时间等要素资源。

  (五)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1.建立健全绩效考评体系

  改进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是提升餐厨处置企业整 体运营水平的重要支撑[6]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 制,完善绩效考评体系,需要从工作成绩、综合能力 评价、员工工作态度评价、潜力分析等方面确定考评 内容。对中层干部考评可分一、二、三、四的四级动 态考核,比例分别是2:4:3:1.考核周期为一年。 一级被提拔或重用,二级鼓励继续努力提高,三级要 求改进工作,帮助提高,四级采取降职、免职或扣除 薪酬。一般员工可分三级,比例为2:7:1.一级以备 升入中层,二级促使其向优秀员工转化,三级实行末 尾离岗,重新进行操作技能培训,经考核和竞争上岗 合格后,才可重新上岗。

  2.创新分配机制

  要想在分配机制上有所创新与突破,就需要将传 统的平均主义分配形式向多种分配形式方向转变,在 基本岗位工资的基础上,加上各个环节的绩效考核成 绩,合理拉开岗位人员工资差距,以达到合理激励的 效果。按照“按岗定薪、岗变薪变、一岗多薪”的薪 酬分配原则,让员工的岗位能升能降、能进能出,工 资能升能降。

  3.制订职业生涯管理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每位员工应该看重的工作内容, 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样能达到不错的激励效 果。可以将专业技术人员和科室管理人员进行分类, 根据不同职业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晋升道路,让不同 工种、不同岗位的员工都能得到大致相同的晋升机 会。晋升通道如图3所示。
 
\




  4.完善培训体系

  团队的建设离不开精心的培训,为了提高企业整 体素质水平,需要建立健全由操作层员工、中层管理 者、高层管理者组成的三级全员培训体系。把操作层 人员培养成专业技术能手,通过岗前业务培训、岗位 培训和下岗后的再培训,使其达到所在岗位的目标需 求;与高校合作开展在职教育,提升教育文化水平; 进行换岗学习,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把中层管理者 培养成全面型、复合型管理人才,把高层管理者培养 成高素质、高层次的管理精英,他们的决策对餐厨处 置企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5.加强培训管理

  让每一位部门经理成为教练员,强化管理者、教练 员在培训中的责任,让中层管理人员肩负起组织学习并 且校验学习成果的责任,指引员工要树立全局观念、大 局观念。要将培训与绩效评估有机结合,将培训评估结 果与中层管理者及员工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让员工能 积极培训、高效培训,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
 
\




  (六)持续抓好环保管理

  餐厨垃圾处置厂在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 水、废渣及噪声,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餐厨厂需 要对企业员工进行环保意识、环保知识的教育[7] 。在环 境保护要求越来越严的大形势下,进一步加强环境综 合治理工作,首先,在生产过程中,依靠科技创新, 最大程度地减少甚至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其次,利 用循环技术变废为宝,将排放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再 次,在单项治理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系统化,发展 环境系统工程;最后,发展行之有效、经济效益显著 的综合利用项目。

  参考文献

  [1] 贺辉.当代电力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及对策[J]. 中国电业,2002(1):18-20.
  [2] 胡新军,张敏. 中国餐厨垃圾处理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生态学报,2012.32(14):4575-4584.
  [3] 陈满英,路风辉.餐厨垃圾处理技术及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18.46(4):13-16.
  [4] 石莹.服务运营管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2. [5] 黄欣怡,张珺婷.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及其过程污染控制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6.35(9):2945-2951.
  [6] 庄鸿霖.基于平衡积分卡的制造业供应链服务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
  [7] 勾全增,赵二燕.巢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研究[J].工业用水与废水, 2017 (10):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5812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