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 > 正文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等院校加强财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探讨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15 11:09:5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对财务会计人才的要 求逐渐提高。企业实施精细化的智能财务管理,对财务会 计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 高等院校要准确地把握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财务会计变 革,契合企业实际,采取有效对策加强对财务会计专业人 才的培养。本文浅析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财务会计变 革,探究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财务会计人才培养对策,以 期为高等院校加强对财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财务会计,人才培养,高等院校,企业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5G以及人工智能等先进的 数字化技术实现高度整合,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呈现 出融合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企业步入了数字化转 型的发展阶段。高等院校要准确地认识和把握在数字 化转型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及业务活动发生的创新 和变革,采取有效的策略措施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和企 业需求的财务会计人才。

\

 
  一、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财务会计变革

  数字化是指以数字形式对复杂信息进行表现,并 通过构建数字模型,统一对信息实施规范处理。数字 化催生了数据化发展。数据是指人工加工后形成的有 意义价值的信息,例如,各类企业财务报表、财务报 告等。数字化技术在企业行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 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以 大数据为代表的数字化处理技术,对财务会计产生了 深刻影响,推动财务会计发生了变革。企业财务部门 在日常运作中需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对企业经营管 理各项活动和业务形成的数据进行系统收集和高效处 理,并对之进行披露,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

  数字化对信息数据进行转换,形成数据信号,并 对之进行处理。转型则意味着对业务的重新定义,体 现的是主动求变创新。数字化转型,是秉持数字化思 想理念,依托数字技术,实施动态转换,展开创新突 破,重新塑造和构建商业模式,创造创新的价值创造 路径和营业点。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财务工作日趋精细化,其财务会计形成如下变革:

  (一)财务工作实时化

  企业财务结账通常具有周期性,要求每日每月结 清。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财务结账周期大幅度缩 短,部分企业甚至要求对账务进行实时清算和每日结 算,据此对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形成实时反馈,实时处 理财务工作,从之前的静态反馈转变为动态反馈。企 业将业务事件的具体场景作为依据,对内外部数据进 行连接,遵循业务驱动,对会计业务进行实时处理[1]。

  (二)业务财务一体化

  财务反映了业务状况。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 业财务工作逐渐呈现业财一体化趋势,摒弃了“记 账—报告”的工作模式,而是由管理会计人员利用大 数据技术,切实履行财务职能,构建高效便捷的运营 环境。财务团队利用直观清晰的业务数据,能及时 洞悉业务工作呈现的变化,准确地把握市场潜在的风 险,并及时对应对策略做出合理调整,实现对市场风 险的有效规避、防范[2]。

  (三)财务管理智能化

  企业财务工作需以一定会计主体为基础展开核 算,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呈现智能化 的发展趋势。企业会计主体日益细化,每件产品、每笔 订单和交易,均具有细化的研究主体。企业财务工作需 处理更大的数据量,诸多规范性的会计处理要求实现批 量化和智能化。智能财务能促进企业实现智能高效的财 务管理、分析决策,实现更高的价值化程度[3]。

  二、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等院校加强财务会计专 业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设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等院校对财务会计人才 进行培养,要设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高等院校要 定期针对企业对财会专业人才的需求开展调研,修订 并完善财会专业人才的具体培养方案,针对财会专业 人才培养形成精确的目标定位。秉持全面发展理念, 面向中小微企业所需的财会岗位群,培养高素质的 财会技能人才,确保其就业后能够胜任财务管理、会计监督、会计核算等岗位工作。高等院校要致力于 培养业财融合方向的复合型财务人员,引导其熟练掌 握决策、分析和管理技能,在开展财务会计工作的实 践过程中,在事前阶段做好预测,在事中阶段做好控 制,在事后阶段加强监督,实现高效的全流程管理。 高等院校要引导财务会计专业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 念,提高其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其创新精神和 职业道德,督促其熟练掌握财会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 工具,增强其业务能力、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高等 院校要注重增强财会专业学生的业财融合能力,引导 其熟练掌握资金管理、成本核算、会计核算等能力, 熟悉企业各项业务,并能灵活运用财会专业知识对企 业运营管理各项制度和具体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财 会专业学生要学会收集会计信息,对之展开预处理和 深入分析,实现可视化呈现,搭建分析框架和数据结 构。财会专业学生要熟悉数据分析和处理的具体流 程,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和相关工 具,实现深度的数据分析,并形成可视化报告,帮助 企业创造更多价值[4] 。另外,财会专业学生要掌握大数 据分析工具和方法,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合理化 建议。

  (二)明确智能财务人才岗位类型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智能财务得到了日渐 广泛的应用。智能财务依托人机合作,实施大规模的 自动化财会工作,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财务 专家开展专业的财务分析和管理活动。高等院校在培 养财会人才的实践过程中,要明确智能财务人才岗位 类型,有针对性地培养相关专业人才。

  1.智能财务核算师。此类岗位工作要求财会人员 掌握传统的会计核算理论和工作方法,并能熟练操作 运用相关智能设备。高等院校要指导财会专业学生熟 练应用财务管理的先进技术工具,胜任智能财务核算 工作。

  2.智能财务IT。此类岗位工作要求财会人员能设计 高效智能化的财务系统,并借助算法工具对海量财务 数据进行提炼,挖掘价值较高的数据。高等院校要引 导财会专业学生学习会计原理,了解系统设计知识和 技能,掌握智能化算法。

  3.智能财务运营师。此类岗位工作要求财会人员 深刻理解业财融合理念,精通融合流程,帮助企业创 造更多的价值。高等院校要引导财会专业学生学习会 计原理、人工智能算法以及大数据技术等内容,对企 业运营管理具备的特点进行全面了解。

  4.智能财务规划师。此类岗位工作要求财会人员 促进企业战略与财务工作的联动,参与制定企业战略 和商业模式。高等院校要引导财会专业学生在掌握会 计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宏观经济、企业战略等知识, 增强整合知识的能力。

\

 
  (三)对财会专业教学体系进行重构

  1.高等院校要考虑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对财会 人才的需求,对财会专业教学体系进行重构。高等院 校在夯实财会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要增设财会实践 课,加强财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融互通,在此 基础上,加强财务分析教学。

  2.高等院校要筛选财会专业课程,将数据处理信息 技术课程作为重点,适当增设数据开发、编程等课程。

  3.高等院校要剖析财务数据采集分析系统的具体 需求,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财会实践能力,将 财会人才培养与学生就业实现无缝对接,引导学生培 养良好的财会信息思维,增强数据分析能力。

  4.高等院校要加快财会专业群建设,遵循财会人 才培养蕴含的内在逻辑,考虑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 对财会人才的具体需求,融合财务管理、金融管理、 工商管理、投资理财、管理会计等教学专业,构建财 会专业群,分析企业管理、财务管理、金融实务、会 计核算等各项职业能力蕴含的递进规律,针对财会专 业基础课程构建共享平台,完善课程教学体系,促进 财会专业群发挥集群作用。

  5.高等院校要加强校企合作,在此基础上,构建 学徒制模式。

  6.高等院校要联合企业共同构建“会计工厂”、 企业财务驿站、代理记账工作室等,为财会专业学生 提供实训基地,与企业实现高效的协同育人,在培养 财会专业学生各项技能的同时,加强企业文化对学生 的熏陶,向学生传递财会职业精神,增强学生对财会 岗位职业的认同感[5]。

  (四)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1.高等院校对财会人才进行培养,要构建高素质 的教师队伍,增强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优化教师队 伍结构。

  2.高等院校要组织教师积极学习大数据技术,加 强大数据技术与财会专业知识的融合,学习大数据技 术在企业财务管理、税务管理以及管理会计中的应用 方法,提高大数据财会教学水平。

  3.高等院校要加强校企合作,开设师资培训班, 汲取借鉴先进企业开展数字化运营的成功经验,以企业工作的现实场景为参照,对财务大数据实践教学平 台进行搭建,打造充分融合数据清洗、数据挖掘、 Python数据采集、MYSQL数据存储以及数据可视化分 析软件在内的大数据工具,指导学生依托财务分析指 标体系,结合大数据预测模型,根据业务问题,对需 求场景进行模拟,据此展开决策培训和财务分析[6]。

  4.高等院校还要组织教师参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相关的培训,锻炼并增强教师的财会实践教学能力。

  5.高等院校还可推荐财会专业教师参加学术交流 访问,并组织教师参与企业财会管理实践,拓宽其视 野,提高其教学水平。

  (五)优化创新教学培训模式

  1.高等院校要优化创新财会教学培训模式,建设 数字化校园,搭建模拟实验平台,促进财会专业教学 与企业实践,实现无缝衔接。教师要对财会专业教学 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契合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的 财会变革,培养高素质的新型财会人才。

  2.高等院校要与数字化转型后的企业加强合作, 共同开发财会专业教学系统,建设教学资源平台,搭 建校企合作的财会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建设教学 资源库,开发在线精品课程,设计重点教材等。

  3.高等院校要对大数据财务课程进行创新,对如 下教学课程进行改进:(1)数据分析课程。对影响企 业生产、经营和财务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可行性的 改进策略;(2)数据挖掘课程。对离散数据展开分 析,获取具体问题,促进企业提高利润;(3)信息操 作课程。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对会计教学系统进行 开发,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财会人才。

  4.高等院校要组织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参与企业大 数据会计相关活动,增强学生对大数据会计的直观体 验。教师要带领学生综合运用数据收集、数据清理、 数据挖掘建模以及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及时发现企 业财会工作中存在的失误,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现对财会风险的有效规避,促进企业提高利润。

  5.高等院校要注重培养财会专业学生的职业岗位 技能、职业素养以及发展能力, 遵循“1+X”证书制度 的相关要求,构建课程体系,设置素质教育模块、财 会岗位技能模块。另外,高等院校要契合自身实际, 综合评估区域环境、教师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构 建特色化的财会专业品牌。

  6.高等院校在开展会计专业教学的实践过程中, 要摒弃财会专业教学的传统方式,秉持先进的教学理念,遵循学习成果、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导向,综合运 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职场演练、互动答辩、模拟实 训、账务合作等教学方法,提高财会专业教学成效。

  7.高等院校要引导财会专业教师积极适应数字化 转型背景,提高财会教学信息化水平,实现对财会专 业教学的有效创新,变革教学理念、内容和方式,促 进财会专业教学实现良好的发展。

  8.高等院校要依托网络平台,利用智能化的终端 设备,发展混合式教学,加强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 结合,在财会专业课堂教学中引进财务共享信息、财 务软件、教学应用程序等,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创 设财会专业实战环境。

  9.高等院校要组织财会专业教师研发立体化、数 字化的财会教学新型教材,构建数字化的课程教学资 源,保障线上教学的良好开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财务工作 日趋精细化,其财务会计形成的变革主要体现在财务 工作实时化、业务财务一体化、财务管理智能化等方 面。对此,高等院校要通过设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 标、明确智能财务人才岗位类型、对财会专业教学体 系进行重构、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优化创新教学 培训模式等对策,加大对财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力 度,确保财会专业学生就业后能胜任本职工作,更好地适应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对财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王长莲,林钟高,刘萌.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38(5):72-76.

  [2] 袁娟.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探究[J].科技创业月刊,2021.34(8):104-106.

  [3] 柳燕奇.财务转型背景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1):141-144.

  [4] 陶红.大数据背景下的财务会计变革及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22(3):142-144.

  [5] 涂沁,朱立薇.财务转型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 23(3):54-57.

  [6] 涂沁. “互联网+”时代财务转型背景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适应性探析[J].科技视界,2020(29):121-12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5764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