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 > 正文

国有企业集团督查督办体系建设研究—— 以集团级工程公司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21 09:41:2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督查督办工作是推进国有企业发展战略、重大决 策、重要部署落实落地的重要手段。通过建设有制度、有 监督、有评价、有考核的督查督办闭环管理体系,以信息 化平台为载体,有助于打通企业内部和企业间壁垒,实现 集团公司对重大部署的有效管控,进一步提高企业集团整 体的执行力和工作效率,提升管理的效益和价值,促进国 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本文以集团级工程公司为例,通过阐 述督查督办体系建设的意义和作用,分析督查督办工作现 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集团级工程公司督查督办体系 建设的理念与方法。

  关键词:国有企业,企业集团,督查督办,体系建设,理念方法

  督促检查工作作为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 推动党的决策落实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党的决策完善 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的党中央对加强督促检查、抓好落实作出了一系列重 要指示和部署。2017年,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新 形势下党的督促检查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 见》”),从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工作原则、工作 制度、效能建设、组织领导等方面,对加强新形势下 党的督促检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和重要措施。督查督 办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中央和各级党委决 策、企业改革发展重大部署的落实,是促进国有企业 深化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加快培育具 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保障。

\
 

  一、国有企业集团督查督办体系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一)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的有效途径

  国有企业集团具有经营规模较大、管控层级较多等 特点,督查督办是快速传达和贯彻上级要求和集团公司 决策层精神,保证公司战略目标有序实施的重要途径。 面对纷繁复杂的改革发展环境以及繁重的生产经营压 力,督查督办可以充分发挥在决策者与实施者之间的桥 梁纽带、督促落实的作用,同步提升督查督办管理水平和承办能力,确保公司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地,更好地 贯彻落实好全年工作思路和实现年度工作目标。

  (二)提升集团公司管理效率的有效手段

  为促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集团公司采取了多 项举措,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但对于上级单位重要 工作安排的落实落地,公司战略规划、改革发展等重 点工作安排的有效实施,缺少系统性的贯彻落实、决 策服务、事项交办、督促检查、情况通报、效果评价 等措施手段,难以形成较为完整的工作闭环。而督查 督办工作主要针对重要的、困难的、紧急的事项,即 决策层最为关注的事项,协助决策者来贯彻落实。

  (三)增强企业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抓手

  督查督办工作是推动国有企业决策的落实落地的 工作,其本质就是抓落实。实践表明,加强督查督办 工作事关公司发展大局,事关公司的执行力和对所属 企业、员工的公信力。抓好督查督办是公司年度工作 目标和重大工作安排落地的有利抓手。通过开展督查 督办工作,进行督办立项,推进督促检查,开展情况 通报,组织效果评价,确保每项重要工作可以按时保 质完成,保持公司决策执行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促使 公司形成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浓厚氛围,切实增强 企业凝聚力。

  二、督查督办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 很多大型企业集团尚未在集团层面建立起 督查督办工作体系,工作落实还停留在电话沟通层 面,工作模式和方法比较传统,工作开展也缺乏系统 性和规范性。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对抓落实的认识还有偏差, 作风不够扎实, 重布 置、轻落实,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现象时有发生; 选择性执行、象征性落实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

  (二)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不足

  一般都是由办公室承接督查督办工作, 但是, 办 公室日常事务较为繁杂,对督查督办工作难以投入足 够的精力去落实。

  (三)工作机制不够高效

  工作方式和手段单一,主要还是停留在电话沟通层 面,有的事项还需要反复沟通与落实,没有高效的工作 机制和平台,缺少过程管控、结果通报和评价应用。

  (四)督办事项缺乏全程跟踪

  对于战略规划涉及的重点督办和专项督办等需要 长时间跟踪的事项,由于办公室精力有限,很难做到 全程跟踪,存在跟踪不到位的问题。

  (五)工作与考核评价脱节

  督查督办工作没有与绩效考核、监察审计等工作 统筹考虑,很难形成合力,没有将督查结果有效运用 与考核评价工作中。

  三、集团级工程公司督查督办体系建设的理念与 方法

  1.对标是企业管理提升的重要方法。通过与国内 的世界500强大型央企、行业领军企业对标,可以发 现和实施适用于本企业的最佳督查督办管理策略与路 径,保障本企业督查督办工作从顶层设计就站在先 进、卓越的高地。

  2.采用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结合督查督办业务特 征,梳理和识别督查督办实施项目化管理的关键管控 要素及其内容要求,围绕关键管控要素建立督查督办 工作流程,解决主体不明确、工作难评价、进度不掌 握、信息不对称、质量难控制等突出问题。

  3.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国有企业更要 用好这一取胜法宝。通过调查研究,掌握企业本部及 所属企业系统开展督查督办工作情况、规范化管理程 度以及信息化应用水平,提出有针对性的、科学合理 的本企业开展督查督办工作的方案与措施。

  4.采用现代项目管理和PDCA管理的理论方法, 建 设企业完善的督查督办体系。以督查督办工作项目化为 核心、管理专业化为重点、流程信息化为支撑、考评指 标化为手段、成果常态化为目的,建立督查督办立项、 实施、监督、考评、改进的全周期闭环管理流程。

  5.采用德尔菲法(专家打分法)对督办事项评价 及评价结果运用方式进行分析。向专家提供背景资 料,包括督查督办事项评价方案及评价结果运用方 式,再以匿名方式征询专家意见,对专家意见进行分 析汇总,将统计结果反馈给专家。经过多轮匿名征询 和意见反馈,形成最终结论,并将结论应用到课题成 果中。此方法的特点是简便、直观性强、计算方法简 单,能够将进行定量计算的评价项目和无法进行计算 的评价项目都加以考虑。

  四、强化“一流三化”目标引领

  根据目前国内开展督查督办工作情况,分析未来 发展趋势,结合企业高质量高目标要求,确定了创一 流、集团化、标准化、信息化的“一流三化”工作目 标。一是对标世界一流企业,特别是对标国内的世界 500强企业,学习引进先进经验,保证项目的“一流” 高起点。结合企业实际,通过对先进经验的消化吸收 和管理创新实践,提出具体公司特色的管理方式方法,保持项目“一流”的先进性和卓越性。二是建立 本部牵头建设,本部和所属子企业同时部署的“一级 部署、两级应用”集团级工作平台。三是梳理五大业 务流程,固化操作步骤,量化评价指标,实现督查督 办标准化管理。四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打造信息高度共 享的全过程督查督办信息化系统。

  五、明确“三三五”工作总要求

  “三三五”的工作总要求即督查督办的三项工作 原则、三维管理层级、五项工作内容。

  (一)三项工作原则

  以督查督办工作项目化为核心、管理专业化为重 点、流程信息化为支撑、考评指标化为手段、成果常 态为目的,建立督查督办业务流程,强化督查督办组 织体系、信息共享体系、考核评价体系等三大保障体 系,实现督查督办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 理,有效提升督查督办工作效能,为全面加强公司督 查督办工作。

  一是突出重点,围绕中心。紧紧围绕公司中心任 务和重大决策部署,把领导关注的焦点、工作推进的 难点及全局问题作为工作重点,为大局服务,为发展 服务。二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建立公司党委领 导、办公室(党委办公室)牵头,本部各部门和所属 企业党委分层分级、各负其责的督查督办格局。三是 注重实效,求真务实。以抓落实作为督查督办工作的 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做到件 件有着落、事事有交代。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二)三维管理层级

  集团级、本部级和所属企业级三维管理层级。

  (三)五项工作内容

  上级单位部署的专项工作;“三重一大”决策会 议、工作会议、专题会议等重要会议的决策、决议和 工作部署、安排;公司改革发展、生产经营等重大专 项部署和安排;公司年度重点工作;领导批示和交办 的专项工作。

  六、建立四大保障机制

  (一)交流协调机制

  督查督办涉及战略发展、企业改革、生产经营、 企业管理等方方面面,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专业 性很强的工作。办公室(党委办公室)集中各层级精 干力量,组建了项目工作组。在人员配置上,有外部 资深专家、企业本部相关部门的专业骨干,以及所属 企业的业务精英,组成多层次多领域的人才团队。在 工作形式上,项目组通过工作群、电话视频会议、现 场会议等形式统筹协调、研讨方案、交流意见、达成 共识。

  (二)业务融合机制

  促进企业文化和“大监督”工作的业务融合。深入践行“高效务实”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将“抓落 实、重实效”作为督查督办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制定计划到组织实施,从工作内容到工作方式,紧 紧围绕落实做文章,在落实上下功夫,在落实上见成 效。督查督办工作既要抓落实还要抓监督,结合企业 “大监督”体系建设,共同探索业务融合机制,整合 监督资源,形成监督合力。

  (三)PDCA管理机制

  督查督办工作进行计划(Plan)、执行(Do)、 检查(Check)、处理(Act)的PDCA管理,明确立 项、督办、办结、评价等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在每个阶段内又建立PDCA管理的小循环。对不能满 足预期目标要求的事项,要在PDCA循环内,进行再评 估、再执行、再检查、再评价,直到达到预期效果, 满足工作要求,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工作内容。通过 PDCA管理, 实现整体和局部工作流程的前后衔接与有 效闭环,保障工作事项落实的质量和成效。

  (四)信息共享机制

  为实现“信息化”的工作目标,策划本部和所属 企业“一级部署两级应用”的信息化共享平台方案。 建立以辅助决策中心、数据分析中心、事项督办中 心、检查通报中心和考核评价中心等五大中心为支撑 的信息化共享平台。实现督查督办工作从立项到评价 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全面保障公司重大决策、 重要项目、重要部署的贯彻落实。

  七、深化“六位一体”工作格局

  建立制度、职责、流程、标准、催办、评价“六 位一体”工作格局,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工作管 理体系。

  (一)制定工作制度

  制定《督查督办管理办法》,明确督查督办工 作的管理机构、管理内容和工作程序,明晰战略 类、专业类和业务类三类管理事项,确定通报制 度、报告制度、考评制度、保密制度、责任追究制 度等五项工作要求。保障督查督办工作合法合规、 有序高效地开展。

  (二)明确工作职责

  督查督办工作在企业党委领导下开展,发挥党委 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领导作用,将作决策、抓督 查、保落实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建立企业办公室 (党委办公室)归口管理,各部门和所属企业分层分 级、各负其责的分级负责管理格局。细化各级工作职 责,并在规章制度中予以明确和固化。

  (三)梳理工作流程

  确定了“立项、办理、办结、评价、归档”五大 督查督办流程,细化十一个办理环节。坚持问题导 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的原则,确保事项责任明确、结果量化、时限具体、评价客观、执行高效。

  (四)推进标准化管理

  以信息化平台为依托,以规章制度为依据,固化 流程和节点的操作步骤,细化质量和进度要求,量化 考核评价指标。将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工作流程、 工作指标、工作成效内嵌到信息系统中,融入《立项 申请单》《专项督办单》《变更申请单》中,做到管 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信息化, 全面实现督查督办工作的标准化管理。

  (五)强化催办功能

  建立“挂号-销号”机制,通过立项挂号、办结销 号的管理机制,对督查督办事项整理进行动态监督和 管理。建立“红绿灯”机制,对督查督办事项承办状 态以直观的绿、黄、红三种颜色表示,提醒承办部门 按照紧急状态及时处理待办事项。

\
 

  (六)建立考评体系

  按照“一事一评”、分类考评、综合衡量的原 则,设立单项任务评价和部门总体评价“两条线”的 客观、公正评价体系。对于单项任务,兼顾办理过 程和办理结果,主办部门和协办部门。对于部门总 体评价,则按照事项分级分类规则,统筹考虑三类 事项办理的复杂性的困难性。每项要素均设置不同 的考核得分权重。将办理数量作为加分项,根据预 定的计算规则,对承办督查督办事项较多的部门给 予适当的加分。

  八、结语

  集团级工程公司通过建立督查督办体系,可以有 效提升企业管控水平,强化企业战略规划、重大决策 和重要工作部署的快速贯彻落实、执行到位,形成真 抓实干、马上就办的务实、高效作风,从而推动企业 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朱军,邓锡琴.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督查督办工作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20(21):95-96.

  [2] 肖 泽 先.督 查 调 研 网 上 先 行[J].秘 书 工 作,2020(6):41-42.

  [3] 李强.把握规律 抓住重点 切实做好督查调研工作[J].秘书工作,2005(11):6-7.

  [4] 张茹.试论调研工作的组织与实施[J].现代商业,2014(20):196-197.

  [5] 赵培杰. 内部管理结构视角下企业督查督办工作机制探索与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20(9):92-93.

  [6] 陈佳杰,万玉.关于加强国有企业督查督办工作的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15):38-39.

  [7] 杨涵.构建企业协同式督查督办生态圈的路径探析[J].办公室业务,2021(24):12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5496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