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 > 正文

基于业务流程管理视角的培训体系优化设计探究 —— 以石油运输公司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19 10:17:3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近年来,在石油运输公司发展模式转变以及产业 结构的调整下,员工培训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并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石 油运输公司培训渐成体系,员工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但 是,在培训需求分析、计划编制、组织与实施、效果评估 反馈等方面仍有待优化。基于此,本文结合业务流程管理 理论,对石油运输公司的培训体系进行了优化设计探析, 以期提升企业的业务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关键词:石油运输公司,业务流程管理,培训体系,优化设计

  一、引言

  业务流程管理(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BPM)是指企业达成各种业务环节整合的全面管理模 式。业务流程管理主要分为流程重组、流程优化以及 流程规范,是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所遇到问题的组合 策略。石油运输公司构建培训体系的过程本身就是 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管理活动,属于企业内部管理保 障支撑类流程,也可以视为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的一部 分。因此,可以适用业务流程管理的相关理念。

\

 
  二、基于流程管理视角的石油运输公司培训体系 优化方案

  企业培训体系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系统型培训 模式,另一种是咨询型培训模式。系统型培训模式主 要有培训效果、培训实施、培训计划制定、课程设定 以及培训需求五个循环模块。事实上,系统型培训模 式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系统型培训模式修正与系统 型培训模式,其中,系统型培训模式修正是结合培训 效果反馈不足,提出修正建议,表现为形成性评价或 总结性评价,系统型培训模式则是类似于PDCA循环。 咨询型培训模式强调培训应与企业的现实需要相适 应,注重企业的核心问题,加强咨询与交流。该模式 以协议等方式将待解决的问题固化,根据企业的具体 情况,由专业的培训人员制定培训需要的方案,并予 以全面的分析。基于业务流程管理的视角,本文提出以下优化方案。

  (一)培训需求分析流程的优化建议

  1.调研需求准备环节的优化

  需要了解石油运输公司的整体战略取向,尤其是 针对人力资源策略的变动情况展开问卷调查,避免因 追求统计速度而忽略了调查问题,忽略了员工的岗位 培训标准。同时,需要建立员工档案,以了解员工的 基本素质,并对其进行初步的培训。

  2.培训需求调研环节的优化

  第一,优化调查问卷的发布方式,增加网上调查 问卷的发布模式,降低手工调查问卷所造成的繁杂的 人工统计资料的录入和整理。第二,丰富培训需求调 研的方式,除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还应适当运用 访谈法、观察法等。通过观察,可以直观地了解下属 的工作状况,如工作态度、工作表现以及工作能力 等;通过访谈法,可以明确核心员工的需求,并能了 解其个体需要的培训,并提出相应的需求分析建议。

  3.培训需求分析的优化

  从工作层次而言,重点分析石油运输公司的工作 人员的工作内容、工作难度以及管理权限等。从个体 层次而言,培训需求分析不仅要注重员工的绩效水 平,还要兼顾个体的生涯规划要求,并根据目前的 工作要求,例如,根据驾驶员的驾驶技术、专业水平 等,决定需要培训的对象及其相关的培训内容。

  (二)培训计划编制流程的优化建议

  1.培训计划重点要素的优化

  当前,石油运输公司培训对象的设置是有层次 的,因此,可以对培训目标、内容选择以及方式等方 面展开优化。第一,培训对象优化,石油运输公司 的培训目标有两大类,即通过知识类培训提高员工 的知识储备,通过技能类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 现阶段的训练目标是强调员工的行为,而忽略了员工 的工作态度。所以,有必要在态度方面予以培训,以 改变员工的心态。第二,培训内容选择的优化,即根 据培训目标选择培训的内容。例如,培训的目标是驾 驶员技术训练,那么培训内容就是实践经验,能够提 升驾驶员的技术。此外,针对不同的培训目标,充分 考虑到员工的专业发展需要,因此,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经验课程以及技能等,展开个性化的培训。第 三,培训方式的优化,目前的培训方式多以培训班为 主,注重集中式教学,但针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方法较 为单一,导致资源的浪费。所以,针对管理人员可通 过增加专业讲座和个人培训的方法,来满足管理人员 的个性化培训需要。例如,石油运输公司可根据管理 职位要求,自行选择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并由公司 提供相应的培训费用。

  2.培训计划审批程序的优化

  培训计划制订的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审批问题都 要在重要的时间点予以汇总,相关的主管要从各个部 门收集上报的材料,然后汇总,工作量很大,很难保 证工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所以,对审批流程予以优 化,关键是明确每个环节的工作人员责任,实行业务 流程的分级管理。

\

 
  (三)培训组织与实施流程的优化建议

  1.培训准备环节的优化

  在实施培训之前,要制作《培训项目登记表》, 对实施方案的内容予以汇总,以便于对培训流程的数 据统计。另外,编制培训方案更改表格,如已公布的 每月计划中出现无法按时完成的情形,应填写培训方 案更改申请表。每个层级每月的培训更改都要填写相 应的变更审批表格,针对培训方案的变化,着重于清 楚地优化审批程序。

  2.分层级开展岗位培训

  第一,针对三级正、副职、一般管理岗位的员工 予以岗位培训,并积极参与公司组织的专题培训、业 务培训。新提拔的或第一次调到配送中心(车长)的, 要做到在上岗前进行培训。第二,针对不同层次的专业 技术人才,采取岗位自修或专题研修等方式,逐步提高 其中高级技术职称。第三,针对押运员、驾驶员、汽车 修理工及其他岗位的作业人员予以分类培训,以达到安 全、规范的工作要求,并通过职业技术培训,每年制订 一套完善的驾驶员技能培训方案,使具有中级技术水平 的技术人员队伍不断壮大。第四,加强新员工的培训, 主要负责人事、设备、安全以及生产等方面的学习培 训,驾驶员侧重“驾驶员五条禁令”、QHSE规章制度 以及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学习培训,其他操作岗位员工侧 重岗位操作技能、QHSE相关知识以及安全文化等方面 的学习培训,做到先培训再上岗。

  3.多种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第一,系统培训,主要针对党务、财务、设备以 及生产等方面的管理人员予以培训,使其业务和执行 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高。第二,以“铁人先锋”“中 油e学”等载体,全方位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学习意识和自我提高能力。第三,采取“师带徒”模式,针对 在操作岗位上新入职员工和岗位转换人员,签订1-3年 的“师带徒”合同,促进员工快速融入、岗位成长以 及掌握技能。

  4.构建培训人员激励机制

  为培训人员提供一些资源,例如薪酬、晋升等优 先机会。第一,在实施之前,要做好培训的前期准备 工作,明确培训场地的布局,包括培训项目名称、培 训方式、培训人数以及培训时间等,并适时发布月份 培训项目计划,灵活应对公司计划外或临时安排的培 训项目。第二,在实施过程中,强调实施流程的管 理,及时掌握培训流程,实时监控培训流程。第三, 在完成培训后,做好培训考核前期的准备。

  (四)培训效果评估反馈流程的优化

  第一,收集和分析培训人员的课程要求,以增强 教学的针对性。在培训之前,以问卷、访谈等形式与 学员进行交流,以了解学员的个人需要,激发培训兴 趣。第二,课程内容要符合公司发展和员工的职业规 划,要突出主题,避免流于形式,培训内容要贴近员工 亲身体验,激发共鸣,并引导集体参加。第三,在实施 培训课程时,要求培训教师采取以学习者为核心的参与 性培训模式,并鼓励反省学习。教师注重创造轻松的学 习气氛,与员工展开积极的交流,根据员工的表现,灵 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第四,及时 搜集培训资料,掌握课程的效果,并根据员工的工作表 现,适时地改善教学计划,提高满意度。

  除此之外,鉴于效果评估反馈流程存在人工整理 工作量较大的困境,可以构建网络培训平台,通过网 络模拟仿真、网上学习以及网上考试等方式,进一步 增强培训效果,提升评估反馈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业务流程管理视角出发,对石 油运输企业的培训体系展开优化设计,主要包括培训 需求分析、计划编制、培训组织与实施、效果评估反 馈四个方面的流程,以此构建适合企业发展的培训体 系,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程子一.科研院所培训体系构建与优化设计研究[J].青年时代,2021.72(2):164-165.

  [2] 李长楼.AN公司员工培训体系优化研究[J]. 中国经贸,2016(22):70.

  [3] 孙道彬,张昕.公司员工培训体系优化研究—— 以远达制造公司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7(5):142-143.

  [4] 贾越.基于岗位任职资格的科研院所培训体系优化分析[J].商情,2022(11):167-16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5483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