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伴随着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以及煤炭运输结构的 调整,我国铁路煤炭运输进入到全新的发展阶段,也暴露 出了一些不足和问题。从保障铁路煤炭运输稳定性和可靠 性的角度上讲,相关部门和企业应该加强对铁路煤炭运输 的深入研究,以持续推动我国铁路煤炭运输事业的发展。 本文结合黄大铁路的实际情况,从铁路煤炭运输中存在的 问题出发,就我国铁路煤炭运输的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希望能够为提高我国铁路煤炭运输的效率、推动相关产业 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铁路煤炭运输;存在问题;发展对策
一、前言
虽然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了铁路运输速度和运输 效率的提高,但从整体层面看,铁路运输依然存在着 运输能力不高等问题。例如,通道能力受限、运力结 构失衡等,这些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铁路煤炭 运输的长远发展。同时,最近几年,煤炭行业面临严 峻的发展形势,由于产能结构调整、市场需求放缓、 进口煤炭冲击等问题的存在,对于铁路煤炭运输提出 了新的要求。
二、黄大铁路概况
黄大铁路位于鲁北及冀东南地区,沿渤海湾畔, 覆盖黄河三角洲地区。北起朔黄铁路黄骅南站,向南 经河北海兴县,跨漳卫新河进入山东省,途经黄骅、 沧州、滨州、东营、潍坊市寿光,抵益羊铁路大家洼 站,是朔黄铁路煤炭运输的又一条输运通道。同时, 又是兼顾其他货物运输的区域性干线铁路,是国家环 渤海湾铁路运输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大铁路是国 家I级单线电气化铁路(预留复线条件),线路总长 216.8km,其中,河北省境内新建线路全长44.2km(含 新建重车下行疏解线长度 4.999km);山东省境内新建 线路全长 172.6km。
黄大线建立起鲁北地区与中西部能源基地间的直 接交通联系,改变该地区煤炭供应紧张的被动局面, 带动了黄河三角洲的经济开发,强化了鲁北及冀东南 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提高了综合运输能力。为电力、 化工、盐业等提供更优越的运输条件[1], 从而增强鲁北 地区与省内外的经济联系,加快地区经济发展,提高 区域综合运输能力,加快黄河三角洲的资源开发,发 挥沿海经济优势,促进“海上山东”建设和环渤海经济圈大交通网络的形成。
三、我国铁路煤炭运输基本格局
我国资源结构呈现“富煤、贫油、少气”的特点,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据了主导地位,在国内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重超过60%。煤炭资源呈现 “北多南少、东贫西富”的特点,煤炭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山西、陕西以及内蒙古西部,能源消费则集中在 华东与华南地区,基于此,在铁路煤炭运输方面,形成了“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基本格局。
铁路运输是我国煤炭运输的主要形式,其承担了 全国60%以上的煤炭运输任务,具体包含了两种不同 的运输方式:第一种是铁路直达,能够很好地满足内 陆地区煤炭运输需求,主要的运输通道有黄大铁路、 京沪铁路、京九铁路等;第二种则是铁水联运,将原 产地产出的煤炭借助大秦铁路、朔黄铁路等运到沿海 港口,经水运输送到华东和华南地区,或者通过“海 进江”的方式运输到沿江地区[2]。
目前,我国正逐渐形成一个以日瓦铁路、蒙华铁 路、兰渝铁路为骨干,联合全国已有的铁路干线,辐 射华东、华中、西南的东西共进、南北呼应的点对点 铁路直达运输新格局。这一格局的形成,将促使中国 煤炭市场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形成直接连接供需双 方、减少物流中间环节、减少煤炭市场交易环节、减少煤炭对环境的污染、使运输管理更加完善的煤炭物 流体系。截至2021年12月底,我国生产原煤40.7亿吨,铁路运输煤炭占全国煤炭产量的75%,其中,国家能 源集团朔黄铁路完成煤炭运量3.64亿吨,国家能源集 团新朔铁路发运煤炭1 .6亿吨,环渤海港口发运煤炭 7.52亿吨,煤炭铁路运输发展潜力较大。
短期看,我国煤炭运输铁水联运以及西煤东运的 基本格局不会改变,而受国家运输政策的影响,铁路煤 炭运输的运量将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预计到2025年前 后,我国煤炭消费量依然呈现增长态势,特高压电网对 于煤炭消费需求的影响增大[10] ,伴随着铁路通道运输能 力的改善,铁路煤炭直达运输需求会不断增长。
四、铁路煤炭运输现存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完善
铁路是煤炭运输最为主要的形式,但是从目前来 看,我国铁路货运属于国家垄断,缺乏市场竞争意识,表现出一定的脱离市场经济的趋势。在不具备市场竞争对手的情况下,铁路管理单位管理层次多,机构存 在职权重叠,各部门协作能力较差,内部工作人员存在 创新动力和内驱力不足现象,缺乏积极适应市场的主动 性,也无法科学地提高铁路煤炭运输的效率。
(二)运输系统不协调
我国有着丰富的煤炭储备,但是煤炭资源的分布 存在严重的地域不均问题,铁路运输系统在建设过程 中,无法将煤炭运输形式综合考虑在内,煤矿本身的 散状分布以及地区需求差异导致很多时候都需要进行 远距离运输,分布与运输系统缺乏有效的协调,在很 大程度上制约了煤炭产业的发展。同时,在铁路煤炭 运输中,应该关注季节和气候的影响,尤其是北方冬 季大面积降雪会覆盖轨道,容易引发火车事故,影响 煤炭运输安全[3]。
(三)基础设施不完善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确保铁路煤炭运输顺利进行的 关键,但是,从我国铁路煤炭运输的发展情况分析, 基础设施不完善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问题。煤炭运输本 身属于重载运输,在缺乏完善配套设施的情况下,煤 炭装卸的效率会受到很大影响,导致其在车站内停留 时间过长,影响列车的正常周转,同时也会导致运输 成本的增大。
(四)运输效率不高
最近几年,我国铁路运输的设施设备不断更新, 运输速度不断加快,但是在铁路煤炭运输中,依然存在着车速相对较慢、列车载量较少的问题,已经无法很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也对煤炭市场的发展造成了很大制约。另外,部分从业人员存在着专业能力不足的 问题,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人员与效率问题会 直接影响铁路煤炭运输的效率[4]。
(五)信息化程度低
当前,我国铁路煤炭运输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 物流运输体系,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统一的 平台中集成煤炭生产、运输和销售等相关信息,以信 息技术为支撑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但是结 合实际情况分析,在煤炭仓储和运输中,虽然已经引 入了信息化建设,但是存在着信息资料利用不到位的 情况,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信息资源浪费问题,没有能 够形成高效率的现代化生产模式。
(六)物流人才不足
铁路煤炭运输想要真正提高运输效率,保证运输 效果,需要借助更加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更加可靠 的管理队伍和更加科学的车辆调度[5], 而这些工作的实 施离不开专业的技术人才。从事铁路煤炭运输的工作 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运输管理专业知识,树立良好的管理意识,以此推动铁路煤炭运输过程中各项工作的 顺利实施。但是在实践中,多数铁路运输人员缺乏对 煤炭物流规划以及财务管理等相关知识的了解,专业 能力不足。由于缺少专业的物流人才,导致铁路煤炭 运输效益不高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
五、推动我国铁路煤炭运输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创新运输模式
新的发展环境下,想要推动铁路煤炭运输的稳定 健康发展,需要对运输模式进行创新,大力发展重载 运输和快捷运输,重载运输侧重于运输的数量,单车 载重量和编组数量较大,快捷运输则侧重运输的效率, 体现在运输速度和货物装卸速度方面。通过发展重载运 输和快捷运输的方式,保证煤炭运输的质量和效率。在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增加直达运输的比例,尽量减 少解编环节, 加快列车周转, 促进运输效率的提高[6] 。 铁路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全线调度指挥,确保快运产品 能够依照运行图运输,提升列车的正点率。应该对运输 组织进行优化,提高列车运行速度,保证列车数量和线 条条件都可以很好地满足列车的开行要求。
(二)引入多式联运
多式联运简单来讲,就是安排一个专门的经营人 员负责承运工作,以集装箱运输作为媒介,采用多种 不同的运输方式,做到连贯运输,全程负责,其是对 不同方式的综合组织,全程运输都是由多式联运经营 人组织完成,不管涉及几种运输方式,划分为几个运 输区地段,经营人都可以对货运全程负责。可以开展 公路-铁路联运以及铁路-水路联运,组织各种运输方 式实现对于运输传输链的连贯运输,尽可能地压缩货 物装卸等待时间以及储存时间,实现对于大宗货物的 集中运输,提升煤炭等大宗货物在铁路运输市场的份 额。对于煤炭企业以及铁路部门而言,如何合理地利 用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通过多式联运的方式来降低 成本,提高效率,实现高效率、低成本运输,是需要 重点研究的课题[7]。
(三)完善技术体系
新的发展环境下,铁路煤炭运输的一个核心任 务,是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构建起统一、综 合、完善的铁路煤炭运输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 于物流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在煤炭运输过程中,铁 路部门可以通过运输管理信息系统与调度信息管理系 统的相互配合,实现对于列车运行情况及煤炭运输情况 的全程跟踪,利用GIS技术、GPS技术等获取煤炭运输的 状态信息,为煤炭运输管理提供信息支持,提升管理工 作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应该明确,在实施铁路信息化建 设的过程中,铁路部门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做好逐级推进,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得信息技术在铁路 煤炭运输中的积极作用能够被充分发挥出来。
(四)提高运输效率
铁路部门应该做好有效的调度指挥,并以此为基 础,做好相关资源的整合工作,提高铁路煤炭运输的 效率。在未来铁路煤炭运输发展中,应该强调“重 (载)来重(载)去”以及“大宗货物直达”的运输 方式[8] ,按照优布局、调结构、散改集、强配置的思 路,做好铁路资源的整合及优化配置,为各项工作的 顺利实施提供良好保障,推动铁路运输效率的提高。 另外,铁路煤炭运输系统的实施需要加强对于相关工 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确保其能够拥有过硬的技术 实力,很好地适应铁路煤炭运输未来发展的需求和趋 势,提升铁路煤炭运输的效率,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占 据一定优势,提高煤炭运输的效率。
(五)完善基础设施
在今后的工作中,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铁路 煤炭运输的发展要求,需要对铁路基础设施进行完 善,同时,建立起有效的设施设备维修养护制度,将 整备停留、技术检查等纳入制度体系中,这样一方面 能够保证设备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设备出现 问题时进行处理,提高维修效率,缩短故障延时。另 外,应该做好故障抢修机制的持续改进和优化,配合 相应的应急预案,实现故障的快速检修,最大限度地 降低故障对于铁路煤炭运输效率的影响[9]。
(六)提高人员素质
在铁路煤炭运输中,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直接影 响着各项工作的实施效果,例如,煤炭装卸数据监 控、煤炭资源实时监测等都要求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 信息化素养,在专业能力不达标的情况下,无法将信 息系统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也无法为系统提供有效 的维护服务,影响铁路煤炭运输的整体效率。对此, 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于铁路煤炭运输工作人员的培训工 作,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性知识和综合素质,定期做好 培训与考核,对其账务的运输管理知识进行不断更新, 通过这样的方式,为铁路煤炭运输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 支撑。可以定期组织系统内部技术比武,提供专业技术 能手练兵平台,发掘优秀技术人才,也可以开展职业技 能鉴定,鼓励年轻工作人员积极学习,实现自我提升, 更好地适应新时期铁路煤炭运输的新要求。
(七)优化铁路运输组织结构
推动公路煤炭运输朝着铁路运输的方向转移是一 个大趋势,这就需要进一步提高铁路煤炭运输服务水 平,对铁路运输能力进行改善,对铁路运输组织进行 优化,对铁路煤炭直达运输的覆盖范围进行拓展,切实提升铁路煤炭运输的便捷性,降低煤炭运输成本。 另外,伴随着煤炭运输需求的集中化,我国煤炭主产 地的通道运输能力会逐渐偏紧,铁路运力也会呈现出 整体偏紧、局部宽松的格局。基于此,应该进一步加 快煤炭运输通道建设,对列车调配以及运输组织进行 优化,提升整体运输能力。事实上,伴随着瓦日、唐 呼等主要运煤通道万吨级列车的开行,以及国家能源 铁路里程的不断增长,在未来,铁路煤炭运输能力会 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以此为背景,煤炭场地的外运 通道会变得越发多元化,铁路通道之间的煤炭运输竞 争也会变得更加激烈,铁路直达以及铁水联运之间的 竞争会长期存在[11]。
七、结语
铁路运输和煤炭行业之间存在密切关联,铁路运 输是煤炭运输最为主要的方式,其运输能力和运输效 率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煤炭产业的发展。现阶段,我 国铁路煤炭运输中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有关部门重视 起来,在今后的铁路煤炭运输中,做好相应的调整优 化,在重点发展重载运输的同时,完善基础设施,促 进运输效率的提高,推动铁路煤炭运输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金良.铁路煤炭货场环保问题治理方案的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2021,39(9):190-192.
[2] 张宏伟.关于构建中国铁路煤炭物流服务体系的思考[J].铁路采购与物流,2021,16(9):53-55.
[3] 张致达.潞安矿区铁路货运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J].电子世界,2021,22(14):107-109.
[4] 宗会明,黄言,季欣.2000年以来中国铁路货物运输格局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21,41(7):128- 137.
[5] 郑光军,张蕾,何超平,等.煤炭企业煤炭物流体系优化建设研究[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21,12(14):52-53.
[6] 朱晔,张戎.铁路煤炭运输发展趋势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20,42(4):98-103.
[7] 倪继娜,张巍,张栋.大秦铁路煤炭运输需求分析与预测[J].铁道货运,2020,38(1):49-54.
[8] 周家杰.基于多式联运的煤炭运输径路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9] 高文.蒙华铁路煤炭运输以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 中国矿业大学,2019.
[10] 向思桐,祝继常,宫薇薇.基于季节性特征分析的铁路煤炭运输预测方法[J].统计与决策,2019,35(5):85-88.
[11] 陈志亮,李杰,李毅.铁路煤炭运输发展对策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质,2019(3):19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43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