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 > 正文

美国出口管制调整对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影响及对策探讨论文

发布时间:2022-03-10 09:33:3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更多的企业走向全 球化经营,面对各国不一的出口管制规定和不断加强的政 府监管,依据我国的出口管制法规定建立完备的企业合规 管理体系,可以更好地确保我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的域外发展。本文从美国出口管制制度调整出发,分析其 对我国企业的影响,探析我国企业应当如何完善企业合规 管理制度。

  关键词:出口管制;企业合规管理;ECRA;经济

  一、美国出口管制制度调整

  1.美国出口管制制度发展概述

  美国现行的出口管制体系起源可以追溯至20世纪 30年代,美国颁布《1949年出口管制法》,禁止军民两 用核心物资在社会主义国家流通。随着社会发展和战略 措施的调整,美国国会一直尝试制定新的出口管制法, 并于1969年和1979年分别改革出台《出口管制法》,当 时的出口管制法更强调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合作的进 步,重视出口对一国经济发展于竞争实力的重要性,适 当放松出口管制。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美国 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根据《1979年出口管制法》 (EAA)授权制定了《出口管制条例》(EAR),作为 实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的主要法律规则,EAR的出台提 高了出口管制政策透明度,放宽了部分管制措施[1]。

  在美国出口管制体系中, 其国务院负责管理军用 品,商务部负责军民两用物项,其中商务部主管出口管 制的机构是产业与安全局,出口管制制度法律体系主 要分为以1976年的《武器出口管制法》(AECA)为基 石,国务院通过《国际武器贸易条例》(ITAR)具体实 施的军用技术出口管制;及以1979年的《出口管制法》 为基础,商务部制定《出口管制条例》具体实施的军民 两用技术出口管制。

  2018年8月1日,美国BIS对EAR进行修订,出台了 《2018年出口管制改革法案》(ECRA),进一步对EAR 进行细化和完善,对之前不够明确的内容进行进一步阐 述,扩大了美国出口管制的范围,强化美国对于高新技术领域的管制,是对美国政府关于出口管制规定和实践 的系统化、法典化,明确并强化美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的 竞争优势[2]。

\

  2.ECRA的调整内容特点

  ECRA调整最主要的是对EAR在技术领域的管制漏 洞的填补。首先对“技术8989”补充解释为“物品的开 发、生产、使用、操作、安装、维护、修理、大修或翻 新所需的信息”和“在其创建的任何阶段提供的信息, 如基本信息和技术诀窍”,这种模糊性的规定,使得该 定义潜在范围甚至可以包含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具有重 要作用的技术;其次,对“关键技术”增添了“新兴关 键技术”,要求对美国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关键敏感技 术进行及时监控和全阶段管控,并要求BIS利用所有相关 政府机构、行业组织、学术机构等资源和权利识别描述 “新兴关键技术”,要求商务部长、国务卿和国防部长 利用相关多边出口管制制度,及时敏锐地将新兴关键技 术加入控制技术清单中,日后美国凡是所涉技术的出口 将会更加严格[3]。

  ECRA对出口管制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以强化 美国对于先进技术和产业的把控。除在出口管制对象方 面,规定两用出口管制不仅管制技术,还包括含有技术 的产品,以及相关软件和源代码,还明确美国的出口管 制范围不仅包括直接出口行为,还包括进口国对第三国 的再出口行为,以及进口方在进口国内对第三方的技术 转移行为;美国监管的范围超越出口和再出口的范围, 涵盖美国国内转让和物品在国外使用用途情况的变化, 具有域外“长臂管辖”效力。提高了对违反出口管制行 为的处罚力度,对军民两用物出口管制的刑事和民事处 罚标准进行修改和提高[4]。

  二、美国高新技术领域出口管制调整对我国企业造 成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形势深刻演变,国家 间的国际力量对比形式和国家安全的内涵都出现了新的 变化,以国家经济利益和国家经济竞争力为核心内容的 国家经济安全,开始成为国家安全范畴和国家间国际力量对比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新技术产业更是一国经济竞 争力的核心。美国对于高科技技术及相关产品的出口限制历史悠久,在中美科技技术贸易关系中美国作为科技 强国一直处于输出者的地位,中国受限制影响较大,有 些企业曾因缺少核心零部件一度陷入产业断链状态。

  ECRA对高新技术出口管制的调整,实现对内投资 限制、对外出口管制的双向收紧,形成对关键技术的闭 环保护,全面收紧对新型和基础技术外流的管控力度, 2019年10月8日BIS将涉及安全设备和人工智能领域的20 家政府机构和8家科技公司列入清单,同年11月19日出 台一份框架草案, 列出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14个新的 考虑加强管制的领域[5]。

  三、前述背景下完善建设企业合规管理体系的建议

  在当今国际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间经济贸易联 系愈发紧密,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贸 易大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发展和所发挥的作用影响力十 分重大,我国也于2020年10月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 和国出口管制法》,这也是对我国进出口企业合规管理 改革的一项重要的风向标。

  在国际大背景的推动下,我国的企业更多地走向了 全球化经营,面对各国不一的出口管制规定、不断加强 的政府监管,建立完备的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可以最大限 度地降低企业被制裁的风险,确保企业树立诚信负责的 国际形象,取得相关国家监管部门的信任。对于涉及从 美国进口高科技产品、零件的企业,除了应当严格按照 BIS规定的九个关键因素,更要依据我国的出口管制立法 建立规范的企业出口管制合规管理体系。具体包括:管 理层承诺、风险评估、书面出口管理和合规计划、合规 培训、从头至尾出口合规安全性和筛查、保存记录、出 口合规监控和审计评估、处理和汇报出口合规性问题和 违规行为,并采取纠正措施[6]。

  1.重视企业合规文化建设,管理层承诺

  倡导和规范企业文化, 将企业合规融入企业文化 中,强调正直与诚信,学习企业管理政策声明,进行管 理层承诺,由企业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作出表率,使合 规深入企业每个人的思想中[7]。

  2.规范企业合规管理部门工作,健全企业合规管理 制度

  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出口管制合规管理部门,并确保 其独立性,有独立的架构和汇报线,确保风险评估结果 直接传递给企业高层。对于该部门内部的管理工作也应 当重视,可以聘请专业的法律顾问,对企业内部员工进 行专业的合规培训,确保合规管理部门能够依据合规管 理制度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具体的管控措施,确保企业 内部及时、全面、公正地对企业行为进行调查,发现潜在的违反出口管制的行为并妥善处理,全面负责企业的合规风险管理,确保企业行为全面合规。

\

  3.建立详细的交易程序,形成书面记录

  企业应当对交易项目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分类, 对所有项目进行全面的出口管制合规安全筛查。具体来 说,主要是审查是否属于被拒人员名单、是否属于实体 清单、是否属于防扩散制裁名单等,并应由企业出口管 理合规部门形成详细的书面记录以备核查。

  4.完善合规体系中违规后补救措施的规定制度

  2019年12月13日,美国司法部调整出口管制制裁 方面的执法政策,此次修订对企业发现自己有违规行 为后,应如何补救提供了参考。修订的主要内容是鼓 励企业自我披露可能违反美国出口管制法的行为,并 要求企业直接向司法部国家安全司报告,对进行自我披 露并积极配合执法部门调查的企业,美司法部将给予其 如减免罚金、不向涉案企业指派“监督员”等“优待措 施” [8] 。针对这一项调整,更说明我国企业应当加强企 业自查与健全相应的补救措施机制。

  5.定期评估审计企业合规管理部门工作

  为避免合规政策书面程序与实际操作之间可能存在 的不同步情况,企业应当聘用有丰富经验的审计人员、 法律和贸易控制合规人员,并且定期进行内部检查和核 查。在审计和评估后,还要有相应的纠正措施和后续程 序,如有违反企业合规管理制度的行为,则应对负责人 和直接责任人进行处罚,促进和确保企业合规管理部门 认真落实和执行企业合规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 黄明海.出口管制制度国际比较及中国立法完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8.

  [2] 卫平,张朝瑞.美国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及其对两国贸易影响[J].工业技术经济,2018(2):76-85.

  [3] 夏梦雅.美国加强出口管制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影响与对策分析----以美国对华为的打压为例[J].成都行政学院 学报,2019(4):57-61.

  [4] 魏简康凯.美国出口管制改革对中国的影响及应对[J].国际经济合作,2018(11):33-36.

  [5] 程慧.中国出口管制立法的完善[J].国际经济合作, 2012(6):88-91.

  [6] 何婧.出口管制理论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79-85.

  [7] 姜辉.美国出口管制的贸易损失效应对我国的启示[J].上海经济研究,2019(3):120-128.

  [8] 周万里,陈泉程.中兴通讯出口管制案的合规分析[J].律师看合规,2019(4):44-4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3629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