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国有企业招投标项目、投资额度以及涉及范围都 非常广泛且数量较大,而招投标的目的除了能有效控制企 业成本、降低采购风险、建立与市场的互动反应外,还能 增强市场竞争力以及提升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其主要目 的也是为了达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升值。虽然我国现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 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条款可以使我国招投标的整个法 律法规体系变得更加健全,但内外部监督管理体系仍有所 欠缺。本文以招投标监管机制为中心,结合多年招投标的 相关经验,针对国有企业招投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 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招投标;风险;建议
一、招投标概述
招投标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买”和“卖”,一般流 程包括: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得到上级单位的批复—招 标文件的撰写—招标的准备—发布招标文件—各单位投 标—开标—评标—中标—签订合同—确认开工—后续跟 进等。但由于涉及的环节及参与投标的单位数量较多, 为了能公平公正地选出最合适的中标单位,根据相关标 准条件,要求招标方以公开或书面形式邀请合适的投标 人投标,广泛招投标可以以优胜劣汰的形式提高商品与 服务的质量,也便于挖掘市场潜能之最。招投标是一种 既能降低自身采购的成本与风险,又能体现市场经济公 开透明原则和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一种适用于国内外市 场最普遍的采购方式。
二、招投标管理体系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1.招投标人员的业务能力风险
虽然我国现已有《招投标法》《政府采购法》等相 关法律,但仍会有不同的新问题出现,而这些问题使企 业在招投标工作中,无法切实有效的规避。
现阶段,多数企业负责招投标采购的工作人员综合 能力不强,专业性不高,再加上现今缺乏完备的法律体 系作支撑,监督流于形式,企业本身对招投标工作的认 识程度较浮于表层,相关业务功底不够深厚扎实,此时 没有防控体系的支持,企业相关制度与流程的不完善都 可能影响到企业的招投标工作,如渎职等相关问题,都 会给企业带来较严重的资产损失。
2.串通风险
所谓串通风险,是指招标人与投标人之间的串通, 招标人为个人利益而向投标人泄露标底,或投标人为了 拿下项目,私下与招标人协商进行交易。而串通现象的另一种形式,是陪标与轮标。所谓陪标是指投标人假装 参与投标,其目的是使参加投标的人数达标,并且在招 投标过程中以过高或过低的价格让“内定”的投标人中 标。至于轮标,是指投标人之间于私下达成统一协议, 统一加价或统一减价,最终轮番中标,为的是垄断后中 标。串通是招投标项目实施中最常出现的一种现象,由 于暗箱操作,也令人防不胜防。
3.审计风险
招投标工作中一项最容易被忽视又绝不可忽视的 重要环节是审计工作,相关审计工作有预算价审计、开 标审计、评标审计、定标审计。由于造价经常会出现浮 动的情况,故在招标前需要预算价审计将最合理的最低 造价确认出来,以便控制招标项目的价格,主要目的是 减少成本资金,使预算价能被各单位接受,以防离谱造 价。而开标、评标、定标审计是整个招标项目的重点环 节,甚至对签订合同后的执行情况也有较大的影响。如 果审计没有引起重视,那么在前期一些不具备资格的投 标人也会参与到投标活动中,这就对其他单位的竞标产 生了干扰,也违背了公开原则。尤其是有些投标人特意 减低报价好借机中标,导致整个竞标环境产生了混乱, 若是中标人实际情况不如预期审计那样,则会给招标人 带来不可控的意外风险。
4.招标次数过于频繁
有些国有企业在选择生产常用料或经常性外包服务 时,通常会采取年度制招标,即每年仅进行一次招标, 与中标方签订的合同是以年为单位,待合同到期后,再 重新以招标的方式选择新的合作企业。但是近年来发 现,频繁招标并不如期望那般无负面影响,新的中标人 对招标人的生产要求及其特点的熟悉度较弱,且因为招 标过于频繁,也使得中标方不愿主动投入更多的合作成 本及管理成本,这也导致了劣币驱良的现象发生,而愿 意留下来继续合作的优秀供应商数量也越来越少。
三、针对招投标管理体系中风险的防范措施
1.招投标工作开展前的准备工作
在企业正式开展招投标项目工作前,应从思想上、 行为上、制度上引起全员的重视,本着不敢腐、不能 腐、不想腐的三不思想,首先要求参与项目的负责人及 其他招投标工作人员签订《廉洁保密承诺书》或参加相关案件说法的专题讲座,使参与的招投标人员能真正从 思想上认识到企业招投标工作的严肃性与重要性。
同时, 相关部门应事先编写一份关于招投标项目 相关要求的制度性文件,文件的规范性应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款。此文件是为了便于招投标的相关工作人员 针对此次的招投标项目的实况了解透彻,如招投标目的 与具体要求范围等,要求文件的内容清晰明了且细节化, 不可有内容的任何疏漏,从而避免后期招投标实际操作中 引发不必要的纠纷。以我国的招投标法律条款为依据,招 投标相关工作人员应明确知晓且能快速分辨哪些项目是需 要招投标、可以招投标,而哪些并不属于此界定的范围之 内。同时,项目负责人应具备全面的把控能力。
2.确保公平公正的防范措施
由于在一些项目中,美其名公开招投标,但实际却 是暗箱操作,招投标的资质审查标准全是以内定的“关 系户”资质为标榜进行审查。另外,由于涉及的项目资 金量较大,招投标项目负责人走后门,私下拉关系等情 况也时有发生,正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使整个项目 的质量留有隐患。
为了确保招投标过程的公平公正,需减少规避招投 标,且对招投标的整个过程进行记录,将要求依法公开 的事项全部公开,而未硬性规定公开的事项也尽可能公 开,采购相关标准、计划、竞标资格条件等一切招投标 相关事宜都应接受外部监督,尤其是中标结果,需在相关 的各个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网站发布,并设置符合政策要求 的公示期,公开接受其他投标人的质疑与投诉,并且应一 对一给到各投标人其各自的评标结果及废标原因。此外, 为了减少规避招标的情况发生,企业相关部门对招投标应 实施鼓励政策,如举办招投标宣传会,让相关工作人员了 解招投标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对参与招投标的其他工作 人员也进行鼓励政策,加强绩效管理。
而针对不规范的招投标管理, 招投标的监管部门 应对招投标的非法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比如,修订 《供应商不良行为处理管理细则》,明确不良行为的标 准及处理措施。同时,对正在进行签约的招投标项目进 行严厉的管控、检查和备案,一方面能有效管理招投 标的相关流程,另一方面也能对整个招投标制度进行 完善。此外,随着现代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 招投标办法》的颁布与实行,企业也可以推广信息化 的电子式招投标,而各行业在各地也都有各自用于招 投标的交易平台。电子化的招投标除了过程更加方便 简捷,更能做到招投标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比 如,2020年上半年由于受疫情的影响,电子招投标被 更多企业单位所应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电子招投 标会被更加普遍地使用。
3.加强审计在招投标管理中的应用
一是在招投标项目重要环节之一的开标审计环节, 开标审计工作的主要用途是查看各企业的投标文件是否密 封,投递时间是否在范围内,并对投标文件中的内容予以 规范化,对于真实性进行全面的审查。开标审计不光要审投标人的财政情况,连同整个团队的素质,工作能力,都要予以审核,确保企业的整体资质符合实际情况,也可排 除资质不合格的企业,避免违规现象的发生。
二是招投标项目进行时的评标审计环节, 需要将 审查工作做到细微至极。要检查投标人的投标价格、投 标数量、投标规格、投标参数等一系列的相关内容是否 处于公开状态,整个投标工作流程是否按照要求执行。 审计虽说是一项辅助性工作,但也是整个投标环节重要 的监督者,审计的严格把控,使招投标企业能把重心投 入到其主职工作中,同时也能使整个招投标项目实现公 平、公正、公开。
三是在招投标项目后期的定标环节,评审合同为定 标审计的主要工作职责,如合同手续是否齐全,是否按 照流程要求签订的合同,价格是否与中标价格一致,合 同的内容是否真实有效等。所有合同中的款项内容都需 查看仔细,各项条款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及法律法规。对 于签订合同后的履行情况也应一并跟踪监督,督促整个 招投标项目中不会出现违法行为,有效控制成本、工作 进度、质量及效益等,每个环节都尤为重要。由此可以 看出,在整个招投标项目中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4.促使供应商提升管理水平
对供应商的管理必须覆盖全过程, 做到供应商的 选择、合作及合作后的评价均有章可循。对于供应商的 选择,首要考虑的基础条件是期限,中长期为最佳。同 时,应慎重考虑供应商与企业是以哪种模式建立合作关 系,仅单纯的交易关系,重要供应商关系,或是战略合 作关系。其次,对于供应商的动态及其年度的绩效考核 也应加强管理,方便企业随时评估供应商的状态,确认 供应商是否能为招标人提供长期有效的支持。
四、结语
综上所述,招投标项目的风险防控工作原本就是一 项系统性的工程。在现有规章制度和实施方案还不够完 善的情况下,企业需要立足于我国国情,方能建立起相 应的风险防控体系,并将风险降至最低,这既可以提高 企业风险投资水平,也可以促进企业未来的经济发展。
本文对招投标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 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通过这 些防范策略能让国有企业在招投标项目工作中规避更多 的风险,国有企业将招投标的控制管理体系变得更加细 致化,才能推动整个招投标行业的规范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超.对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过程中的项目负责人社会保险进行评审的探讨[J].招标与投标,2019,7(6):44-45.
[2] 梁欣然.疫情期间电子招投标各方主体工作要点浅析[J].招标采购管理,2020(3):26-27.
[3] 裴蓓.对工程招投标程序管理的分析和研究[J].建筑与预算,2018(3):17-2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35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