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SCI论文网开场白:为SCI创作者提供分享合作的小而美圈子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夏斌主任中医师治疗难治性肺炎验案1则论文

发布时间:2020-04-25 16:53:2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要:难治性肺炎由素体痰盛,复感风寒,内袭于肺,与痰搏结,郁而化热,导致肺气闭郁,不得宣降,咳嗽难以痊愈者临床不乏出现。治以祛邪为主,着重治痰,宣降结合,寒温并用;方选麻杏甘石汤为基础,或与小陷胸汤组合隨证加味,或与止嗽散联用酌情增减,可获满意疗效。

关键词:难治性肺炎;中医药治疗;麻杏甘石汤;夏斌;医案

本文引用格式:蔡霞.夏斌主任中医师治疗难治性肺炎验案1则[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0):281.

0引言

夏斌老师出身中医世家,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现为重庆市合川区中医院主任中医师、重庆市名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50年,医术精湛,门庭若市,对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经验丰富。遇外感咳嗽、肺炎喘嗽、内伤咳嗽、肺胀等病,凡风热犯肺,肺失清肃证;风寒袭肺,邪郁化热证;风寒外束,肺热内郁证,常用麻杏甘石汤随证加减治之,疗效十分明显。兹报道难治性肺炎一例如下,以飨读者。

\

 
1病案介绍

徐某,男,44岁,农民,既往有咳嗽、高脂血症史。于2018年3月29日就诊。主诉:咳嗽胸闷,呼吸不畅1月。患者1月前受凉后出现咳嗽胸闷,呼吸不畅,X线胸片提示肺炎,经当地中心卫生院静脉输液、口服中西药物治疗多日病情不减,转合川区某医院住院,诊断为双下肺炎,以抗感染、抗病毒、解痉、祛痰、止咳等药治疗1周,咳嗽稍减,余症几无改善,出院后经人介绍来夏斌老师处就医。

初诊症见:咳嗽声重,咽喉瘙痒,胸闷气喘,呼吸不畅,痰白痰黄,粘稠难唾,饮食如常,大便成形,一日二至三次,小便调匀。查体:BP110/70mmHg,精神欠佳,气管居中,双下肺少许湿罗音,心率96次/分,律齐,无杂音,腹部平软,双下肢无水肿。舌淡红,苔薄白黄,脉浮数。出院时血常规、心电图正常,DR胸片示双肺纹理增强。中医辨病:咳嗽。西医诊断:双下肺炎。辨证:风寒外袭,痰热内郁,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治法:疏风散寒,清热化痰,宣肺降逆,止咳平喘。方药:麻杏甘石汤合二母散、小陷胸汤加减。处方:麻黄10g,杏仁10g,生石膏30g,知母10g,浙贝母10g,黄连6g,法半夏10g,瓜蒌皮10g,白前10g,紫菀10g,炙甘草3g。4剂,1日1剂,水煎,取汁600mL,分早、中、晚3次温服。

2018年4月3日二诊:咳嗽喉痒减轻,胸闷气喘好转,呼吸不畅已止,咽部痰滞,咯唾难出,饮食如常,二便调匀。查体、舌脉同前。原方去白前、紫菀,加白果10g、款冬花10g。3剂,1日1剂,用法同前。

2018年4月7日三诊:呼吸不畅已止,咳嗽喉痒加重,咽部痰滞,咯唾难出,胸闷气短,饮食如常,二便调匀。查体、舌脉同前。调整方药,予麻杏甘石汤合小陷胸汤、止嗽散加减。处方:麻黄10g,杏仁10g,石膏30g,黄连6g,瓜蒌皮10g,姜半夏10g,白前10g,百部10g,紫菀10g,桔梗10g,炙甘草3g。3剂,1日1剂,水煎,取汁600mL,分早、中、晚3次温服。

2018年4月11日四诊:呼吸不畅已止,胸闷气短好转,咳嗽喉痒减轻,活动汗出,咽部痰滞,咯唾难出,饮食如常,二便调匀。查体:双肺湿罗音消除,舌脉同前。上方去桔梗、白前、百部,加桑白皮15g、白果10g、款冬花10g。3剂,1日1剂,用法同前。

2018年4月15日五诊:呼吸不畅已止,胸闷气短亦除,咳嗽喉痒将瘥,活动汗出,饮食如常,二便调匀。查体:BP110/70mmHg,双肺呼吸清晰,心率84次/分,律齐,腹软,双下肢无水肿。舌淡红,苔薄白黄,脉浮缓。予小陷胸汤合止嗽散加减。处方:黄连6g,瓜蒌皮10g,法半夏10g,紫菀10g,白前10g,百部10g,款冬花10g,桑白皮15g,桔梗10g,杏仁10g,炙甘草3g。3剂,1日1剂,用法同前。一周后电话随访,诸症悉除,难治性肺炎痊愈。

2体会

夏斌老师指出:肺炎属中医咳嗽范畴,咳嗽病须首辨外感与内伤,然后区分寒热虚实医治。本例难治性肺炎乃外感风寒,内袭于肺,肺气闭郁,不得宣通,故咳嗽声重,咽喉瘙痒。患者既往有咳嗽、高脂血症史,可知素体痰盛。风寒袭肺,邪郁化热,与痰互结,痰热内蕴,肺失清肃,肺气上逆,故胸闷气喘,呼吸不畅,痰白痰黄,粘稠难唾。肺与大肠相表里,风寒外袭,肺热内郁,宣降失常,影响大肠传导、变化功能,故大便不调,一日二至三次。舌淡红,苔薄白黄,脉浮数,皆为风寒外袭,痰热内郁,肺失宣降之征。

外感咳嗽是新病,属于邪实,治疗当以宣肺祛邪为主。本例与一般外感咳嗽不同的是,患者素有宿痰,在风寒外袭,入里化热以后,尚兼痰热内郁,治疗必须既祛风寒,又化痰热。正如《夏斌医论集·外感咳嗽寒热错杂浅谈》说:“热多寒少咳嗽者,……须寒热杂投,清散合用,治宜疏风清热,宣肺散寒。”[1]所以初诊选用麻杏甘石汤合二母散、小陷胸汤加味治疗。方中麻黄宣肺平喘;石膏清泄肺胃;杏仁降气止咳;知母清肺泄热;贝母化痰止咳;黄连清热泻火;半夏燥湿化痰;瓜蒌宽胸散结;白前祛寒止咳,紫苑散寒消痰;甘草顾护胃气。诸药配合,共奏疏风散寒,清热化痰,宣肺降逆,止咳平喘之功。

二诊咳嗽喉痒减轻,胸闷气喘好转,呼吸不畅已止。考虑到麻黄辛温发散,恐宣发太过,故去白前、紫苑,加白果敛肺定喘,款冬花止咳化痰。三诊患者服药期间又感外邪,致使咳嗽加重,故调整方药,予麻杏甘石汤合小陷胸汤、止嗽散加减。四诊咳嗽再次减轻,故上方去桔梗、白前、百部,改用款冬花与紫菀相须为用,加强止咳化痰之效;伍桑白皮泻肺降逆;增白果敛肺定喘。五诊诸症悉减,故予小陷胸汤合止嗽散加减着重治咳。

本例难治性肺炎,历时51天,先经中西医结合治疗1月,出院后再以中医治疗21天,服用中药16剂,前13剂中药均以麻杏甘石汤与小陷胸汤组方加减,后3剂中药予小陷胸汤合止嗽散加减。以祛邪为主,着重治痰,宣降结合,寒温并用,终使本例难治性肺炎获得痊愈。

\

 
参考文献

[1]朱明刚,张安富,唐明春.夏斌医论集[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59-6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ipaper.net/jiaoyulunwen/14658.html
0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