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SCI论文网开场白:为SCI创作者提供分享合作的小而美圈子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特殊处理方式对肝胆外科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4-25 16:15:5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要:目的 研究肝胆患者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5 月为时间段,选取我院行肝胆外科手术患者 110 例,随机分为 2 组,各 55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处理,对观察组患者采取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为目的的特殊处理方式。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在首次排气、肠鸣音恢复、排便、进食等时间上,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明显较少,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肝胆患者外科手术中采取特殊处理可促进其胃肠功能恢复,且可加强胃肠蠕动,有利于患者预后康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肝胆患者;外科手术;胃肠功能恢复;临床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祝云峰 . 特殊处理方式对肝胆外科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观察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80):210.

0引言

在临床外科疾病中,肝胆类疾病较为常见,多数需实施外科手术治疗[1]。而此类患者术后易发生胃肠功能紊乱,对患者的术后恢复存在不利影响。由于术中麻醉、暴露、牵拉等影响,胃肠蠕动功能受到影响,因而术后存在无法排便、排气等现象[2]。而通过对患者围手术期采取特殊措施加以处理,则可有效恢复胃肠功能。我院采取特殊处理方式对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以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为时间段,选取我院行肝胆外科手术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各55例。其中,观察组女24例,男31例,年龄为31~64岁,平均为(45.6±3.9)岁。对照组女31例,男24例,年龄为30~66岁,平均为(46.3±2.4)岁。两组基础情况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排除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肝胆外科手术治疗的相关指征,排除有精神病史者及其同时合并其他严重内科疾病的患者;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本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的认可和批准,同意进行此次调查。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处理,包括使用抗生素、肠道准备、常规补液,维持电解时平衡,营养支持等。基于此观察组采取特殊处理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具体为:首先术前做好肠道准备、严格禁食禁饮,做好心理疏导等。其次术中采用抗焦虑药物帮助患者减轻疼痛和稳定情绪;术后对患者实施灌肠处理,即采用大承气汤灌肠,一天一次;术后6h指导患者适量下床活动,对四肢进行适当伸展,以促进胃肠蠕动。

1.3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术后胃肠通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普食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进行统计,并进行比较。

1.4疗效标准

显效:患者肛门正常排气,腹痛症状明显改善或者消失。有效:患者腹痛、腹胀的症状有所好转,但是还会伴随轻微的腹泻。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变化。总有效为显效和有效之和[3]。

1.5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s)表示,两样本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术后症状比较


通过比较两组之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鸣音恢复时间和开始进食时间,发现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以94.5%高于对照组的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3讨论

在临床上,患者实施外科手术的一个主要原因即为肝胆类疾病,而多数患者术后极易产生胃肠功能紊乱现象,从而影响伤口愈合[4]。因此在实施手术的过程中,首要考虑的问题即为胃肠功能的恢复[5]。肝胆外科手术实施期间,通过对患者采取特殊的措施加以处理,即帮助患者放松情绪,消除各种不良心理,这可使精神状态彻底放松,从而加速术后病情恢复。同时术中给予患者抗焦虑药物加以治疗,可减轻其紧张、焦虑等情绪问题[6]。并且术中采用中药方剂进行灌肠,则可有效缩短疾病恢复时间,从而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术后及早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并提供早期肠内营养,则可增加其胃肠蠕动,提升机体抵抗力,增强营养,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从而提升手术疗效。本文的研究中,在首次排气、肠鸣音恢复、排便、进食等时间上,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明显较少,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胆患者外科手术中采取特殊处理对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具有积极作用和价值。

结果可见,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鸣音恢复时间和开始进食时间,患者各项指标数据均短于对照组,证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更短,患者康复速度更快。此外,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更高,证明早期开展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康复。综上所述,肝胆患者外科手术中采取特殊处理可促进其胃肠功能恢复,且可加强胃肠蠕动,利于患者预后康复,值得推广以及应用。

参考文献

[1]解寒冰,夏云展,薛建锋,等.早期肠内营养对肝胆外科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2:33-35.
[2]廖聪.肝胆外科患者手术治疗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临床观察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16):45.
[3]杨伟光.胆外科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J].临床研究,2018,2(4):84-85.
[4]廖茂成.不同处理方式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10:1337-1338.
[5]喻航,邢岩伟,李金松.肝胆患者外科手术治疗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5,21(23):63-64.
[6]冉玉玲,吕仙荣,王潇菲,等.肝胆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3):117-11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ipaper.net/jiaoyulunwen/14648.html
0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