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SCI论文网开场白:为SCI创作者提供分享合作的小而美圈子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个体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联合心理指导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血糖波动的影响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4-25 11:04:1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要:目的探讨予以老年糖尿病患者个体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联合心理指导的护理效果及对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抽选9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纳入本次实验,并采用均等双盲划分法将其中49例纳入对照组(按常规开展护理),剩余49例纳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个体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与心理指导),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FBG、2hPG及HbA1c水平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FBG、2hPG及HbA1c水平比对照组更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满意度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予以老年糖尿病患者个体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联合心理指导能控制其血糖水平,提升其自护能力和满意度,值得采用。

关键词:糖尿病;心理指导;综合饮食护理;血糖波动

本文引用格式:刘珍颖.个体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联合心理指导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血糖波动的影响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0):340-341.

0引言

糖尿病属于临床一类常见疾病,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多见,已对其正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患者临床特征是三多一少[1]。老年患者病程通常较长,长时间治疗极易使其出现较多不良情绪,造成治疗依从性下降,最终会影响其疗效。因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较低,血糖控制不佳时易引发较多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2]。因此,对患者积极开展相应护理意义重大。本文就予以老年糖尿病患者个体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联合心理指导的护理效果及对其血糖波动的影响进行探讨,现进行以下阐述。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分层抽样法抽选9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纳入本次实验,就诊时间均为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并采用均等双盲划分法将其中49例纳入对照组,剩余49例纳入观察组,2组男女比例分别为28:21、29:20;年龄分别为62-79岁、63-80岁,均值分别为(70.35±5.38)岁、(70.40±5.35)岁;病程分别在1-14年、1-15年,均值分别在(8.30±2.34)年、(8.25±2.36)年,组间各项基线资料差异经检验显示P>0.05,可进行比较。

纳入标准[3]:(1)均经临床确诊为2型糖尿病。(2)年龄均在60岁以上。(3)均取得知情同意并签署有关书面说明。(4)得到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1)其他类型的糖尿病患者。(2)内分泌系统存在其他疾病者。(3)有严重并发症出现者。(4)存在严重躯体性疾病者。(5)存在精神类疾病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按常规开展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健康宣教以及用药指导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个体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与心理指导,具体如下:(1)个体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①入院评估:护士在患者入院后应依据其身体健康状况和饮食习惯等对其开展评估,同时建立起个人档案,依据不同患者具体情况予以个体化的饮食干预,同时给患者和其家属进行健康饮食宣传教育,积极引导患者按饮食方案合理科学饮食;②个体化的饮食指导:护士需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坚持营养和维生素均衡的原则,指导患者减少含糖量、含脂肪量较高以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禁烟禁酒,尽可能选择糖分含量较少的水果,增加粗粮和新鲜蔬菜的摄入等,以维持肠胃健康;对患者和其家属加强正确饮食方面的健康宣教,使其掌握正确饮食方式;③合理分配食物:告知患者应对摄油量与摄盐量进行严格控制,积极引导其减少油炸食物的摄入,增加蒸煮、凉拌食物摄入,坚持清淡饮食,确保每日摄盐量在6g以下,维持一日三餐营养均衡;④病情监测:给患者进行身体检查,并记录其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等指标,引导其开展血糖自我检测,健康科学饮食,出院后需不定期对其病情进行跟踪随访,充分对其饮食情况开展干预。(2)心理指导:老年患者因自身机体抵抗力较低,常存在一人多病的现象,加上糖尿病需长期坚持治疗,极易使其出现消极、孤独和恐惧等不良心理,严重者可对治疗生成抵触与抗拒心理,需要护士充分掌握其心理状态,和其开展交流沟通,告知其日常护理基础知识,利用亲切交谈与和蔼态度,帮助其树立起战胜疾病自信心。对患者出现的多类不良心理,需辅以相应心理指导。

①怀疑心理:该类患者在无症状或者症状较轻时常无法察觉,而症状较重时会怀疑自身有无患病,同时抗拒治疗,在给该类患者开展心理指导时,需尽可能做到耐心与细致,和其多开展沟通,以防其因对疾病产生否定与怀疑最终使治疗时机被延误;②绝望心理:患者察觉到糖尿病不能治愈,需终身接受治疗,加上部分患者经济困难等极易出现较大心理压力,进而引发绝望情绪,在对该类患者开展心理指导时,不仅应协助其解决实际困难,还应给其反复强调疾病治疗前景,嘱患者多和家人相处,尽可能消除其悲观绝望情绪,树立起战胜疾病决心和意志;③依赖心理:部分患者患病后,对药物生成过度依赖性,认为只要吃药即可彻底控制糖尿病,在不良的生活习惯方面无节制,在给该类患者开展心理指导时,需给其说明糖尿病发病机制,告知其不能仅依靠药物治疗,需注重日常饮食及情绪控制,建立起良好生活习惯。

1.3观察指标

(1)血糖指标:包括护理前后两组的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2hPG)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

(2)自我管理能力:采用自制自我护理能力评估表,内容包含合理用药、合理运动、合理饮食以及自我监测等,各项分值在0~100分,分数与自我护理能力成正比。

(3)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内容包含满意、一般和不满意等选项,对总体满意度进行观察。总体满意度=(一般人数+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4数据处理

计量和计数数据分别用(±s)和%表示,组间差异利用SPSS 23.0软件分别进行t检验和2检验,当P<0.05时,表示结果组间差异显著。

2结果

2.12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护理前,两组FBG、2hPG及HbA1c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FBG、2hPG及HbA1c水平比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1。

2.22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护理前,两组合理用药、合理运动、合理饮食以及自我监测等方面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各项指标评分比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2。



\


2.3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3。


\


3讨论

糖尿病属于临床一类常见慢性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体,并发症较多,病情极易反复,会给患者个人健康及整个家庭带来沉重负担[4]。多数患者需长期控制血糖以稳定病情,但治疗过程中,较多患者存在饮食及生活习惯不当和服药依从性不佳等情况,同时受疾病等因素影响,常伴有程度不一的负面情绪,因此,给患者积极开展有关护理对提升其疾病疗效,促进其康复具有重要意义[5]。

饮食干预在糖尿病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饮食干预是给糖尿病患者开展有效治疗和护理的重要基础,其适用范围交广,在身体素质较差无法开展正常体育锻炼以及对某类降糖药存在不良反应的糖尿病老年患者中适用性更高[6]。现代医学研究显示[7],不良情绪可引发糖尿病或者加重患者的病情,因此,在老年糖尿病治疗中,除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外,还需依据不同患者心理状态及个人特点合理使用不同心理指导方法,可提高患者的疗效。心理指导需要贯穿在整个治疗工作始终,开展合理正确心理指导,不仅能提升老年患者生活质量,还能引导其采取积极健康心态应对疾病,协助其树立起战胜疾病自信心[8]。本次研究发现,护理后,观察组FBG、2hPG及HbA1c水平比对照组更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满意度比对照组更高,说明个体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与心理指导对糖尿病老年患者的影响是积极的、正面的,同时在控制血糖水平、提升自护能力及满意度方面比常规护理效果更显著。考虑是因为通过入院评估对患者身体状况和饮食习惯进行了解,有助于护士建立档案,有依据开展饮食护理;利用个体化的饮食指导与合理分配食物能协助患者进行合理正确饮食,提升机体营养,控制其血糖水平,缓解其病情;对患者的血糖等指标开展监测,可有效控制其疾病进展,使其掌握自我护理的方法。心理指导能对患者的心理活动产生积极影响,尽可能为患者创造有益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达到护理目标,可以有效避免负性心理对疾病的不利影响。如在本研究的观察组中,我们通过分析不同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予以相应的心理指导,帮助其正确认知疾病,给其提供心理支持,使老年患者能以一个最佳的心理状态来接受治疗和护理,提高了治疗、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予以老年糖尿病患者个体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联合心理指导能控制其血糖水平,提升其自护能力和满意度,值得采用。

参考文献

[1]单欣刚,王瑞,刘爽,等.综合管理在老年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4):793-795.
[2]许丰华.老年糖尿病患者营养保健饮食护理干预效果的相关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9):112,120.
[3]严燕玲,甘海燕.1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9):112.
[4]梅群超,刘菊,贺艳,等.心理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J].现代临床医学,2015,13(4):300-302.
[5]陈凤丽.老年糖尿病患者102例临床护理[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0):103,106.
[6]胡玉琴,郑涛.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干预分析及对血糖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7,19(3):297-298,300.
[7]杨金芬,李英,娜西玛·热斯巴依瓦,等.心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2):118-119.
[8]栾晓波.老年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治疗和心理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81):15913-1591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ipaper.net/jiaoyulunwen/14601.html
0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